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我是秦香莲
假若我是秦香莲
早在二十几岁,即从杂志上读到许多男士们的或长或短题目为《假若我是陈世美》的文章,那时是一家杂志社专供征稿,讨论关于陈世美该不该甩掉秦香莲,以及即使想要甩掉,至少该做得明智些、大气些,不让包公斩掉他,也好给后来人一个较好的交待。这些大老爷们真是事不在自身能大言不惭。试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再则,本人从其它杂志获悉,陈世美确有其人,只是自身有了官职,没能为乡党办事及时,便由民间艺人将其搬上舞台,刻画为大卖良心臭不可闻的人物。而使得后来的男男女女一旦夫妻有何瓜葛,只要一方有了变相,便自然而然送其一个"陈世美卖良心"的雅号。
我是女人,自然对女性抱有极度同情心态。女人在家庭、社会的地位再提高再立事也仍然只是女人。坦白说,我虽同情女人,但,我反对男士们高见,什么陈世美应给秦香莲做什么思想工作,什么爱上皇姑是陈世美的错云云。我从七岁起就看这出戏,戏里根本没有丝毫关于陈世美想要当上附马爷的一句半句,只是在当朝丞相面前谎说其没有成家。陈世美说谎自有他的苦处,并不是因为皇姑。待生米已成熟饭与皇家透露真相,他今生还会有望吗?倘得罪了皇姑,他今生今世不得翻身,秦香莲在家中再为他纺衣织布,再为他彻夜举灯共读,也只是一贫如洗,让世人嗤笑不住的穷书生。榜上无名,往后的日子靠秦香莲一人承担,又不是他所愿意目及的。况且,出人头地,还有比登上皇家附马爷的宝座更荣光的?更可怕的是欺瞒圣上又是何种结局?人一旦被笑怕了,一旦被生活折磨得死去了灵魂,一旦穷到两眼发花饥肠饿肚,便最容易幻想一手遮天,渴望能征服世界。皇姑给了他机会。
话说回来,不该的是他不能去杀他的妻儿,且应设法在经济上接济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起码不让他们仍在家里忍受饥寒,为他牵肠挂肚。谁敢断言,陈世美就是铁石心肠毒如蛇蝎,压根没有去想老家妻儿?可是他能那样做吗?若是,他的头颅就不是倒在包公的铜铡下,而是死在皇家的惩罚中。
历史人物中,那样的事件不乏其有,杨四郎、田玉川、薛平贵……他们之所以没有让人大骂其卖良心,完全是因为王怀女、胡凤莲、王宝钏能以宽容的心态体谅丈夫,接纳他的女人。诚然这与朝代格调有关。
我并不是宣扬陈世美的做法应该尊崇,我当然也不会反对秦香莲应该讨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名份。但,有些事情往往不是片面的武断即合乎本真事实。是非遇在他人头上,旁观者往往是口若悬河,个个精明至极,可真要是自己陷于其中,如何处理便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陈世美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指使韩琪去杀庙。这一点是任何一个女人都不能够接受的,也是任何一个男人所不能施展的。夫妻情份,血肉亲情,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躯。你岂能用这样残忍的方式残害他们?
假若我是秦香莲,我在陈世美进京赶考前理应有个底,倘说他做了官,自己身为民媳可以,贤惠、孝顺;可作为官太太,对国家大事能知多少,对丈夫的政职能帮多少,两人婚后感情到底如何。睡在一张床上生了儿育了女,不就是意味着美满。既然丈夫在孩子成双还有上京赶考的愿望,那,什么才是促使丈夫向上的动力?是金钱的诱惑,权力的镇压,还是……这些,对于一个民间村妇是不会多加深究的。她只知道,她既进了陈家,便生是陈家人,死是陈家鬼。
纵观历史,哪一个伟人不是在一生中经受坎坷倍数,在再一次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想转折的时候,差不多都是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异性辅佐,爱情的力量可以使人格升华;前途事业上升了,在妻子面前就降调了,这是一个人在悲剧中产生的无法回避的矛盾。孙中山、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 ,这些伟人们的婚史告诉我们什么,他们的保全声誉皆是因原配或自己比秦香莲要聪明出一筹。张学良与
假若秦香莲也能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明智些,在包公面前说出自己面临的尴尬,经包公冷静处理,说不定皇家还会答应她做陈的第一夫人。好事多磨。戏剧毕竟只是戏剧,这一出戏教育后人,不管你是指腹为婚,还是对象景况如何,你必须尽夫妻义务,为其忍受艰辛。
今天的情形自是不同,爱情歌曲里传递着恋爱中男女的美好祝愿,没有一句是,"只要你有背叛我的心,我定让你不能有个好结果,死无葬身之地"等等。相反"你不挽留我也不挽留、爱他就给他自由"的宽容理解渐渐取代了旧时的传统观念。
假若我是秦香莲,我把俩孩子必须交给陈世美 ,他接不接受无所谓。至少要让他为我的大度做法自愧不如。我干净利落远离官府,过着我的清贫生活。以夫为鉴 ,打破世俗,在大千世界上找寻属于自己的天地。总有一天,要让他亲眼看见已改头换面的糟糠之妻无地自容,打门牙将满脑子恨悔强咽进自己的肚子里去。
不过,我毕竟不是秦香莲,可能也是身外之人说大话,见笑。
2004年春
申小平,陕西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过长篇小说《深山女儿魂》。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