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树安先生系列散文《历史曾在这里驻足》
美好而神圣的绽放
——读徐树安先生系列散文《历史曾在这里驻足》
文/杨广虎
真相,无法背叛;重温过去,透过历史的丛林烟云,探索、发现历史的隐匿,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通过自己的心灵密境,还原出世相的真实。
“长安——我日久生情的地方/身心皆已融入其中……”作者正是由于把自己的身心交于古老的长安大地,与其相生相长,才生出自己的万般情怀,生笔如画,在缓缓叙述历史故事中很冷静,内敛地抒发着自己的挚爱情怀。
我想起了诗人艾青有名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古老的长安蕴含着多少历史的风云际会,饱含了多少人的美好祝福;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先辈一直耕耘于此,孕育、繁衍着灿烂的历史和文明的社会。今天,面对这片深沉的大地,睹物思怀,憧憬未来,长安仍是多么让人留恋和深爱。
可以看出,作者博览长安历史,上下五千年,厚积薄发,运笔自如,以一种大视野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梳理长安的古老遗迹、风土人情、时代图画;尽量以一种客观、睿智,“平镜”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文化,古今对比,彰显出长安文化积淀的深厚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写历史散文,最忌讳大量引用、堆积素材而无个人情感,那是历史教科书;或者无个人的身影,无自己的主见,平平淡淡。而作者由于自己本身的素养、涵养较高,把自己对长安的爱恋深深潜伏在笔下,让一幅幅历史画卷从我们眼前闪过之后,带给我们更多的感觉是深思、宽容和和谐共生。
“由于传说和历史的原因,‘牛郎织女’这一文化现象的积淀,不只一处,争夺这一文化现象发源地,当然也是各地的本能反应,至于究竟归属何处,并不那么重要,其实,爱是无限的,情是无言的。让我们珍视这一文化、利用这一文化、提升这一文化、传承这一文化,让人生在那最美而神圣的时光中绽放。”
我认同作者的观点。为了经济发展,现在到处在争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如“梁祝发源地”,“曹操墓”,“刘备墓”,还又山东在争“西门庆故里”等等旅游事件,丑闻不断;不管怎样,应该珍视、利用、提升、传承中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在现代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不是嘴里说保护,浪费资金、造假一批“伪文化工程”,而拆迁、破坏我们的民居、胡同等建筑,让一些朴素的中国民间文化渐渐消失。历史曾在这里驻足,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个自豪;如何深挖长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展大长安,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现在,官员作家化,作家专业化等现象值得深思。在我的阅读中,我为作者的学识、忧患意识,驾驭语言的功底而欣赏;没有感到枯燥,更多的是丰润和作者对这片大地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和探幽。
这是他多年的梦想,忙里偷闲,形成了文字,得以让我们分享,感谢作者。
2010.5.4夜于长安匆
来自杨广虎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yangguanghu
备注:散文原发于《长安开发》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杂文)两省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的丑…
- 下一篇:(诗歌)春色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