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不懈笔耕结硕果--张海建文集《金秋飘香》序言
张海建同志是我省新闻战线一位知名记者和区县报领导,也是基层宣传系统的一位优秀干部和业务标兵。他从参军到从文,20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学习思考,笔耕不辍地著文写作,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过二百二十万字的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真可谓精神可嘉,硕果累累。在祖国61华诞到来之际,他的文集《金秋飘香》即将付梓,邀我作序,我感到盛情难却,欣然命笑,写此读后感想,表达对作者的祝福,也是和读者的讨论交流。
浏览《金秋飘香》的十二个篇章,给人一种强烈的厚实和亲切感。文集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绝大多数写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讲的是老百姓想讲的话,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文集所反映和折射的民事、民情、民意、民风,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风格。在题材和文风上有着如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勇立潮头,呼吁改革。
人们常说,新闻作品是时代风云的晴雨表,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作者正是站在时代潮流的潮头,和广大创业者、劳动者同呼吸共命运,因而以忧国忧民的心态,大声疾呼改革开放,实现国富民强。通过营造舆论为改革鸣锣开道。文集中《敢立潮头创大业》《市场闹潮写春秋》《改革铸就和谐曲》等一大批文章都为改革开放而鼓与呼,《开拓创新铸辉煌》《长安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崛起》《身残志坚显风流》等通迅,又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创业者形象,彰显了改革弄潮儿们的风采,读后让人听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催人奋进。
二是心系民生,倾注真情。
作者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长期的农村生活让他深谙基层群众的感情与苦乐,对劳动人民素怀深厚情谊。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里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和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亲缘之情。他满腔激情地讴歌人民的创造,淋漓尽致反映人民的呼声,像《长安万名青年博击市场争当致富排头兵》、《长安八千复转军人农村建功立业》、《以民为本铸人生》、《八旬老人的心愿》、《少女的期盼》、《300年后喜相逢》等作品都反映了民声民意,洋溢着人性的真、善、美、充满人情味。
三是关注文明,引领民风
作者从小崇尚科学,向往文明。书中他以大量篇幅报道了先进文化的建设,反映了科技、教育、卫生、文艺、旅游事业的发展,呼唤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之风。本书收入的《不负众望育英才》、《长安教坛一颗星》、《军民共奏文明曲》、《火一样的激情,火一样的心》等作品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为我们勾勒了新时代新风尚新面貌,一股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四是见微知著,小中见大。
大家都这样评价,记者最深沉的是脑子,最敏锐的是眼光。张海建正是具备这样新闻素养的年轻人。他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发现和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写出主题重大而又平易近人的作品。像《国旗飘扬在农家小院》、《连战之女清凉寺祭祖》、《杨尚昆与房东潘景连一家》、《春风细雨润心田》、《山区牧民的笑声》等一系列作品,都是透过一滴水珠折射太阳的光芒,用细节承载重大主题,起到了感人至深、振聋发聩的宣传效果。
我曾主持近十年的陕西省新闻评奖活动,历来主张好的新闻作品必须体现导向性、艺术性、可读性、实用性四统一,要有四个含量:一是思想含量,看主题思想是否重大深远,能否以理服人;二是艺术含量,看写作手法是否新颖又有文采,能否以情动人;三是劳动含量,看记者付出劳动多少,采访制作成本大小;四是效益含量,看作品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实用价值如何。张海建虽不是新闻院校科班出身,但他善于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在不懈的追求中掌握新闻规律,写出让领导和读者都喜欢的作品,有一些像《国旗飘扬在农家小院》、《新县长退彩礼》、《少女的期盼》等获大奖的作品,其“四个含量”是丰厚的。当然他的有些作品还存在不到位的地方,需要提高的地方还不少,但他这种忠诚党的事业,永不停步的进取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会受到同仁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我们祝愿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尹维祖:系陕西省记协主席、教授、高级编辑)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大秦岭之福润
- 下一篇:(散文)白鹿原:兽呈祥瑞以得名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