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神七发射场的胡杨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1日 点击数:

    当举国上下正沉浸在神六成功的喜悦之中时,我想给大家讲一讲位于酒泉发射场的胡杨。通过那栗色的充满伤疤的躯杆、金色的象征希望的茂叶,让人们了解发射场的故事。

    在神六发射场的旁边的戈壁上,有一条黑河水缓缓地流过,这条发源于祁连山脉,流于整个大漠戈壁的大河流量不小于渭水,浇灌着额济纳旗的千里沃野,直至居延海。也给牧区人民带来了牛羊遍野、草肥水美的生活。

    就在这条河边上,有着一片片的胡杨林,那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到、到了千年不朽的性格就是大漠戈壁中发射场航天、航空人精神的写照、也是那茫茫的沙海中的一道特殊的靓丽的风景线。

    为了祖国的强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点原子弹、氢弹”的指示后,才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志愿军二十兵团就在陈士榘将军的率领下直接开到这里,建设中国的航天航空试验基地。当时这里是内蒙额济纳旗的首府,为了支援祖国的航天事业、打破西方的核垄断、核讹诈,额济纳旗旗人民进行了北迁。

    那时的黑河边上,除了几排陈旧的房子、几片胡杨林外,就是一眼望不到边大漠、间或有几片绿洲,经常有野兽出没、狐吼狼嗥。

    就在这样的地方,在党中央的决策下,我们的聂荣臻元帅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科学家来了,一批批毕业于全国各地的名校大学生来了、还有最先来到的志愿军将士。他们决心在这里建设中国的第一座航天城。

    大家为了祖国住在沙窝子里,帐篷里;有时候吃不上青菜就啃咸菜;多少次一早起来才发现大风卷走了帐篷、捂住了沙窝子口,大家睡在露天地里、或被沙子掩埋。但大家没有气馁、没有叫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早日发射自己的火箭、导弹。

    在一切为了祖国的旗帜下,有的人几年没有回家,儿子几岁了没见过他爸;有个河南的老兵,当他在老家探亲时,住了半个月,儿子竟问他妈:“这个人怎么还不走?”弄得两口啼笑皆非。在基地的家属孩子没地方上学,父母在家中教他识字;小孩在大漠里只见过红柳、胡杨;到了探亲的时候他领孩子走出大漠,见到高大的白杨树,孩子问:“爸爸,这里的红柳怎么长得这么大!”当爸爸的不由掉下了眼泪……

    最难的是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解决基地的吃饭问题,组织了打猎队。有几个神枪手领着去打黄羊;家属们自觉组织起来成立了“张思德”“老愚公”生产队,在戈壁上开荒、打井,种粮种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位家属是上海女子,人称霍家嫂子,从小在南京路长大。从未握过镐头,分不清韭菜和小麦。但经过了半年多的开荒种地,她的皮肤黑了,手上也打了茧子;成了劳动能手。后来她有了儿子,就叫做:“霍健”即火箭的谐音。

    直到现在基地的大院里还有一眼“创业井”,上边盖了亭子 、旁边立了块石碑记载着四十年前创业者的故事。

    就这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的第一枚火箭从这里升空,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试验成功、不久第一颗氢弹从这里上天,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高唱着东方红升上太空。在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代,这里的每一个成功,都格外鼓舞着中国人民。

    今天的酒泉航天城,一是戈壁中一片漂亮的绿洲。楼房栋栋、宾馆一流,街道宽敞、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有一流的商贸、有一流的中学、幼儿园,是个戈壁中的现代化小城。一条条航线、铁路、公路连接着内地,只用几个小时就可到北京、上海、兰州、西安……

    在东风航天城的一端有一个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中掩埋着聂荣臻元帅和几位将军以及航天城开拓者的骨灰,还有一批有名或无名的干部战士的灵丘。每天都有一些来自全国各得的人们怀着敬意去哀悼。在元帅、将军的墓前,你每次都会受到灵魂的净化,心理的激荡,觉得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功臣。

    在东风航天城中也处处可见到胡杨树,那金色的叶子、黧黑的躯干、那千年的精神,这是你就会觉得一代奋斗在这里的人们,不管是元帅、将军、还是工程师、普通技术人员;不论他们是来自何方;不论他们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们都和这胡杨一样,少了都市的铅华、多了对民族的忠诚、对祖国的奉献;他们的精神就想着胡杨一样,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心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城南曾经是水乡
    • 下一篇:爱在河边上(小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