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自古帝王州--丰镐遗址
丰镐遗址位于今长安区西部的沣河东西两岸马王镇、斗门镇一带。南临户县,西界咸阳,东北两面与西安市区接壤,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沣河西岸马王村一带有一个6平方公里的西周遗址,沣河东岸斗门镇一带有一个约4平方公里的西周遗址。据专家推测,丰镐二京就在这里。30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奴隶制王朝鼎盛时期西周的国都,丰京和镐京作为华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长达300多年。
在我国现存的古代都城遗址中,丰镐遗址是较大的一个。从中清理出的西周墓葬、车马坑,出土的青铜器、刻字卜骨等一大批重要文物,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周部族是居住在关中平原西部历史久远的一个氏族部落。周人始祖原来的名字是"弃",大约在那个时代,周族由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弃很会种庄稼,据说尧曾任命他为管理农业的官员。弃在百姓中推广自己种庄稼的方法,获得了大丰收,因而受到尧的奖励,被封到邰(今陕西武功县)。邰地接近姬水,于是周族以姬为姓。因为弃是管理种植黍稷的官,所以人们称他为"后稷",奉为农神。可见,周部族从一开始就是依靠发展农业而兴盛的。
后经两代,周族的首领传到了公刘。公刘带领百姓迁到豳(bTn,今陕西旬邑县、彬县一带)。这时的周族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生产品也有了一定的剩余,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到商代后期,周族首领传到古公直(d湖)父(历史上称为周太公),这时迫于北方j严狁(×i酾y泊)族的侵扰,古公直父率领部族向南迁徙,来到了今陕西岐山县箭括岭下的平原地带--周原。周原土质肥美,雨量充足,适宜农耕和狩猎,而且岐山山脉又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周族便在此定居下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古公迁岐"。姬姓人从此被称周人,他们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就叫"周"。周人的势力一天天强大起来,引起了商王的疑惧。至古公时期,商、周之间矛盾加剧。周文王姬昌继位后,勤于政务,礼贤下士, "士以此多归之"。他重用姜子牙等贤才谋划军国大计,先后出兵征服了犬戎、密须、耆(qi)、邗(y|=1)、崇等周围的小国或部落,巩固扩大了统治区域。到文王晚年时,已经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政治实力。在消灭了位于沣河流域的崇国以后,根据姜子牙的建议,开始大规模地营建丰京。丰京建成后,周文王由岐邑迁都于此,。
《诗经》里"既伐于崇,作邑于丰"的记载,就是指这二重大历史事件。从此,周王朝进入最繁荣鼎盛的时期。
丰京位于沣河西岸,地跨今长安区西部灵沼、沣西两地和户县的秦渡、大王镇一带。沣河发源于秦岭,水量充沛,流势平缓,两岸水潭密布,并有不少沼泽,盛产鱼、鳖、螺、蚌和各种水生植物。沣河两岸很早就有人类居住,不仅开发较早,而且物产丰富,是建立西周王朝的雄厚物质基础。丰京正好濒临沣河,靠近秦岭,南面是滴水、滴水,北面是宽广平坦的关中沃野,加之距离商都较近,所以,成为周文王施展宏图大略、最终灭掉商朝的大本营。文王建都丰京后,进行了多方面的建设。丰京作为都城,还建有祭天祭祖的辟雍、宗庙以及居住施令的大型宫室。据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载,当时王城的建制一般是九里见方,每面开设三门,城左建立宗庙,城右建立社稷,南有
文王迁丰的第二年,周文王病世,周武王姬发即位。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推翻了统治中原达600年之久的商王朝。随后,周武王又在沣河东岸建立起新的都城--镐京。由于武王伐纣后建立了全国性政权,"诸侯宗之",所以镐京又称"宗周"。正如丰京之名来自沣水一样,镐京之名来自漓水。它的遗址南到秦岭北麓,北至今长安区镐京乡以北,东达细柳、义井一带,西跨沣河纳入丰京的部分地区,把丰、镐二京连在一起。据史料记载,镐京大于丰京,总体布局仍依丰京之旧。周武王虽迁都镐京,但从未放弃过丰京。两京近在咫尺,实际上可以看做一个城市的两个分区,或者说镐京是丰京的扩展而已,因为一桥相通,把两者连成一体。镐京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西周政治统治的中心,丰京是祭祀宗庙和娱乐的场所,这说明二者只有功能上的差异,并非截然分开的两个国都。因此,人们提到西周的都城,总以丰镐并举相称。
周武王之后,经过成王、康王、昭王,传给了昏虐荒淫的周幽王。周幽王宠爱美人褒姒,"烽火戏诸侯",终为犬戎所杀,身死国灭。犬戎的军队攻入丰镐二京后,到处烧杀抢掠,周朝开国200多年来积聚的财货宝物,被劫掠一空,往昔繁华的丰镐二京变成一片废墟。《诗经·黍离》描绘了这一幅荒凉景象:"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随着周幽王的被杀和丰镐京城的毁灭,西周王朝宣告结束,时年公元前771年。后周平王因丰镐两京残破,地近西戎而被迫迁往雒邑。丰镐二京从此荒废。到了秦代,秦始皇认为"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加之咸阳宫城规模狭小,又临渭背原,面积有限,于是驱使70万人在此兴建阿房宫。后又经汉武帝在此开凿昆明池,昔日繁华的丰镐二京已片瓦无存。直至今日,丰镐地面建筑除灵台地基外,其余荡然无存。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及西安市的文物考古部门对丰镐遗址做了大规模的调查、发掘工作,采集了大量标本。1951~1960年前后共清理西周墓葬l85座,车马坑4座,出土青铜器53件及西周刻字卜骨等一大批重要文物。70年代初、80年代末在花园村北又发掘了数座西周墓葬和车马坑,出土了一批精美而具有史料价值的铜器、车马器、陶器等文物,在客省庄二期文化中还出土有原始社会文字和符号,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迄今,共发现西周墓葬万余座,发掘了包括客省庄1~5号夯土基址和张家坡井叔家族墓地在内的部分重要建筑基址和墓葬千余座,并确定了西周遗址和墓葬的分期。已开掘的沣东五号建筑基址平面呈"2"字形,中部主体部分南北长
同时,许许多多著名的西周青铜器,先后在周墓葬或窖藏中出土。建国以来,丰镐遗址先后出土西周青铜器逾400件。我国是世界上出土和保存青铜器最为丰富的国家。而丰镐地区又是国内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之一。据史书记载,西周的用鼎制度相当严格。按照礼制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臣下越制便被视为大逆不道。周天子所用的九鼎,代表着天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九鼎,是中央政权的象征。国都在哪里,九鼎就安置在哪里,所以我国古代把定都称为定鼎,把建立政权称为问鼎。西周青铜器铭文提供的大量史料也证实了西周是奴隶制社会。西周中、晚期的一些青铜器铭文里,记录了西周土地制度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情况。可以看出,青铜器的使用,已经渗透到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无怪乎历史学家将这个时代也称做"青铜器时代"。(常春撰写)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西安漓江一鲸鱼沟
- 下一篇:秦岭深处有奇峰--嘉午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