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青年人才之力 绽乡村振兴“奋斗之花”
她致力于打造西安人的“阳台厨房”,他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10月23日,长安区召开“强化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训班第三期结业仪式暨第四期开班典礼,全面展示青年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奋斗之花”。
芳香植物 打造西安人的“阳台厨房”
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操场上,身穿迷彩服的参加开班典礼的年轻学员代表们,近距离观摩了“学长学姐”们投身乡村振兴的成果。
助力农业的无人机、可食用的植物基地、栩栩如生的长安花花馍、精美绝伦的鸣犊戏帽……青年人才成果展台有农产、种植、文化、科技等。植物展台,摆放着百里香、迷迭香,牛至、香茅等植物,随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些植物来自于我们北方谷雨生态种植园,有的能做成调味品,有的能做成纯露等。”志在打造西安人“阳台厨房”的青年学员王静说,通过在青年人才培训班的学习锻炼,她先后去过渭南、兰州、云南等地的农业基地,通过引进西班牙牛至、柠檬香茅等20余种芳香植物,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香草茶、精油、纯露等30多种产品。聚力打造“你好子午”特色品牌,他们为园区创造了60余万元的增收盈利,显著提升了园区的经济效益。
“通过‘产学研+乡村振兴’模式,我们有18位年轻人就业,有效带动乡村民宿、餐饮、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王静说,如今园区被纳入“子午街道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这是对她和伙伴们的鼓励和鞭策。
最年轻的村支书 打造西樊村“菜园子”
29岁的卢佳是长安区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参加青年人才培训班,他在工作中的底气更足了。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土地整合+乡贤+企业”的农业生产新模式,他通过整合盘活了村内闲置土地218余亩,投资3000万元打造西樊村“菜园子”——樊川农业上河图之《茶苑》项目。去年以来,该项目已实现租地收益39万余元,带动村民就业300余人,年人均增收3-5万元。
西安三九木植物染坊,是长安区青年人才项目。项目通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西安本地文化、民俗主题,如用大雁塔、钟楼、李白唐诗等文化元素,融合多元化的生活用品与文创产品,结合青年人才的灵活性,带动子午街道乡村振兴,让非遗融入生活,利于大众。
据悉,在第三期青年人才培训班,像王静、卢佳这样的学员共有702名,他们奔赴在田间地头、基层一线,访民情、解民忧,干事业、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4000余名年轻人报名 储备充足人才力量
在第三期结业仪式上,长安区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分别予以表彰;6名学员代表以情景剧的形式展演学习工作收获;教员和街道代表分别作了分享发言。第四期开班典礼环节,长安区相关负责人为第四期培训班各班授旗。
据了解,2021年以来,长安区创新开展“强化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为全区村(社区)培养4000余名“讲忠诚、有理想,讲学习、有知识,讲原则、有底线,讲奉献、有担当”的青年人才。
经过三年实践,三期已培养1968人。截至目前,1140人被吸纳进党组织,604人进入村、社区工作,77人被招录为全科网格员,34人当选“两代表一委员”,316人受区级以上表彰。
今年9月,长安区从优秀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选拔招录第四期学员1126人,平均年龄32.7岁,大专以上学历829人,为推进长安乡村振兴储备了充足人才力量。
据悉,长安区将持续抓好青年人才“选育管用”各环节工作,对已培养成熟的青年人才,强化政治吸纳、支持评先评优、拓宽选聘岗位,以“使用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推动青年人才向村(社区)“带头人”成长蜕变。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