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侧记
舞动快乐 扮美生活
——长安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侧记
盛夏七月,日落后的山村凉风程阵阵,在长安东大“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卫生公益宣传”首映活动现场,上千名观众围坐一起观看寓教于乐的公益电影,成为炎炎夏日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近年来,长安区把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创建经济、生态、文化、科教“四强区”的重要指标,在富裕群众口袋的同时也让群众的脑袋富裕起来。该区从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采用多形式融资方式,先后新建成区文化图书大楼、职工俱乐部、群众文化科技馆等30多处文化场所,建成社区广场16个,农民文化健身广场125个,村级图书馆91个,接待群众数万人次,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园”。
群众文化是文化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具体体现。长安区举办各种绘画、书法、摄影展十余次,出版书画册2000余册,邀请上百名省、市有关领导专家参加座谈会,与书画、摄影爱好者进行交流,极大地激发了艺术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五月举办的长安区文化艺术促进大会,出台了《长安区文学艺术创作优秀成果表彰奖励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优秀文艺创作最高可获区政府奖励人民币5000元,标志着文艺创作激励机制的政府行为在西安市首开先河。此外,长安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农村电影义务放映工程,平均每年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9000多场,极大地活跃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08年,长安区文体广电局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先进单位”。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长安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资近百万元开展普查和申遗工作。何家营鼓乐、斗门牛郎织女传说、北张村古造纸技艺、王曲城隍祭祀及庙会、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长安道情、丰峪口老油坊榨油技术、寺坡村添碟子等已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长安区的民间艺术团体已发展到500多个,包括锣鼓、社火、书画、歌舞等10多个门类,参与人数近十万人。这些土生土长的“庄稼汉艺术家”,忙时种田生产,闲时互相切磋,在全区营造出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通讯员 骆毅 杨丹)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崔振宽:漫谈焦墨
- 下一篇:台湾友人关中民俗博物院找到感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