寺坡村“添碟子”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添碟子”是长安区杜曲镇寺坡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品,誉满长安城南。它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寺坡村艺人赵锡恩为改变向关帝庙奉祭美味佳肴的传统,首创“添碟子”,将其作为祭品于每年正月十三日摆放在关帝庙内,一来供关帝享用,二来供
赏。
杜曲镇位于长安县城东南,历为“城南韦杜,离天尺五”的杜氏家族世居之地,“长安八水”之一的潏河纵贯其间,这里土肥水美,交通便利,是富庶的粮食产区。同时,它又地处著名风景区樊川的中心地带,唐代此地成为豪贵名流聚居之地,杜甫、杜牧等诗人或生于此地,或居于此地,并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篇,诗圣杜甫吟诗赞叹樊川美景道:“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杜曲花光浓似酒,少陵春色苦于人”。诗人崔护几次春游到杜曲的桃溪堡,面对桃花美景和桃树下的美丽姑娘而恋恋不舍,并留下了千古名篇《题都城南庄》——“去岁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地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文物古迹比比皆是,素有“城南佛国”之誉,有著名的樊川八大寺院——兴教寺、观音寺、兴国寺、云栖寺、华严寺、禅定寺、牛头寺和法幢寺。八大寺由东南而西北,分别位于樊川左右的少陵塬和神禾塬畔,且两相对峙,面对终南山拱立,形势颇为壮观。后又在此相继修建了杜公祠、杨虎城将军陵园等名胜。
寺坡村有着悠久的艺术创作传统。清末翰林学士薛宝辰,出自寺坡村,薛宝辰的学生、清末山水画家董甫臣,也涎生于本村。西安美术学院曾坐落于寺坡村附近,期间,师生们经常到村里写生,著名画家、原西安美院院长刘文西也曾暂住于此。耳濡目染,村里许多人爱
上了美术。迄今,从寺坡村走出的书画家有10人之多,而村里喜爱书画的人还有20余人,青年人中有6人到西安美术学院上过学,村里还有书画协会。每年制作“添碟子”的人员,都是书画协会会员,有着过硬的美术功底。
杜曲镇所在的古长安地区,堪称中华文明的摇篮,历史上周秦汉唐,曾为中国留下几代盛世,人文荟萃,遗风千古。这里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条件适宜,人口密集,农业很早就很发达,加上群山环抱,四塞为固,早在战国时代就有“天府”的美称。
长安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来往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附近,为北方各地进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的必经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境内路网密集,交通发达,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城市西三环、西(安)汉(中)高速公路、西(安)(安)康高速公路、西(安)户(县)公路南线、西(安)户(县)公路北线、108国道、210国道、310国道、关中环线公路、长(乐)鸣(犊)公路、半(坡)引(镇)公路、雁(塔)引(镇)公路、鱼(化寨)斗(门)公路、鸣(犊)韦(曲)斗(门)公路、西(安)(安)康铁路、西(安)户(县)铁路等穿境而过。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樊川:平川美原载千古
- 下一篇:“聚焦”无门斋主、书法家闫沫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