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0年,中国教育在“大国崛起”,中国第一门户大网之一——搜狐教育年度盘点,推出了七期《致青年》人物专栏,零距离对话中国教育界的七位领军人物,他们分别是:中国教育改革推动者——袁贵仁、中国教育民营企业家——俞敏洪、中国民办教育拓荒者——丁祖诒、中国商界CEO领路人——项兵、国际教育领军人物——杨凌、移民界贡献人物——王力民、中国公民新青年——韩寒。他们为年轻一代点亮梦想与追求。我们特编辑了著名的民办教育家丁祖诒在搜狐的部分访谈。这期访谈丁祖诒一改往日的大江东去的豪迈风格,而转向为婉约风格,娓娓道来,读着常常是热泪盈眶,从他的字里行间感受一位长者的艰辛和不屈以及经验的丰硕。尤其对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之青年,都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和精神辅助——
主持人:西安翻译学院发展了25年。丁院长作为中国民办教育的拓荒者,在过去二十多年一手创建了西安翻译学院,将其打造成了中国民办高教的“东方明珠”,为国家输送了十多万本科及专科人才。“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今天请丁院长跟我们全国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那么就先给青年朋友们介绍一下你所创建的西安翻译学院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模式和特点吧。
西译的四个“让人想不到”
丁祖诒:我还是先谈谈西安翻译学院有四个“想不到”吧。
第一个让人“让人想不到”、西安翻译学院(以下简称西译)虽是民办的,西译这一品牌却已连续两年堪与公办 “二本”高校同台招生比翼双飞,全国独此一家涉足“二本”,
第二个 “让人想不到”的是她的超级规模,短短25年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千多亩独立校园、70万平方米自有校舍、拥有4万名师生生,毕业了12万名本科和专科学生的庞然大校。
第三个 “让人想不到”的是办学25年来不但没花国家一分钱,反过来却为国家积累了属于公益性十多个亿的资产,.实际上中国民办教育除了极少一部分败类外,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第四个“让人想不到”的是,西译年方二八,培养出的外语人才却在全国各种英语讲演大赛中与百年名校不分伯仲,有时甚至技压群雄地夺取了好几项全国冠军。被誉为中国外语演讲大赛中的一匹黑马。
丁祖诒讲述创业路上的“惊险六跳”
主持人:谁都不会想到一个落榜生能创办像西译这样的,给这么多落榜生创造了继续在高等教育深造的机会。创业初期的阻力一定很多,当时人们的观念保守,并没有多少国家政策的扶持,能不能讲讲您当时的情况?
丁祖诒:有一首歌叫《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很亲切,那我们青年就听爷爷讲将过去的故事。解放的时候我才10岁,现在70大岁了,60年了。其中52年从事教育工作,我的经历不可谓不坎坷,正如马克思的名言所说,“只有那些勇于攀登崎岖不平的小路的人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我18岁时落榜,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洗礼。跌倒了能不能雄起?继续攀登还是破罐子破罐?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雄起。我的人生就曾经历过“惊险的六跳”。
我人生中曾经历的“惊险第一跳”——死亡之跳
惊险的第一跳,就是我差点跳进南京秦淮河(上海人叫黄浦江),徘徊在南京秦淮河畔,我曾经多少次想跳下去了此一生。因为我——一个门门高考成绩都在90分以上的高三优等生,转瞬之间成了高考没待业的落榜生。就因为我的档案里多了那么一张那个时代的“瑕疵”。一张致命的小纸条“政审不合格”。几乎断送了我的政治生命。这种打击对一个满怀抱负的热血青年是巨大的,是痛不欲生的。
高考落榜我毫无准备,但我绝不当懦夫,我18岁得我,难道就像萤火虫一样闪了一下光就永远地泯灭了吗?我堂堂七尺男儿就应该奋争,我没有跳进秦淮河。那个时代跳秦淮河屡见不鲜。现在就极为罕见了,七个人能考取6个人,上大学易如反掌,还跳的什么河?现在都在争落榜生,落榜生变成香饽饽,。
我人生中曾经历的“惊险第二跳”——价值之跳
一个偶然的机会,18岁的我竟然担任了南京市另一所重点高中的临时代课教师,面对着我的同龄人,我虽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出奇地冷静,出奇地从容不迫。我虽谈不上“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至少也是“胸有成竹”,盖因我在高中时就自学完了大学高等数学的全部基础课程,就经常往返省图书馆专研数学难题,就经常在全国的《数学通报》和《数学通讯》发表难题解答。1957年荣获“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优胜”后,受到了副省长吴贻芳的接见。还记得我给他们上第一课时,那些学生是何等诧异?他们就像看外星人那样打量着我,心里却想你一个刚高中毕业的落榜生怎么走进这间重点高中高三的圣殿?果然,一个像是数学尖子的同学课间拿了一道难题“考”我,我当下不假思索地告诉他这个题亩的正确解答以及另外两种解答方式,而且告诉他这个难题的出处。我成功了,我体验到人生的另一种价值。
我人生中曾经历的“惊险第四跳”——夹缝之跳
我辗转又到了一所电磁研究所工作并随所牵到了西安苏联援建156项之一的“西电公司”,在知识分子成堆的研究所里,我一个既无学历又无专业的“白丁”能干什么?我在情报室工作,得天独厚地让我在夹缝中找到 另一条成功之路。
我人生中曾经历的“惊险第五跳”——原点之跳
没过几年,我以大学本科学历和翻译百万字的业绩由一所中学跨入一所公办大学的门槛并担任了外语教研室主任,终于实现了我半生追求半生追梦的夙愿。我一鼓作气地又创办了一个千人的大型学术团体西安翻译协会,翻译协会又创办了一个翻译培训学院,招收了几百名落榜生,而同时却将我陷入了人生“原点”的空前抉择。我被借调到翻译学院任教落榜为主体的民办大学,同时我还要为阳春白雪的公办大学佼佼者奉献,一心难得二用,原单位让我缴纳两倍的工资,我不忍心拿落榜生的学费来保留我的公职。“去”还是“留”?是辞去公办大学的公职,投身于民办大学荒凉的处女地,还是躺在公办大学的温柔椅上,最终能获得三室一厅,享受金色的晚年,我是继续为公办大学的天之骄子锦上添花,还是为我怀抱里嗷嗷待哺的好几百落榜生雪中送炭?这是我斗争了三天三夜面临的抉择,最终我毅然辞去公办大学公职,踏上了“与落榜生同行”的中国民办教育荒凉的处女地,这第五条又将我从辉煌跳回到了原点。这一跳却跳出了中国民办大学之最,跳出了中国千百万落榜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希望和憧憬。
选择与落榜生同行,这是我惊险的五跳。不是说创业就创了,这就算是讲一个动人而真实的故事吧——“丁爷爷曾经在创业的艰难险阻中扑腾了后半生,曾经有六次惊险的一跳。”
我人生“惊险的第五条”
时下,民办大学极少数人办学当学商,中饱私囊,将学生的学费洗钱到境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就连公办大学盖起一幢大楼倒下一批人也已司空见惯,在再加上用独立本科为共办小金库添砖加瓦已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在教育领域世风日下之际,我提出办"高尚教育"这一教育领域永恒的话题
主持人:听到这些非常感动。设想一下如果你当初没有创办西安翻译学院,你还继续留在公办大学,你能设想一下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丁祖诒猜想:
我一点自信和狂妄方显有志者本色
——“惊险的第六”
丁祖诒:我一个落榜生,还能不能“从媳妇熬成婆?”像不少知识份子那样也会熬到一个教授,副教授,一个工程师或者一个总工程师,就像高中没毕业时所幻想的,至少我不会下海从商,那是不可能的。我成了落榜生,创办了民办大学,我如果没落榜呢?那我就可能跟陈景润、杨乐差不多,我对数论的研究已经有点火候了,华罗庚为此曾给我回过一封信,肯定了我阶段性的成果,我是研究费尔马大定理的,那有可能被北大数学系、复旦数学系录取,杨乐就和我一样是同年南京市数学竞赛的优胜者。而结果我没当得了数学家,却走上了创建民办大学的坎坷道路,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命运吧。我没考上大学可能会成为数学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个好士兵嘛!
主持人:丁院长这一生也从事了很多职业,也扮演了非常多的角色,包括作为一个父亲,包括作为一个学生和老师,都有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中你最满意是哪个角色?
丁祖诒:我最满意的角色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人师表首先要“甘为孺子牛”,应该说我培养的学生已经是十多万了,从翻译学院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所欢迎的人才,在校期间,学生都把我叫丁爷爷。要为人师表,就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不当学商。我曾经大声疾呼要办高尚教育,高等教育要办成高尚教育。现在“往钱看”的太多了,我最欣赏的就是把高等教育办成“高尚教育”,真正为人师表,真正具有红烛精神,春蚕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育体制不改变 素质教育只是空谈
主持人:青年人如何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
丁祖诒:培养自己独立能力,手把手不一定好,国外的孩子才多大一点就什么都是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家长绝不会去扶他,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综合素质和野外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探险精神,培养他们公益性的精神。我们现在嘴上在喊素质教育,实现了没有?就这样下去是不可能实现,高考指挥棒在那儿指挥着呢,哪个学校不在偷偷地搞奥数班,根本问题在于教育体制不改变,你就谈不上素质教育。
目前无退休计划
丁祖诒最大的幸福就是和学生们在一起
主持人:你是否规划过自己的退休以后的生活呢?
丁祖诒:退休应该说我基本上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做过一次心脏搭桥手术,搭了四根桥,把胸心脏破开,“停搏摒息八千次,借来七彩架心桥,安得增寿50载,相伴后生到地老”,这是我在术后病榻上写的一首诗,意思就是春蚕到死吧。退休也好,颐养天年也好,最令人感动的东西是和学生生活在一起,继续从事你的事业,这就是我晚年的奢望,我不贪图享受,吃啥都随便,房子也很简陋,我没有什么觉得不幸福的,只要有学生,那就是一种幸福。
主持人:真的非常令人敬佩。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丁祖诒:我选择的还是和我的学生在一起。
租下秦岭山脉终南山岭两个山头
世世代代眺望西译学子
丁祖诒:我的学院在一千多亩地的基础上面,又租了学院旁边两个大山头,秦岭山脉,终南山下,租了50年。50年以后,100年以后,我要呆在山头上看望着我的事业,看望着我的学生。人要么就图利,要么图事业,人的活法不一样,还是那句话,当我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我贪图中国民办教育事业能够踏向世界舞台,为13亿中国人争一口气,西方能办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办到,还是我提出的“创东方哈佛”,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理念,最幸福就是眼看着我十几万的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面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学有所成,成为有用的人才,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我自己有什么呀?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
年过七十
还忘不了看着几万学生在操场晨读
主持人:丁院长一天的生活。能不能找几个时间点,来描述您的一天?
丁祖诒:我没有时间点,只有时间线。我一天基本上都和学生们在一起。别人也都说,老丁,你身体不好应该在家多躺一躺,休息休息,我要看几万学生怎样在操场上早读,我要看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我要听听生对学校有什么反映,他们都有什么难处?深入第一线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动态,急他们之所急。物价上涨了,伙食费要上涨,他们是怎么想的,每年都有七千,八、九千人的毕业,我们如何好生对待,怎么样给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我的时间点基本上连成老人一条线。
丁祖诒:我最爱读古今中外文学巨著
主持人:您最爱读的书是什么?
丁祖诒:我中学时代既钻研数学,又酷爱文学,从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涉猎到凡尔纳地心宇宙的科幻空间,甚至沉溺于福尔摩斯侦探中的逻辑推理。中外古典文学,更是我的挚爱。中国的四大名著和诸子百家就不谈了,国外的、像俄罗斯的文学巨著,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前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高尔基的三部曲等等,英国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奥赛罗》,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司汤达的《红与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等等,我主张要多读书,塑造你的人文修养,陶冶你的情操,从文学当中汲取你的营养,能够博学多才,能够通今博古,引经据典,要不然你给学生做报告词汇都很干瘪,怎么生动?中国古典文学每一个典故和成语都是一个故事。我做报告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从来不拿稿子,拿稿子念有什么意思,照本宣科,一点都不看场景是什么,怎么能和听众融为一体呢?别看我70大岁了,我有浓郁的儒家道德规范,但我的思想并不落后。甚至还有点超前。
主持人:您最近在读的书是什么呢
丁祖诒:现在读的东西基本都是文件,《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发展改革纲要》,与民办大学息息相关的,连接我们命运的一些这方面的政策,如何为之奔走呼号,如何为之呐喊,所以我的格言很多。我早在1997年的时候,就在《中国青年报》登了一个整版《中国第二希望工程》,希望工程造就每个穷孩子都上得起学,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但是落榜生犹如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给他们添上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大学继续深造,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同样是祖国的希望,这应该是第二个希望工程。这就是我的格言吧,我欣赏的格言。我的性格本身还有一个在逆境中威武不屈,在顺境中永不停顿,还有点小小的鲁迅精神,不畏惧任何艰阻,不侍权贵,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最近我也提出来读书做人,和谐亲情,变革奋进的12字方针,学生在学校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和做人。格言要切合实际,创东方哈佛代表了民办大学的雄心壮志,代表了中国人的豪情好志,这是我提出来的,受过了好多非议,连北大都没说他敢创东方哈佛,你就这么大的胆量,我说我没说我是哈佛,创还不让我创,小米加步枪都能够创建共产主义,我为什么不能在50年后,100年后通过几代十几代的努力让中国的民办大学踏向世界的殿堂,这都是我的理念。
主持人:如果用一种植物来形容你自己,您觉得会是什么?
丁祖诒:两种植物吧。第一个是“带刺的玫瑰”,我讲话的刺很多,往往都是为民办教育呐喊和奋争的刺,“玫瑰”是爱情的象征,我用来比喻对学生的爱。“带刺的玫瑰”不正与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触类旁通吗?此外,我也很喜欢国槐。我的传统思想是儒家哲学,喜欢中国国粹。我甘当国槐为我的学生挡风遮雨,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
主持人:非常伟大,你觉得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人所作所为是你所不能忍受的?
丁祖诒:凡是侵犯别人的利益,欺负别人我都不能忍受。
我最大的心愿是 相伴后生到地老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你最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丁祖诒:最近最大的心愿,我再能够干它二三十年。因为我觉得我的事业还没有到达光辉的顶点,中国民办教育事业还多有坎坷,本届教育部对民办教育出人意料地重视,但愿能带给中国民办教育更多的关注。中国民办大学主体是广大在校学生,他们才是民办教育真正的主体,民办大学的学子理所当然地与公办大学学生不分伯仲,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所以不能够因为这个学生在什么地方上的学而把他们分出彼此,这是有悖于公平性的。
一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