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拙若巧 顺其自然——在兰增干笔下品味人生
增
其实,思想通了,什么事都有内在之联系,著书做画也一样的道理。贾平凹初写散文,但小说更受世人所关注;文学作品名噪天下,而其书法也成了新宠。此类美谈,不胜枚
举。纵观天下万物,智者与愚者的分界线,也许就在这“悟性”上。商界有“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世界”之说,而这思路与眼界一旦嫁接与艺术中,不也照样触类旁通,有异曲同工之妙么?我看过增干的一些文字和书画,细想想,也颇有妙趣。
曾去过增干先生的书房,那对门的墙上就挂有这样一幅画:上有一黑一白两只兔子,其而竖立,匍匐于地,精神抖擞,目不转睛,似窃窃私语,似洗耳恭听,似若有所思。走
近了,才知那黑兔乃出自一随手泼点的墨团而已。一墨团,竟被增干“点缀”成如此妙图。我突然感叹:芸芸众生,各行其道,像增干这种人,该是天生吃艺术饭的,一点墨、一支笔,就能成就万千气象,可谓“浑然天成”、“顺其自然”了。
如果说他的绘画属“妙手偶得”,那么,他的书法当归于“顺其自然”了。我见他书屋还挂有一幅字,没看内容,就极其喜爱。通篇布局错落有致,点划结合疏密成趣,横斜竖躺,简约练达,空灵淡雅,似古船夜泊,如山寺烟霞,或轻描淡写、或一表拙朴,给人满是包容万象,洞察世态的禅味。
这是一幅典型的借物抒怀、淡泊心志之作,因近人情、多元气而受人瞩目。我曾固执地认为,搞艺术应该是轻松、自然、简单、从容的,不该活得太累太俗、太浮躁,否则,出来的作品就让人很沉重。给人增加精神负担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作者本身就没明朗起来,他的作品如何明朗?
如何能带给人陶冶情操、屏蔽词语灵魂的美感?
接触过增干的人都知道,他不事张扬,但很有个性。在这个世俗流行、物像多变的年代,我很佩服这样特色的人。他扎根于社会,不卑不亢、任劳任怨却心胸开阔、品行高洁,是今天的“竹林七贤”,是现代的“隐居求志”。只有着平平淡淡的人、平平淡淡的文字,才能写出心灵的本真,才能绘出精彩的画图,才能感动无声的世界!
(作者系当代实力派青年作家、数家媒体领军人物,现居西安。)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