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楷模--长孙皇后
俗语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常常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这句话用在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长孙皇后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如果把唐太宗看做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君主,那么,长孙皇后则可称得上是最贤惠的皇后。
然而,我们对长孙皇后却所知甚少。唐朝的名女人很多,像武则天、杨贵妃等,长孙皇后和她们比起来名气要小得多。我第一次知道长孙皇后是从唐太宗和魏征的一次冲突看到的。魏征以直谏名闻天下。有一次他又在朝堂上顶撞了唐太宗,退朝后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一见到长孙皇后就说:“我一定要找机会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长孙皇后问明事情原委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悄悄回到内室,换了一身正规的礼服,然后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道:“恭贺陛下!”唐太宗见状一头雾水,诧异地问:“何事如此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闻有明主才有直臣,今魏征能直言,由此可见陛下英明,所以我来恭贺陛下!”唐太宗听了先是一怔,继而觉得皇后说得甚是在理,于是满腹的怒气随之消散。长孙皇后以自己过人的机智,巧妙地化解了一场矛盾,又令太宗明白“任贤纳谏”的可贵。长孙皇后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就令我刮目相看。
长孙皇后,长安人,出身名门,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她被立为皇后。史书记载说,长孙皇后好读经书,才学渊博。李世民深知妻子的见识才华,就与她谈论政事,她却常常保持沉默。只是说“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但在关键时候,她却会挺身而出。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颇具才干,是唐太宗的心腹谋士。唐太宗即位之初,就要封长孙无忌为右仆射(宰相),长孙皇后闻讯后立即反对,说:“我身为皇后,家族已经是尊贵至极,实在不愿意让兄弟子侄们满列朝堂为高官。从前汉朝吕、霍二后家族的先例,可为后人的切骨之诫。希望您不要让我的哥哥担任宰辅之职。”长孙皇后认为外戚不可使之重权,但唐太宗坚持任贤不避亲,还是任命了长孙无忌为宰相。眼看丈夫是不听劝的了,长孙皇后转而劝说哥哥,要他辞去宰相的职位。长孙无忌最终听从了妹妹的意见而辞职,只是担任了一个一品的虚职。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长孙皇后搅黄了哥哥的好事,觉得这事有点像天方夜谭。作为一位女性,长孙皇后有着难得的清醒与自律。而清醒与自律,对处于权利顶峰的人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素质。
就在唐太宗将朝廷治理的焕然一新时,长孙皇后也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唐太宗的后宫其实是很难治理的,因为其中有数名出身高贵的女人,比如隋炀帝的女儿,但这样复杂的后宫,在长孙皇后的主持下却始终没有发生纷乱,没有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长孙皇后曾编撰了一部《女则》的书,以规范自己和后宫。可惜该书已失传。
长孙皇后生性节俭。在她身上是不会发生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事的,她也没在华清宫留恋过。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她死后,留下的遗嘱是:不起坟,因山而葬,不用厚重棺椁,以木器陶器陪葬即可。她开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河。
唐朝的那些著名女人,名声大都不怎么好,但长孙皇后却是例外,她堪称“完美”:集博学、智慧、贤惠,宽厚、俭朴等于一身,成为后世帝王后妃的楷模。朱元璋的那位著名的大脚马皇后,就时刻以长孙皇后为榜样,也成就了一番美名。我常想,长孙皇后何以能如此完美?有时代、环境的原因,从个人因素来看,我觉得首先是因为爱情。长孙皇后是幸运的,她碰到了李世民,对于这个强大的丈夫,她的爱和敬佩都达到了极处,她愿意为他牺牲一切。她从来不会给他添乱子、找麻烦。身为皇后,她却似乎从没“享受”过生活,总是刻苦自己。长孙皇后只活了36岁,对于她的英年早逝,我总是猜想与她过分的忧患意识、严于律己有关。其次,长孙皇后与唐太宗有许多的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极为重视自己的名声,一个要做千
但遗憾的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皇后,却没有留下名字,我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只知道她姓长孙。到了现在,武则天、杨贵妃等“问题女人”的名气远远胜过了长孙皇后,成为影视剧的热门,“坏人坏事”有时更吸引眼球。但长孙皇后肯定不在乎这些,因为她本身就是低调的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杜预
- 下一篇:蒋古庵:清末为"维新运动"而献身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