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虎平作品集《棉花》书评集萃
我省青年作家、网络实力写手吕虎平散文集《棉花》,2007年元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评论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等为之作序,著名作家方英文题写书名。昨天,该书首发式及研讨会在西安万邦书城举行,我省著名作家方英文、穆涛、杜爱民、杨乐生等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并作了精彩发言。
吕虎平以浓墨重彩的文笔,灵动绵密的文风,独特的语言,通过对乡村人和事的细腻描写,以土地、水和阳光来构成其文本生命的本真,把蕴藏心中的思乡情结、对故乡的眷恋,渲染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流淌着灵动清丽的韵味。近年来,他以散文随笔创作为主,以网名“云中飞鸿”活跃于网络文学论坛,好评如潮,被网友誉为“新乡村散文作家”。近日,被最大的文学论坛之一“榕树下”列为“今日关注人物”重点推荐。《棉花》精选了他近年来创作的随笔散文78篇,分为“情感乡村”、“民间语文”、“面对乡亲”、“历史夹缝”、“城市细节”五个章节。和陕西大多数作家相同,吕虎平从农村走向城市。他站在城市,回望乡村、反思乡村、解构乡村,同时,触觉深入城市的细枝末节,解读城市、诠释生活。
批评与研究
◎金凤凰
我读书习惯从后面翻起。小时候看戏,台前演《血泪仇》,可是演员一退到幕后,居然打情骂俏了。从此觉得,人性的真相存在于不表演状态,书的精华也在书的后面。所以先看了《棉花》里的最后两辑:“城市细节”与“历史夹缝”。
我很佩服某些天才评论家,一本书看十分钟,却足够他发言一小时。我没有这个本领。今天要开这个研讨会,昨天就将《棉花》装进包里,还是未能叼出空儿。晚上被一帮朋友拉去吃饭,饭后又洗脚。手捧书本洗脚,服务小姐说:“您真爱学习啊!”也是,娱乐泛滥年代,休闲场所怎能读书呢。读书要动脑子,动脑子才算深刻,深刻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
今天早上,一边喝茶,一边读《棉花》。当然不可能一下子读完。不过《从春天出发的马车》,我却读了两遍,感觉真好。若作书名,也蛮好的。“一驾马车从春天出发,从家园出发,去山里赶春”,如一部浪漫电影的开篇镜头,如此的画面通常出现在18世纪的欧洲。而此文,只是描写作者为弄学费而进山采药。“从春天出发的马车,一直缓行在我记忆的深处,那‘得得’的马蹄声坚硬地敲打着我的内心。”我以为这是全文的关键词,诗意的,模糊的,就如同被细雨打湿了的玻璃窗。
马车轴断了,于是出现了“三婆”这么一个老太太。三婆基本丧失了记忆力,象征着生命的尾声。“三婆最爱给人讲的就是堂屋的那口棺木”,可是棺木经常被人借去,还回来的总是比原来的质量好。如此这般,最后还回来的,竟是一口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享用的檀香木棺材,而三婆依然旺活着。这深刻表现了乡村风情的忠厚温暖——借一般的物品,归还时力求高质量。
死亡,一般认为属于人生最恐怖的悲剧。但是在《从春天出发的马车》里,死亡却升华为一个喜剧,显得自然而美丽,温情而超逸,是真正的,人生最可贵的“春天的态度”。不过死亡,说到底还是死亡,所以我认为,吕虎平的风格,可概括为一句话:美丽的忧伤。
我认为此书独具个性、才情并茂,是陕西散文创作的重大收获。
让时间去阅读
◎杜爱民(诗人、作家)
虎平这本集子的文字,我感到份量比较重要的,还是他对家乡、对乡村的记忆和描述。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现在农村电视的普及、信息的变化,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农村已经不是原来我们以前认识意义上的农村了。农村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它是开放的。由于虎平的家乡就在长安县,他就是不断在这两者,城市和乡村之间穿行。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对乡村的理解,有别于其他作家对乡村的理解和认识,他对乡村的认识和描写,更贴近于他自己身体的那种感受,有亲近感,也非常直接。另外一点非常好的特点,在这个集子里,他选了不同类型的作品,呈现出了一种能力,不是单一提供一种写作样式和方式,也就是说,他的进入是综合的,有好几种路向。
当然,今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本书需要放在时间里,让时间去阅读。但是,这是虎平的第一本散文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对他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若干年后,也就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再回头看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能起到调节作用,能解决应该解决的事情,调整应该调整的东西,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乡村的真实记忆
◎ 张艳茜(《延河》常务副主编)
我读《棉花》的时候,感觉吕虎平的文字就如饱满的苞谷,无论是他的叙述状态,还是情感的表达,都很饱满、很踏实,他是实实在在饱含真情向你展示农村的那种生存状态。我对他写作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他写乡间的生活时,很从容,没有矫情,没有那种突然很隔的感觉。
在阅读中,我发现,吕虎平是把农村当做女性来写的。他是以男性的视角看乡村的,那么,当他把乡村看作女性的时候,乡村就很有色彩了。无论是大自然四季的色彩,还是乡村悲苦灰暗的色彩;无论是丰收的喜悦,抑或窘迫的家境,都在他笔下产生了色彩感。说吕虎平笔下的乡村具有很丰富内涵女性的感觉,我想这可能和吕虎平恋母情结有关。我在读他文章的时候,发现太多的文字涉及到他的母亲,表现出对他母亲无限的爱和深深的依恋。我本人有很严重的恋父情结,我对父亲的依恋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我能体会到吕虎平对母亲的那种情感。我很羡慕他把这种恋母情结顺利完成,得以实现。也可能是他的这种恋母情结,造就了他从一个男性视角和态度看“女性”的乡村。这样去看待乡村,自然,乡村就丰富了起来。把乡村作为女性,除了女性丰富的色彩之外,女性的柔情、女性的宽厚、女性的温暖、女性的体贴,这些女性特征在吕虎平描写乡村时全部呈现了出来,并且表现得非常到位
同时,在把乡村当做女性看待的时候,吕虎平就有一种有责任的男性对女性的疼爱,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爱,其中包含着很丰富的疼在里面。这种疼感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比如城市对乡村的侵蚀、包围,就能读出吕虎平对此发自内心的疼。像方英文刚说的:有一种“美丽的忧伤”。我读《棉花》的时候,时时能感到这一点。
女性的特征中,往往表现的是一种忍让,善良,还有服从,所以女性最容易受欺凌和侮辱。对于“女性”的乡村正在被外界侮辱、包围、侵略,吕虎平以一个男性的目光目睹这一切的时候,对乡村的疼爱就愈加强烈。同时,吕虎平也很理性地认识到,乡村正在无奈地出卖着自己的“肉体”,甚至出卖着自己的灵魂。乡村似乎也在搔首弄姿地向外界展示着自己,向城市谄媚。很多自然的,悠久的,优秀的传承也在中断,在消失。这些在吕虎平的文字里完全能体现出来。
《棉花》是吕虎平的第一本书,今后,相信他会按照乡村赋予他的很多美好文化的传承,还有乡间纯朴民风的滋养,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东西。
写作的姿态
◎ 第广龙(诗人、作家)
认真拜读了吕虎平的作品集,我感受到吕虎平的文章保持着生命的热度,面对身边所有的悲悯之心,这意味着他的写作,无论是描摹城市,还是深入乡间,都具有了棉花的质地,真实、温暖,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憨人书坛奇才吴三大
- 下一篇:玄奘法师圆寂纪念日祈福写经活动圆满举行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