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
西安市长安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阶段工作基本结束,通过33人近3个月的艰苦奋战,目前共发现各类文物点1200余处(其中不含已升为国保单位的文物点),是前两次所发现文物点总数的4倍多(原有文物点总数为269)。由于长安普查前期正逢秋季作物高速生长期,给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普查队正在准备对前期无法深入普查区域进行复查。
近年来长安普查的重要发现主要有:将军庙史前遗址、塔山遗址、古刘遗址、南樊一遗址、岳村遗址、豫章观遗址、洪教寺建筑基址、南堡寨三圣宫遗址、王曲郭氏民居、师二村石狮等。现简报如下:
将军庙史前遗址
将军庙遗址位于***白鹿塬西塬畔,浐河东岸二级阶地上,依白鹿塬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南北约230米,东西约240米。遗址所在地现为耕地,现土坎断面上可见连续分布的文化层,距今地表约0.5——0.8米,厚约1——2米,土质较为疏松,土色为褐色,其中夹杂灰土、陶片、料姜石、田螺壳等。地表可见夹砂红陶片、泥质红陶片、彩陶片等。
根据采集到的陶片标本可辨器形主要有尖底瓶、罐、盆、彩陶钵等,经过判断,初步将该遗址定为仰韶中晚期的遗址。
该遗址是长安区鸣犊街道浐河东岸二级阶地上新发现的一处史前时期的聚落遗址,其包含的残陶片具有仰韶中期的特征,对于研究史前聚落遗址在该地区的分布、范围等都提供了实物资料。
观察整个将军庙村遗址的分布范围,发现其南、北皆接冲沟,东依白鹿原,西临浐河川道,而这样的地势也完全符合早期人类选择居住址的原则。倘若将其与已经发现的浐河两岸二级台地上的聚落遗址结合起来考虑,必然会为我们进一步弄清早期人类的活动范围提供有利线索。
塔山遗址
塔山遗址位于***,依八里塬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100米。遗址所在区域可见内、外两道壕沟,而现存的遗迹现象也基本分布在内、外壕沟附近,内、外壕沟的断面上可见连续分布的文化层,文化层距现地表约0.6米,厚约1—2米,文化层土质较为疏松,土色为灰褐色,其中夹杂有夹砂、泥质陶片。内(北)壕宽约12米,深约1.7米;外(南)壕宽约14米,深约3米;两壕沟间间距约80米。根据采集到的陶片标本,可辨器形主要有罐、钵、瓶,还发现有陶垫和一些残石器等,经过判断,初步认为该聚落遗址属于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的遗址。该遗址是长安区鸣犊街道发现的少有的保存有内外两条壕沟的
近年来长安普查的重要发现主要有:将军庙史前遗址、塔山遗址、古刘遗址、南樊一遗址、岳村遗址、豫章观遗址、洪教寺建筑基址、南堡寨三圣宫遗址、王曲郭氏民居、师二村石狮等。现简报如下:
将军庙史前遗址
将军庙遗址位于***白鹿塬西塬畔,浐河东岸二级阶地上,依白鹿塬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南北约230米,东西约240米。遗址所在地现为耕地,现土坎断面上可见连续分布的文化层,距今地表约0.5——0.8米,厚约1——2米,土质较为疏松,土色为褐色,其中夹杂灰土、陶片、料姜石、田螺壳等。地表可见夹砂红陶片、泥质红陶片、彩陶片等。
根据采集到的陶片标本可辨器形主要有尖底瓶、罐、盆、彩陶钵等,经过判断,初步将该遗址定为仰韶中晚期的遗址。
该遗址是长安区鸣犊街道浐河东岸二级阶地上新发现的一处史前时期的聚落遗址,其包含的残陶片具有仰韶中期的特征,对于研究史前聚落遗址在该地区的分布、范围等都提供了实物资料。
观察整个将军庙村遗址的分布范围,发现其南、北皆接冲沟,东依白鹿原,西临浐河川道,而这样的地势也完全符合早期人类选择居住址的原则。倘若将其与已经发现的浐河两岸二级台地上的聚落遗址结合起来考虑,必然会为我们进一步弄清早期人类的活动范围提供有利线索。
塔山遗址
塔山遗址位于***,依八里塬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100米。遗址所在区域可见内、外两道壕沟,而现存的遗迹现象也基本分布在内、外壕沟附近,内、外壕沟的断面上可见连续分布的文化层,文化层距现地表约0.6米,厚约1—2米,文化层土质较为疏松,土色为灰褐色,其中夹杂有夹砂、泥质陶片。内(北)壕宽约12米,深约1.7米;外(南)壕宽约14米,深约3米;两壕沟间间距约80米。根据采集到的陶片标本,可辨器形主要有罐、钵、瓶,还发现有陶垫和一些残石器等,经过判断,初步认为该聚落遗址属于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的遗址。该遗址是长安区鸣犊街道发现的少有的保存有内外两条壕沟的
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遗址所在区域的情况比较复杂,从史前时期的遗址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堡址,还发现有一处庙院遗址,证明此处比较适合人类活动,观察其地势,可见遗址基本处于两条河流交汇处的台地上,符合早期人类活动范围的规律。倘若将其与位于八里塬东塬至浐河西岸二级台地上的复查遗址——咀头遗址结合起来研究,将会使我们对八里塬塬尾与两川交汇处这一特殊地形是否是最适合早期人类居住的地域有更深的思考。
古刘遗址
遗址位于***,背塬面水,地势开阔。调查时,在取土断壁上,发现灰坑两座,体量较大,均呈桶状,灰坑内填土疏松,含灰量大,其内夹杂的陶片仰韶中晚期特征明显。另外,断壁上还发现疑似墓葬的遗迹单位两处,竖穴土坑,填土紧密、似经砸实,两单位相距较近,其中一座内夹杂数块碎陶片,另一座底部残留人骨数块。
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魏寨辖内未发现史前遗址的空白,为研究浐河流域仰韶中晚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分布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南樊一遗址
遗址位于***面对平川,南侧有潏河自东南往西北流过,瓜彰公路从遗址东北侧穿过。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长约500米,所处塬面地势南高北低,现被改造为阶地,地势逐渐升高,遗址所处的地势高,有一定的坡度。在遗址范围内的地表散见较多陶片。遗址内的断崖上,暴露出多处灰坑,可见较厚的文化层。在村南,遗址东南部,有高约4米的断崖,在断崖上可见较多的陶片及红烧土块等,在此剖面上共发现有灰坑4座、房址1座。东南部台地上,也发现断崖上有文化层分布,断崖高约3米,里面包含有较多陶片、碳屑、红烧土块等,在此亦发现一灰坑,灰坑内填土疏松,底部有厚约20厘米的灰土层,包含有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彩陶钵、小口尖底瓶等,属仰韶文化晚期。在遗址内采集有罐残片、尖底瓶残片、彩陶钵残片、彩陶盆残片、瓮口沿残片、宽沿浅腹盆残片等。遗址分布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包含物丰富,是不可多得仰韶文化晚期遗址。遗址上为耕地,村民大面积取土、修路、改造土地、水土流失等都致使遗址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应马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岳村遗址
遗址位于***,面对平川,西临瓜(洲)彰(仪)公路,处于村西南原与川交界的台地上。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所处的台面地势较为平坦,高约3—5米,现为耕地。遗址所在范围的地表散落有较多的陶片等。遗址所在台面的断面上发现有明显的文化层,暴露多处灰坑遗迹现象。在遗址东部断崖上,发现有较厚的文化层厚约2米,里面包含有红烧土块、料礓石和较多的陶片。在遗址西南部断面上,发现有一灰坑,开口距地表约2米,打破生土,呈筒状。灰坑内填土疏松,呈灰褐色,包含有大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等陶片及红烧土块、炭粒等。在遗址内采集有泥质红陶钵口沿、鬲口部及裆部残片、盆口沿残片、罐底部残片、筒瓦的榫部残片等。遗址分布面积较大,延续时间长,文化层堆积较厚,包含物丰富,是不可多得仰韶文化、周代时期的遗址。遗址所在范围现在为耕地,村民取土、修路、改造土地及村庄扩展等因素致使遗址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应马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豫章观遗址
《三辅黄图》:“豫章观,(汉)武帝造,在昆明池中,亦曰昆明观。又一说曰:上林苑中有昆明池观,盖(汉)武帝所置”,有学者调查,“1963年春勘测昆明池故址时,曾在池址东半部即万村西北约1公里处,发现一块高出周围地面约2.5米的高地。经铲探,高地原来面积约有一万多平方米,残存(1963年)面积约3500平方米。在高地北半部,从地面向下深约0.5米时发现一层10厘米厚的红烧土居住面,红烧土居住面以下是黄生土。我们在高地北侧一个露头及其周围地面上,发现不少西汉板瓦残片和一些“上林”、“千秋万岁”、云纹瓦当残片。此外还找到三块大卵石的柱础。”并进一步考证此为豫章观遗址。
此次调查,对此高地详加了解。
***为一夯土台基,高出地面2-2.5米的,残存60米见方,因土内含灰量大,俗称“灰土岭”,又传早年曾挖出较多的白色玉片,又称“玉石岭”。
台基夯层明显,夯土含灰量大,上部稍轻、底部尤甚,上层约0.6米部,夯层均匀,厚约8-10厘米,以下夯层薄厚差异大,8-20厘米不等,整个夯土台基内夹杂大量的建材残块,主要为板瓦和筒瓦,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其中烧熘的瓦件亦占一定比例,经仔细辨别,除大量汉代瓦片外,有少量可能早至秦代。另外,在台基周围,发现多块大型河卵石,可能曾作为柱础使用,还有一三角形平石块,当不排除作为夯石使用的可能性。
另据当地民众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台基南部取土,挖出南北向的“石路”,系用大型河卵石铺成,南北长200余米、宽约1.5米,可能为,汉豫章观通外外界之道路。
《史记·平准书》:“是时越欲与汉用舡(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舡(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此夯土台基可能为司马迁说的昆明池“列观环之”之“豫章观”的观址遗留。
洪教寺建筑基址
基址位于***,方形覆斗状,底边长约13米、高约6米,东侧正中掏出一土洞,因早年供奉罗汉像,人称“十八罗汉洞”,洞口略呈圆形,高、宽均约1.5米,进深13.5米,洞内顶部高约2.6米。因台基形如凸起疙瘩,洪教寺建筑基址俗称为“疙瘩寺”。
台基夯层明显,厚约8-10厘米,夯窝密集、大小不均,直径在3~11厘米之间,夯层内夹杂大量砖、瓦碎片以及少量陶片。台基东侧散见石条、石构件以及青灰色大砖,据称为台基建筑之残留。
台基夯层内夹杂之物以板瓦、筒瓦、条砖等建材为绝大多数。板瓦、筒瓦皆为素面,内有细布纹,明清特征明显。
洪教寺建筑基址是长安区乃至整个西安地区少见的明清建筑基址,可能与“洪教寺”相关,为研究明清时期长安地区乃至整个西安地区的建筑特征、宗教信仰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南堡寨三圣宫遗址
南堡寨三圣宫位于***,现存清代所建大殿和大殿前的古柏树一株。大殿建筑屋顶为两面坡、硬山顶结构,屋面铺素面小灰板瓦;正脊为波涛纹脊瓦,脊瓦中部为雕花图案,两侧为波涛纹。正脊两端各有一吻兽,垂脊为波涛纹脊瓦。屋檐下有三角形莲花纹滴水。梁架上有龙头状驼峰,梁下有彩绘和木雕。檐下有云头状木雕装饰。门为新修两扇对开木板门,窗基本保存原样。较为重要的是梁架上现存有多幅彩绘画面,保存较好,颜色仍然较为鲜艳,内容十分丰富,全部为三国故事图。画面中人物刻画十分精致传神,形象鲜明。
南堡寨三圣宫是长安区中部地区现存少数清代古庙建筑之一,其梁架上所存的彩绘内容十分丰富,图案十分精美,生动传神,为整个王曲街道所罕见,对于研究当地清代寺庙建筑风格、装修式样、民间习俗等有重要的价值。
王曲郭氏民居
郭氏民宅,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安郭氏民宅亦称马厂民俗馆,是清朝康熙年间朝议大夫郭振重所建宅第,原有院落11组,总占地20余亩,坐落于马厂堡子村最南端,坐北朝南,自东向西一排开,东边为主人居住、生活、待客、祭祀等用房;向西是为庄园服务的各种人员的居住场所(亦称长工院);在北边原有土城墙、哨楼;庄园的西北角开有后门,为车马货物等出入口;最西端有郭家家庙。现后哨楼依然存在。国家大院内的建筑形式全部为硬山形式,小青瓦仰瓦屋面,青砖淌白墙(内衬土坯)的传统做法。每组院落各由两进南北向正房和东西向厦房组成的天井院落,大门建筑朴实无华,但院内建筑的木砖雕刻和家具的工艺极为精细,油漆部分为核桃木本色刷桐油做法,木梁架无彩画。上房大门上雕刻的是二十四孝图,构图缜密,玲珑剔透,每一幅都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解放后,郭氏民宅曾经作为全国第一个人们接受“阶级斗争”教育的地主庄园博物馆,供老百姓参观。民居内现存有马车、太师椅、木椅、炕柜、立柜、宫灯、牌匾、丝绸衣物等文物。
长安郭氏民宅是目前西安地区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馆藏文物最多的,而且是唯一能够全面反映关中地区农耕文化的庄园式民居。为研究清代民间建筑的风格、技法及民间风俗习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师二村石狮
石狮***,青石质地,通高约1.72、身长约1.37米。狮分雄雌:雄狮前足踩踏绣球,绣球上系有绶带;雌狮前足踩踏小狮,小狮呈俯卧状,前爪中怀抱一小绣球。石狮耷耳,凝眉,怒目,张口,头部皆微向内侧,趾爪锋利,筋骨强健有力,狮鬃呈螺状,颈部均佩带有项圈、銮铃等饰物,石狮脊上有浮雕的背毛,尾部内卷于后足旁,作蹲踞状于长方形底座上,底座四周皆有浅浮雕的卷草团花图案。石狮,除了形体高大外,更可从其附加的各种装饰中窥见石匠娴熟的雕功和富有生活情趣的创作意识。纵观其特征,具有自宋元至明清以来典型的造型风格。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狮子在中国民间民俗文化中代表了吉祥,从每逢年节的狮子舞中就可见其一斑,而老宅子门前、庙门前放置石刻狮子,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组成部分,那些许多年久湮灭的土木建构的老庙老房却因斜阳枯草中蹲踞着的门前石狮,折射出历史的浮尘和生活的陈光旧影。在这次文物普查中,长安二队在长安县鸣犊街道的师二村中发现了一对保存较好的明代石狮,体量高大,雕刻精致,是长安普查以来新发现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石刻,而它们为这个村子记录下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
遗址所在区域的情况比较复杂,从史前时期的遗址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堡址,还发现有一处庙院遗址,证明此处比较适合人类活动,观察其地势,可见遗址基本处于两条河流交汇处的台地上,符合早期人类活动范围的规律。倘若将其与位于八里塬东塬至浐河西岸二级台地上的复查遗址——咀头遗址结合起来研究,将会使我们对八里塬塬尾与两川交汇处这一特殊地形是否是最适合早期人类居住的地域有更深的思考。
古刘遗址
遗址位于***,背塬面水,地势开阔。调查时,在取土断壁上,发现灰坑两座,体量较大,均呈桶状,灰坑内填土疏松,含灰量大,其内夹杂的陶片仰韶中晚期特征明显。另外,断壁上还发现疑似墓葬的遗迹单位两处,竖穴土坑,填土紧密、似经砸实,两单位相距较近,其中一座内夹杂数块碎陶片,另一座底部残留人骨数块。
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魏寨辖内未发现史前遗址的空白,为研究浐河流域仰韶中晚期的文化面貌、聚落分布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南樊一遗址
遗址位于***面对平川,南侧有潏河自东南往西北流过,瓜彰公路从遗址东北侧穿过。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长约500米,所处塬面地势南高北低,现被改造为阶地,地势逐渐升高,遗址所处的地势高,有一定的坡度。在遗址范围内的地表散见较多陶片。遗址内的断崖上,暴露出多处灰坑,可见较厚的文化层。在村南,遗址东南部,有高约4米的断崖,在断崖上可见较多的陶片及红烧土块等,在此剖面上共发现有灰坑4座、房址1座。东南部台地上,也发现断崖上有文化层分布,断崖高约3米,里面包含有较多陶片、碳屑、红烧土块等,在此亦发现一灰坑,灰坑内填土疏松,底部有厚约20厘米的灰土层,包含有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彩陶钵、小口尖底瓶等,属仰韶文化晚期。在遗址内采集有罐残片、尖底瓶残片、彩陶钵残片、彩陶盆残片、瓮口沿残片、宽沿浅腹盆残片等。遗址分布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包含物丰富,是不可多得仰韶文化晚期遗址。遗址上为耕地,村民大面积取土、修路、改造土地、水土流失等都致使遗址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应马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岳村遗址
遗址位于***,面对平川,西临瓜(洲)彰(仪)公路,处于村西南原与川交界的台地上。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所处的台面地势较为平坦,高约3—5米,现为耕地。遗址所在范围的地表散落有较多的陶片等。遗址所在台面的断面上发现有明显的文化层,暴露多处灰坑遗迹现象。在遗址东部断崖上,发现有较厚的文化层厚约2米,里面包含有红烧土块、料礓石和较多的陶片。在遗址西南部断面上,发现有一灰坑,开口距地表约2米,打破生土,呈筒状。灰坑内填土疏松,呈灰褐色,包含有大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等陶片及红烧土块、炭粒等。在遗址内采集有泥质红陶钵口沿、鬲口部及裆部残片、盆口沿残片、罐底部残片、筒瓦的榫部残片等。遗址分布面积较大,延续时间长,文化层堆积较厚,包含物丰富,是不可多得仰韶文化、周代时期的遗址。遗址所在范围现在为耕地,村民取土、修路、改造土地及村庄扩展等因素致使遗址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应马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豫章观遗址
《三辅黄图》:“豫章观,(汉)武帝造,在昆明池中,亦曰昆明观。又一说曰:上林苑中有昆明池观,盖(汉)武帝所置”,有学者调查,“1963年春勘测昆明池故址时,曾在池址东半部即万村西北约1公里处,发现一块高出周围地面约2.5米的高地。经铲探,高地原来面积约有一万多平方米,残存(1963年)面积约3500平方米。在高地北半部,从地面向下深约0.5米时发现一层10厘米厚的红烧土居住面,红烧土居住面以下是黄生土。我们在高地北侧一个露头及其周围地面上,发现不少西汉板瓦残片和一些“上林”、“千秋万岁”、云纹瓦当残片。此外还找到三块大卵石的柱础。”并进一步考证此为豫章观遗址。
此次调查,对此高地详加了解。
***为一夯土台基,高出地面2-2.5米的,残存60米见方,因土内含灰量大,俗称“灰土岭”,又传早年曾挖出较多的白色玉片,又称“玉石岭”。
台基夯层明显,夯土含灰量大,上部稍轻、底部尤甚,上层约0.6米部,夯层均匀,厚约8-10厘米,以下夯层薄厚差异大,8-20厘米不等,整个夯土台基内夹杂大量的建材残块,主要为板瓦和筒瓦,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其中烧熘的瓦件亦占一定比例,经仔细辨别,除大量汉代瓦片外,有少量可能早至秦代。另外,在台基周围,发现多块大型河卵石,可能曾作为柱础使用,还有一三角形平石块,当不排除作为夯石使用的可能性。
另据当地民众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台基南部取土,挖出南北向的“石路”,系用大型河卵石铺成,南北长200余米、宽约1.5米,可能为,汉豫章观通外外界之道路。
《史记·平准书》:“是时越欲与汉用舡(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舡(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此夯土台基可能为司马迁说的昆明池“列观环之”之“豫章观”的观址遗留。
洪教寺建筑基址
基址位于***,方形覆斗状,底边长约13米、高约6米,东侧正中掏出一土洞,因早年供奉罗汉像,人称“十八罗汉洞”,洞口略呈圆形,高、宽均约1.5米,进深13.5米,洞内顶部高约2.6米。因台基形如凸起疙瘩,洪教寺建筑基址俗称为“疙瘩寺”。
台基夯层明显,厚约8-10厘米,夯窝密集、大小不均,直径在3~11厘米之间,夯层内夹杂大量砖、瓦碎片以及少量陶片。台基东侧散见石条、石构件以及青灰色大砖,据称为台基建筑之残留。
台基夯层内夹杂之物以板瓦、筒瓦、条砖等建材为绝大多数。板瓦、筒瓦皆为素面,内有细布纹,明清特征明显。
洪教寺建筑基址是长安区乃至整个西安地区少见的明清建筑基址,可能与“洪教寺”相关,为研究明清时期长安地区乃至整个西安地区的建筑特征、宗教信仰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南堡寨三圣宫遗址
南堡寨三圣宫位于***,现存清代所建大殿和大殿前的古柏树一株。大殿建筑屋顶为两面坡、硬山顶结构,屋面铺素面小灰板瓦;正脊为波涛纹脊瓦,脊瓦中部为雕花图案,两侧为波涛纹。正脊两端各有一吻兽,垂脊为波涛纹脊瓦。屋檐下有三角形莲花纹滴水。梁架上有龙头状驼峰,梁下有彩绘和木雕。檐下有云头状木雕装饰。门为新修两扇对开木板门,窗基本保存原样。较为重要的是梁架上现存有多幅彩绘画面,保存较好,颜色仍然较为鲜艳,内容十分丰富,全部为三国故事图。画面中人物刻画十分精致传神,形象鲜明。
南堡寨三圣宫是长安区中部地区现存少数清代古庙建筑之一,其梁架上所存的彩绘内容十分丰富,图案十分精美,生动传神,为整个王曲街道所罕见,对于研究当地清代寺庙建筑风格、装修式样、民间习俗等有重要的价值。
王曲郭氏民居
郭氏民宅,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安郭氏民宅亦称马厂民俗馆,是清朝康熙年间朝议大夫郭振重所建宅第,原有院落11组,总占地20余亩,坐落于马厂堡子村最南端,坐北朝南,自东向西一排开,东边为主人居住、生活、待客、祭祀等用房;向西是为庄园服务的各种人员的居住场所(亦称长工院);在北边原有土城墙、哨楼;庄园的西北角开有后门,为车马货物等出入口;最西端有郭家家庙。现后哨楼依然存在。国家大院内的建筑形式全部为硬山形式,小青瓦仰瓦屋面,青砖淌白墙(内衬土坯)的传统做法。每组院落各由两进南北向正房和东西向厦房组成的天井院落,大门建筑朴实无华,但院内建筑的木砖雕刻和家具的工艺极为精细,油漆部分为核桃木本色刷桐油做法,木梁架无彩画。上房大门上雕刻的是二十四孝图,构图缜密,玲珑剔透,每一幅都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解放后,郭氏民宅曾经作为全国第一个人们接受“阶级斗争”教育的地主庄园博物馆,供老百姓参观。民居内现存有马车、太师椅、木椅、炕柜、立柜、宫灯、牌匾、丝绸衣物等文物。
长安郭氏民宅是目前西安地区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馆藏文物最多的,而且是唯一能够全面反映关中地区农耕文化的庄园式民居。为研究清代民间建筑的风格、技法及民间风俗习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师二村石狮
石狮***,青石质地,通高约1.72、身长约1.37米。狮分雄雌:雄狮前足踩踏绣球,绣球上系有绶带;雌狮前足踩踏小狮,小狮呈俯卧状,前爪中怀抱一小绣球。石狮耷耳,凝眉,怒目,张口,头部皆微向内侧,趾爪锋利,筋骨强健有力,狮鬃呈螺状,颈部均佩带有项圈、銮铃等饰物,石狮脊上有浮雕的背毛,尾部内卷于后足旁,作蹲踞状于长方形底座上,底座四周皆有浅浮雕的卷草团花图案。石狮,除了形体高大外,更可从其附加的各种装饰中窥见石匠娴熟的雕功和富有生活情趣的创作意识。纵观其特征,具有自宋元至明清以来典型的造型风格。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狮子在中国民间民俗文化中代表了吉祥,从每逢年节的狮子舞中就可见其一斑,而老宅子门前、庙门前放置石刻狮子,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组成部分,那些许多年久湮灭的土木建构的老庙老房却因斜阳枯草中蹲踞着的门前石狮,折射出历史的浮尘和生活的陈光旧影。在这次文物普查中,长安二队在长安县鸣犊街道的师二村中发现了一对保存较好的明代石狮,体量高大,雕刻精致,是长安普查以来新发现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石刻,而它们为这个村子记录下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区举办第二届“美在长安”赏花节
- 下一篇:图文书《引镇》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