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千秋庙貌新--杜公祠
杜公祠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祠堂,坐落于长安区韦曲和杜曲之间的双竹村,距西安市约
据《关中两朝文钞》记载,这座杜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和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曾经重修过两次。但是,到了乾隆年间(1736~1795),杜公祠已经破败荒凉。然而就连这样破旧的祠堂,也在乾隆末年被烧为灰烬。到了嘉庆九年(1840),在一些读书人的倡议下,又一次重建了杜公祠。一百多年来,此祠经过多次修缮,其中有碑石记载的两次:一次是同治七年(1868),一是光绪十二年(1886)。1949年后,人民政府重修了杜公祠,1960年建立了杜甫纪念馆。近年来,政府再次拨款修葺,已使该祠面貌一新。
杜公祠是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山门仿唐代的砖木结构,深
祠院正中是三间享殿,殿内龛台上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高1.
杜公祠院的东西两则各有三间新建的厢房,高5.
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杜甫写的《府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的杜甫惟一墨迹。展室墙壁上,有《唐书·杜甫传》、《杜甫年谱》、"杜甫足迹图"、"杜氏世系表"、"杜甫在长安行迹图"、羌村遗址等图案和照片。依照杜甫诗意绘成的"三吏"、 "三别"图画以及明、清两代各种版本的杜诗和唐代名家诗文集,是研究杜甫诗歌与唐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杜甫(712~770),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在其58年的生涯中,有十多年流离于陕西,其中十年是在长安度过的。
在功名无望、报国无门的窘况下,杜甫携带家眷寓居长安城南的杜曲一带。"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的诗句,写的就是这时的生活。在杜甫的诗篇里,诗人多次以"杜陵布衣"、"少陵野老"自称。杜甫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作中,除了反映社会现实意义重大的主题以外,也留下许多描写长安景物的诗篇。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韦曲附近的美好春色: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关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封建社会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着杨贵妃的入宫,她的亲属随之飞黄腾达。杜甫在著名的《丽人行》里,描述了当时的奢华景象:"
为了同南诏国打仗,奸相杨国忠到处抓丁,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兵车行》。就是描述在长安城西的咸阳桥上,亲人送别出征战士的悲惨情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在长安后期,正碰上"安史之乱"。这场战乱,波及中国北部广大地区,并使全国陷入混乱局面,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开元年间(713~741)出现的盛世从此急剧衰落。安史之乱初,杜甫居长安,面对遭受战火的京城长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一生接近广大人民,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杰作,赢得了后世的推崇和赞扬。清初诗人屈大均游杜公祠时曾题诗日:"城南韦杜滴川滨,工部千秋庙貌新。一代悲歌成国史,二南风化在骚人。少陵原上花含泪,皇子陂前鸟弄音。稷契平生空自许,谁知词客有经纶。"给予杜甫及其诗篇很高的评价。
杜公祠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海文撰写)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秦岭深处有奇峰--嘉午台
- 下一篇:汉宣帝陵一杜陵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