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瑞:长安卧佛寺
长安卧佛寺,在滦镇青华山。
早雪之后,暖阳如许。自山口循径而入,但见山枯林瘦,泉咽鸟稀。一路小径蜿蜒,林中黄叶覆地。伏藤而三喘,依树而五休,穿四门,历六庙,两鬓别别而跳,息于寺门之下。
序列隆冬,时逢周日,山顶朗然,斜阳普照。有“玩不够”散兵游勇,见驴友队三五成群。寺下梁顶,屋舍俨然,农家乐桌前,背包族们在打尖用膳。“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驻足放眼,见天蓝风清,洁透如洗,四野低伏,于兹为高。
过南天门楼,左右陡然铺石级。目不敢斜视,手不得空闲,稳踩石阶,手脚并用,甫达玉皇楼。寺驻峰顶,殿宇巍峨。依山筑基,随形置础,高低错落,天雨八流。陡踞山岩之上,凌四面风雨,翼落青华之巅,揽八方烟云。卧佛寺原名岱顶,又曰五层楼、“小华山”, 背依秦岭,面向关中,唐时始建,如今已历风雨一千四百多年。抚栏进门,恍如时空隧道,来到唐朝。寺内僧人三五,芒鞋布衣,阳下小坐。见有游人入寺,便起立售票。问卧佛何处,答在一楼,需折转下梯方达。此时,寺院寂静,高风掠耳,院落极净,尘埃无迹。四顾徜徉,感而悟之,不由得口占一联:“寺高不帚风扫地,蜡尽无油月点灯”,横批是“清风明月”。想1977年本学法师初登此寺时,又是何等景象?茅椽蓬牖,瓦灶绳床,青灯黄卷,鱼磬声声。30年光阴无迹流过,在新修的三教堂前,仍然依稀有当年景色。进三楼,有五佛洞,下二楼,见济公洞,再到一楼,方睹卧佛。卧佛侧卧于四拱石窟之中,分头窟、胸窟、腹窟和腿窟,高近三米,长约十人。只身佛前,巍然而有小我焉。大佛怡然而卧,其头窟雕刻最为生动。双目微合,细眉如叶,面目慈祥,红唇轻闭。千岁光阴而不展唇,万载日月而不启目,滚滚红尘之外,巍巍高山之巅,就这么浅笑长卧。从还没有李白、杜甫的唐初,卧到了今天。虽眼合而目明,似身眠而耳聪。不需要休息,一直就是这一个姿势。面对着千朝百代前来拜谒的善男信女,她在述说着怎样玄妙而又直白的法理?
青灯串跳,香烟缭绕,此时山下风起,室内更显静寂。观龛前几案陈列,知早先殿宇竟有百十余间,且全部铁瓦覆盖。当年的铁瓦长30厘米,宽22厘米,重有5市斤,为天下一绝。传清朝年间,彬州县令夫人体弱多病,多方求医不效。一夜梦一终南女子,手执瓷瓶指蘸弹点,天明起床,夫人竟百病自愈。县令感念不已,择吉日到长安岱顶还愿,重修寺院。为虑其千秋百代,特铸铁瓦覆屋。惜后来寺院遭毁,铁瓦散逸,仅搜回百十余页,悲夫!如今,咸阳、礼泉、乾县、永寿,甚至甘肃平凉一带的善男信女,每年的春三月常常到这里朝拜,已成习俗。
复登二楼,木梯跫跫;再达三楼,足音橐橐,回到四楼,闻空室传响。有驴友在岱顶下手卷喇叭呼喊:“哎,上面还有没有人?”是“玩不够”的团队,在底下召集人呢。过雷峰塔、观世音菩萨殿、弥勒佛堂,来到回心石前。只见峭拔通天,两边有铁索牵拦。天极蓝,目极远。距西山一竿高的夕阳,把最后软软的金色,涂抹给千山万岭。一人独享这绝妙美景,奢侈得叫人心颤。翻越回心石,伫立登天石畔,面东而观。听幽谷清泉,泠泠而鸣;看崇山峻岭,遍披霞光;有苍鹰盘旋,渐入谷底;临法风拂面,几可入仙。
再不出寺,寺院就要关门了。一步三回头,离去还流连。打开大脑的全部相素,把这里的角角落落悉数摄取;张开胸肺的久闭气囊,尽纳仙境的原汁气息。告别,出门,带有旋律的“呀”的一声响,寺门关了。下山途中,步履轻盈。早有山下寺庙,升起袅袅炊烟。途中生出一念:什么时候,能在卧佛寺里住上一晚?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诗歌)温家宝总理到咱村
- 下一篇:封五昌:鲸鱼沟的传说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