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鲁奖“羊羔体”诗歌引发大众的狂欢
最近的新闻莫过于“李刚事件”和“羊羔体”诗歌。我一直关注着,在当前物欲社会,当把一个文学奖项炒成“文化新闻”,我还是有点吃惊。诗歌越来越离我们远去,诗意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在奋不顾身、日夜忙碌中成就梦想,追求自己的诗意生活,诗意的生活已经死亡。
10月19日晚,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公布,因诗集《向往温暖》获奖的湖北省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成为话题人物。他的诗作《徐帆》被网友翻出,因为口语化而被戏称为“羊羔体”。大众对鲁奖的期待、关注到不满、甚至愤怒,让寂寞的文学得到了一次疯狂的洗礼,网络的传播,更把这次狂欢推向高潮。
我尊重每位写诗的人。当代诗歌流派甚多,风格不一,无法建立起统一的现代诗歌诗歌体系和衡量标准,人为的划分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或者简单地贴上“口水诗”、“梨花体”|“羊羔体”等等标签,是一种很不成熟的做法。诗歌应该反映人类命运和宏大的主题,也应该反映个人的细微独特感受和超前思想,我们不应苛求每位写诗的人去千篇一律,应该允许发出不同的声响。我个人认为,并将坚持认为,现代诗歌应该是一门高尚的神圣艺术,受众群很有限,要想人人都能读懂,是一种空想。
车延高我不认识,也没有读过他的诗歌。现在写诗的实在太多,读诗的少之又少,这很正常。《向往温暖》这本诗集也没有看到过,但是大家抓住了他写的《徐帆》一诗在微博上被转发数次: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一墙之隔/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就这首诗来讲,实在看不出独特。如果凭这些获奖,我想鲁迅在天之灵难以安息,挂着“鲁迅”之名搞的鲁迅文学奖还是问问地下的鲁迅,这样的弄法合适不?
当代优秀的诗人很不少。大家或许因为车延高是纪委书记、政府官员而质疑,我想每个人背着“人皮”,有许多身份和被认为贴上许多“标签”,还是应该回到诗歌本身。车延高的诗歌应该好好读后,通过对比发言,或许更慎重。问题是,不是车延高本人,而是大家对中国的诗歌的“低级现状”质疑,对鲁奖的评选公平、公正性质疑,对这种官僚化的政府评选质疑,网友的意见不一定全部正确,但是反映了群众的呼声,不能不理不睬。
“车延高的诗集获得本次鲁迅文学奖,与其身份无关,很多评委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他的获奖诗集《向往温暖》中多数诗作都体现了高水平,符合评奖标准。这是多数评委、包括知名诗人的评价。”
官方发言人在10月24日的回答,我想写诗的人恐怕难以苟同。
鲁奖就是一个文学奖而已,或许有人会说“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随意猜度;好在我与文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警惕。写诗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一旦成了一种“公信”或者“共识”,作品应该是高水平的,否则会危害社会大众。茅奖也罢、鲁奖也罢,还有花花绿绿、形形色色的各种“大奖”,本意是好的,“以此鼓励”,谋求一点奖金或者名利,但是目前的旧有的评奖体制应该改善。公众齐目关注处于边缘的文学“鲁奖”,酿成了一场新闻的狂欢,我看不必。
诗歌就是诗歌,喜欢不喜欢,个人决定。不要针对个人人身全面狂轰滥炸,社会的诚信、公权的透明、健康的心态,恐怕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想想鲁奖,就好像给孩子买了一个糖果而已,奖励上进;没有糖果,肯学的孩子照样成功,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心情能好些。鲁奖就是一个文学奖而已,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的精神,再纠结于文学,再热爱文学,比起一些大款、老板拿大钱买的“世界性虚奖”,它差之甚远。
让“鲁奖”安静些,它可能还要继续,但愿不要再出现类似的事情;把这顶“帽子”或者“光环”去掉,做一个真正踏实的诗人;让诗歌回到诗本身,不要成为狂欢的“靶子”,看客的“嘲笑”,新闻的“买点”,茶余饭后的“口水”,谁的责任?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组诗)秦岭自然黄柏塬
- 下一篇:(杂文)涨涨涨,生命之重怎能承受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