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腊月的思念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5日 点击数:

    `   时近腊月,我时时在怀念故乡黄土塬边的父亲。我想在前不久簌簌的落雪中、在冬季凛冽的朔风中,父亲和他墓前的那棵老树一样,仍昂着头伟岸的耸立着。

    他的脸就像故乡的岩石,棱角分明、沟回层布、显示着他这北方大汉块头和魅力。

    三十二年的腊月十六,在那个北风呼呼的冬夜,六十二岁的父亲离开了我。他走时没留什么话,只是一双眼睛没有合,我知道那是他还不放心他的娇儿---既未成家也未立业、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还不知道仕途险恶、世道艰难,可自己却撒手西去了……

    父亲的心思和他的经历有关,他十八岁时离开了爷爷,嫩稚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少年时流离失所、寄人篱下;青年时返回故乡、身无片瓦;不惑之年时丧去妈妈、鳏寡一生。到后来每到清明寒食,就手拉着一对儿女给妻子上坟,被村里的乡亲们誉为秦腔戏中的《男寡妇上坟》,村里的多少人见到此情此景都伤心落泪。在妈妈才下世的那几年,村里的乡亲们有不少人都张罗着给他续妶,但父亲可能是秦腔看得太多了吧,戏文上唱到: “世上三恶、毒蛇蝎子还有我鹞婆。”总怕后妈不能善待两个孩子,谢绝了一个个好心人,终生没有再娶。将自己的幸福给了子女。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为了生活,父亲常去沣峪割竹子,沣峪是秦岭的通峪子,南接巴蜀、北达三秦,里面沟豁纵深、溪水流长、野兽出没。可是那里竹子茂盛,竹子正是城乡人民生活中竹器离不开的原料。我们家住在城乡之间,正好将山里的竹子砍来变成城里人需要的竹器家甚换几个钱维生。割竹子是个苦差事,沣峪山高坡陡,好的竹子全长在没人去的地方,更是难爬。割竹子的汉子手上提着刀子(砍刀),脚下踩着矛子(竹茬),用头做纫头(用头往进钻),从这沟爬到那个沟,在稠如麦海的竹林里挑好竹子。有许多时候晚上回不到店,还需在深沟里“扎寮”,扎寮就是几个人围一堆火、用竹子搭个棚,凑活一两晚上。有时候坡陡路滑,有的人一脚不慎滚到了深沟里就粉身碎骨;更有的人在扎寮是碰到大风雪,六月天冻死在山上,所以每一次人上山割竹子,家里人都悬着一颗心。

    有一次,父亲又到山里割竹子去了,走时说那天要回来,沣峪口离我家六七十里路,而割竹子的地方离我家的路程可能过了百里。那天傍晚才上十岁的我算计着父亲将要回来,就和本村的一个同学相邀去接父亲。我们上了神禾塬向前走了五六里路,碰见了本村的一个割竹子的人说:“你父亲还在山口上,还早着呢!”但我幼小的心灵还想着父亲,我们坚持再向前又走了几里,到了马场村,这是天已经全黑了,西天上布满了乌云。我们虽小但也听大人讲过“黑云接爷(爷指太阳),(白雨)等不到半夜”的农谚,就赶紧向回跑,等到跑到了村边上,铜钱大的雨点已扑面而来,一霎时地上的水哗哗地流起来,浑身全湿了。第二天中午父亲回到了家,但他的脸上留了个口子,是在这次割竹子使自己不慎砍伤的,我和姐姐都流下了眼泪。

    在长安一中上高中那几年,有一次周六我从家中走时患头痛,但我还是忍着痛隔河渡水地上学去了。仅仅过了两天,父亲就在家中呆不住,专程看我来了。当他在操场上看见我再上体育课是专门叫住了我:“头还疼不?”其实来学校后,我在一中旁边的部队医院扎了两回针,头痛好了。

    我说:“早已好了!”说那话时我分明地看到父亲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父亲离开母亲几十年,一直没续旋,几十年后我在想这是为什么?父亲一直身体很好,但是他记住了母亲的话,不想委屈一双儿女。也可能是家里太穷,娶不起。父亲的感情生活一直没有任何着落。记得我十七八时有一次找父亲,父亲坐在贵琴家和几个老娘们一起打牌,我喊了他,他就回来了。

    在上大学期间,回来听说我四妈对父亲很好,那时父亲已经病了卧床不起,四妈给他喂饭,四妈比父亲大几岁,过去曾是邻居,还是小脚,但人很本顺,善良。她和父亲有没有性事说不清,不过那时侯两个人都六七十岁了,也没能力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考上了兰州大学,在上学的那个当儿、父亲生了病。当时是走是留难住了我。当时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已经出嫁了,家里那阵只有我们父子二人,我走了谁来管他?我不走,我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了,这对上过了十二年学的我就是个惩罚。为了我的前途,父亲坚决地支持我去,把自己的痛苦抛在了一边。

    等我上学归来,父亲已驾鹤西去了。在我父亲临终前两年给我盖的那座瓦房前,我无声的泪潸潸而下。父亲把一生的寄托全给了我,我该怎样做人……

    其实父亲虽然让旧社会剥夺了上学的权利,但依然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没上过学,但九九乘法歌他运用自如,做买卖他无师自通;生产队分粮,几千斤上万斤的谷堆,上过高中的学生都估计不了斤两,父亲大略看一下,就说个八九不离十;村里的兄弟分家、俩口吵架、都找父亲说话,经他那入情入理地一番话,大家都服服切切;他人高马大、很有力气,常常给村里没劳力的人家帮忙,搭个麦草堆呀、搭碾上磨呀;在村里是出名的好人。

    父亲走了三十二年了,每逢清明寒食,我总到他的墓前化一堆纸钱,一沓冥币以寄哀思。有人说父爱如山,有人说父爱如河。我的父亲是个农民,一辈子没有丰功伟绩,但他那为人正直、勤劳肯干、善良待人、先人后己的人生也永远刻在我和村里人的心坎上,就像刻在岩石上的文章,永远在故乡和我的心里闪闪发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爱在河边上(小说)
    • 下一篇:央宗和盈盈(小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