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文学做点事”--柳青文学奖背后的故事
董颖夫在《创业史》发表五十周年论坛上发言
陈忠实曾说:“柳青的名字蕴含着文学的意义,显示着文学的神圣,也昭示了一种人格精神。”
日前,第二届“柳青文学奖”评选活动已然展开。
“柳青文学奖”由柳青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企业家董颖夫在2006年发起设立。作为一个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学青年”,董颖夫在“柳青”这一名字下所做的事情,还不仅仅是倡议组织柳青文学研究会、设立“柳青文学奖”这么简单。
放不下的文学梦
“在一片庄稼地的包围中,柳青的墓孤零零地竖立在中央,荒草丛中,几乎只能见到一个大概的轮廓经荒草遍地、颓败不堪。”
这是1996年夏天,董颖夫和老友陈忠实驱车来到神禾塬上,看到柳青墓的情景。
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伟大的作家,建国后,柳青主动放弃了在北京优越的生活,带着全家来到长安县王曲镇皇甫村落户。在与当地百姓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写出了不少反映当时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小说。其中《创业史》更是成为当时中国文坛的一部经典之作。
在创作之外,柳青对长安县也怀着深厚的感情。1960年4月,柳青将《创业史》第一部10万册的稿酬16065元,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1961年开始写《创业史》第二部时,他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借5500元稿费,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电线、电杆费用。
陈忠实曾在一次读者见面会上将《创业史》列为对他影响最大的小说之一。而在陕西这片土地上,受到柳青影响的又何止陈忠实一个人。
这样一位对长安县有着极深感情、极大贡献的著名作家,才去世后不到二十年,他的墓地就荒草凄凄,实在是令人扼腕长叹。
当着老友陈忠实的面,董颖夫承诺个人出资为柳青修建墓园。这个承诺是一个长安县人的责任,更是一个自小受柳青影响的文学爱好者的献祭。
小学时的董颖夫,因为作文写得好,父亲的一个朋友便给他带了一本柳青的《创业史》。这或者是他与柳青的第一次“结缘”。《创业史》给董颖夫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蛤蟆滩上那些农人的故事让他觉得亲切、熟悉,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董颖夫自此对文学有了一腔热忱。
1973年12月,《西安日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他的处女作——《真实的故事》。此后他又相继发表了《上任之后》、《出墙花》等一系列文学作品。80年代初,长安县领导邀请他为文化馆专职创作员。此时已经组织成立了沣西建筑队的他马上放弃这份工作,转身回到文化馆担任创作员。那是他最喜爱的职业。
专职的文学路董颖夫仅仅走了五年,因为家庭的变故,他不得不离开文化馆,下海经商以养家。
“如今离开心爱的文学事业,心中五味陈杂,不可名状。为了改善家境,我必须去经商。但我希望五年、十年之后,我能回来,继续去写心中的作品。”在第一篇《办厂日记》中,他记下了这些话语。
离开前,董颖夫整整打包了五大捆创作资料,放进创作室楼顶的阁楼里。与其说他是将自己的文学梦束之高阁,不如说,这是一种珍藏,一如对于地下的那个伟大的亡灵,这一切都需要珍藏。
1996年夏天,董颖夫个人出资2万元,在柳青墓周围征地2亩,修建起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柳青墓园。
文学与皮带
董颖夫的商业历程真正从1987年涉足造纸业开始。虽然如今创业的年轻人都羡慕80年代时第一批弄潮儿宽松的市场环境,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依旧是艰难而又辛苦的。
“那时候我就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到各个造纸厂去学习、取经,寻求各种有用的信息,我的企业也就是靠我这一辆自行车跑出来的销路。”勤恳工作的同时,他必须四处拜访学习纸艺的更新技术、供求信息。
1997年,国家出台政策治理小造纸厂之后,董颖夫离开了经营了10年的造纸行业,进而向房地产市场进发,组建了陕西佳苑房地产公司。
20多年的商海生涯,董颖夫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然而他依旧难以忘却当年那个准备五年、十年就回去的文学梦。
“错过了创作的最佳年龄,我就不再在文学创作方面有什么‘痴心妄想’了。”董颖夫对记者说,“从在开办造纸厂盈利之后,我就在想,我要为文学做点事。”
1989年长安区作协成立,成立之初经费紧张,县上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给提供一些赞助。董颖夫一口承诺:每年为长安作协独家赞助一万元活动经费。至今,他为长安区作协已经赞助了20多万元。
2006年6月,作为长安区政协委员,董颖夫发起倡议举办柳青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
会上,代表们提出了设立柳青文学奖的倡议。董颖夫再次站出来,拿出了10万元来作为柳青文学奖的首批启动资金。在他的带动下,长安籍企业家纷纷捐款,十几位企业家和单位共捐款100万元,筹集了充足的柳青文学奖基金。
同年,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成立。董颖夫被聘为副会长。此后,柳青文学研究会编辑出版了综合性文艺刊物《秦岭》,至今已经出版10期。
2009年4月,首届“柳青文学奖”评审出炉,获奖名单中不乏今日文坛大家,如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吴克敬的《五味什字》。
为文学大方慷慨的董颖夫,在生活上却有着作为一个艰苦创业者的朴素。
90年代中期,董颖夫参加长安区作协的一次会议,受邀前去的他竟突然皮带断裂,尴尬是必然了。
他结婚时候买的这条皮带,已经用了二十多年,据说已然断过3次。但他还是舍不得丢掉,总是跑到一个修鞋的小摊上去修理。同行的人都看不过去。
“老董你给作协捐钱那么大方,对自己咋这么啬皮!”
他憨厚地一笑:“文学是大事,我这点事,是小事。”
“柳色长青”
面对着常宁宫边的皇甫村,四周是秀美的田园风光,柳青广场已经成为长安南缘的一处风景。这座由长安区政府在2006年10月修建完毕的广场,也是在董颖夫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的倡议下完成的。
如今,董颖夫经常有事没事到柳青广场去转转。望着坐落在广场南侧的3米高的柳青雕像,那一代作家的风貌总能让董颖夫感到自己的心里慢慢静下来,一种满足和喜悦油然而生。
如今在长安,柳青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整修柳青墓园到设立柳青文学研究会、设立柳青文学奖,再到建设柳青雕像、柳青广场,董颖夫一直在幕后默默地四处奔走、勤苦付出。
这些年来,当初和董颖夫一起创业打拼的朋友很多成了身价过亿的著名企业家,而董颖夫与之相比在经济上却没有太大的起色。
每谈及此,董颖夫坦言并不后悔:“人的一生总要做一两件有意义的事,我为弘扬柳青精神所做的一些工作,是为了鼓励人们以后也在文化领域、精神领域、文学领域多一些关注和投入。尽管有不少人说老董拿自己的钱去干这些没效益的事很傻,但我更看重的是长久的社会效益,看重的是一种精神和信仰的传播。”
2009年4月4日,在首届“柳青文学奖”颁奖的第二天,获奖作家和嘉宾还一起前往皇甫村为柳青扫墓。
贾平凹的一段话让人感味良深:“在如今社会,很多人都心生浮躁,在这个年代,我们更应该坚守文学的正道。今天,我们以文学的名义,以柳青的名义颁下这一个个奖项,更是许下了对文学的期望。”
在柳青的身后,三秦大地上有很多人都还在坚守。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牛迈程书法作品荣获金奖
- 下一篇: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