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峰:方子渡纪事后记
在他乡的旅馆里,望着窗外叭嗒叭嗒雨滴中的江南青山秀水,望着高处的云天,低头却又被孤寂无情的敲打。
于是,就思想千里外的家乡,想几位友人同邀的小酌,想老家母亲做的热乎乎的包谷糁和酸菜搅团。
再次勾起已慢慢凋落并逐渐成为残痕的记忆。抚摸一下额头愈来愈明显的皱纹,感伤岁月不再。
曾经年少的心是那么的放纵,梦想着成就许多事情,现实属我的生命一天天,一寸寸的退缩,许多憧憬只能在岁月中斑驳,何其不甘。
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穷孩子,老家是我永远不变的牵思。
每回一趟老家,村里的一些琐事,一些俚语,一些事事非非或是一次婚丧嫁娶,或是村干部的勾心斗角,更或是为了庄基为了田埂为了赡养父母的争吵斗闹,都让我或感慨、或激动、或摇头。每每细细品味,便别有一番滋味。
由于业务我踏涉了许多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常感叹祖国大好山河的变化,慨叹创造这些变化的智慧的人们。
我的老家一样,也在这些琐琐繁繁之中,历经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路修了,楼翘起了,生活富裕了,乡亲们的脸上笑容也展舒了,虽然永远都有吵闹,都有矛盾,然而历史的车轮却永远不会因谁而停滞不前,带着矛盾与问题前行是真正的自然法则。
让人由不得有所感悟,少年曾经的梦靥便又一次袭上心头,想诉之笔端,而拿起时,才感觉实之不易。
荒芜却也未曾,劳其一载,写就这篇拙作,之后又数之改易。
我感谢上苍,将我赋于这个时代,让我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新的城乡结构的变迁。
我因之感谢,人这一生是要感谢一些人和事的,首先是天地父母之外。
我感谢素有长安东部一杰的
感谢我的同学王冬虹及她的丈夫
我只有等拙作出来,在第一时间作为第一批感谢的人,呈献给他们,让他们指点并感到一些宽慰。
谢谢了!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