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何家营鼓乐
我们长安区神禾原畔,有一座叫何家营的村庄,相传这里是唐朝天宝年间何昌期的军营和庄园所在地。何将军晚年偃武修文,组织鼓乐社演奏唐代盛行的乐曲。此后,奏乐之技在何家营世代相传。村民们在农耕之余,吹笙弄管,敲锣击鼓,自得其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驰名中外的长安何家营鼓乐。
何家营的村民们演奏的长安鼓乐,是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和笛、笙、管等吹奏乐混合演奏的大型乐种,民间称之为细乐。演奏形式分为行乐和坐乐两大类。行乐是行走时演奏的乐曲,所用乐器较为简单,多为单牌子散曲,节奏规律、严整。坐乐为坐着演奏的套曲曲牌,乐器配备完整,人员众多,场面壮观,演奏者之间配合默契,所演奏的乐曲舒展激越。
长安何家营鼓乐所用的乐器,吹奏乐器有笛、高低音笙、管等;打击乐器有鼓、锣、铙、钹、水铃、云锣、方匣子等20余种。演奏人员少则20余名,多则40余名。其中既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10几岁的少年。
据统计,长安何家营鼓乐的乐谱保留着尺调、元调、上调等鼓乐曲谱共100余首,其中既有见于唐宋大曲的《小梁州》、《后庭花》、《游声》等,又有见于唐宋杂曲的《南浦春》、《料峭》等,还有一些民歌小调,曲牌繁多,色彩斑斓。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现存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唐代鼓韵乐谱,就是何家营乐社老艺人何永贞保存下来的,谱上书有“大唐开元五年六月十五日”。乐谱用俗字谱抄成,其字如云卷飞舞,令人多不得识,惟有老艺人尚知其中奥秘,译古为今,翻新自如。
建国后百废待兴,何家营鼓乐也获得了蓬勃的生机。征集挖掘整理了散失的很多乐谱,重新组织了民间艺人队伍,添置修理了各种乐器。同时还吸收了许多年轻人,传习演奏,使何家营鼓乐的演奏后继有人。1981年何家营鼓乐社与日本奈良市雅乐团在长安同台演出,音韵清雅,曲震云霄的何家营鼓乐,使日本友人大为震惊。1987年,何家营鼓乐社与西安大吉昌鼓乐社的艺人1们一起赴京参加《第五届华夏之声音乐会》,并为《亚洲传统音乐讨论会》演出《六调八拍坐乐》。老艺人们精湛的演奏技艺,隋唐音乐典雅清逸的风格神韵,使京师为之震动。
目前,何家营已建立了“长安鼓乐陈列馆”,馆内陈列着何家营鼓乐的全副仪仗,乐器和曲谱。已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专程到何家营参观考察,欣赏何家营鼓乐这一西式的隋唐遗音。
选自崔彦等编《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