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董颖夫小说的社会价值及艺术魅力(王耀辉)
欣赏评论一个作家的文学作品,无论它是长篇小说还是一篇豆腐块文章,一般不能放过两点:即作品的立意和结尾。立意是窥见作者思想深度的显微镜,从立意来考量,就可以把握作家的思想高度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从对作品结尾的安排处理,就可以看出作家的语言功力和艺术修养。诚如苏轼所说,行文当如流水,行当其所行,止当其所止,绝不可硬行硬收,或画蛇添足。本着这种理念,本文试从董颖夫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的方法及结尾艺术等视角谈谈其小说的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
一、董颖夫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品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它应当有一个交点,所有的光要集中在这个点上,或者从这一点放射出去。”小说由于行文自由、篇幅不受限制而很容易写得自由散漫。所以主题是否集中深刻新颖不仅决定着作品的长短,更决定着作品的质量高低。董颖夫的小说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尽管他的小说也有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但他能够提出济世纠偏的良方并指出社会发展的方向。比如他的小说涉及的主题有官员的腐败问题,农村政策连续性的问题,干部以身作则的问题等等。常言知人论事,评文论质!董颖夫作为陕西文坛的一位老作家,其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响当当的。用著名评论家邢小利先生的话说,当年也许不输陈忠实,只是后来半途停滞了。即使今天读来,他的作品仍然不失其光彩。纵观其小说,没有一篇是抒写自身恩怨的,主人公的言行都是以集体主义和人民利益为支点的。《上任以后》写的是县委书记董浩不徇私情、执政为民的故事。《钢锭子与刃片子》写的是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的故事。《舞台上下》写的是饰演包拯的演员台下为民请命、惩治官衙内的故事。其所有作品都是以弘扬正气、关爱民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是非观念和洞析社会发展问题的深刻思想。董颖夫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比如《上任以后》中写县委书记董浩在微服出访之后,思考了四个问题:“我们党的一些干部的作风瞎了,他们对广大群众高压专横,胡作非为。对上一级领导曲意逢迎,歌功颂德。为了自己青云直上,以至于达到了不顾党纪国法的地步。特别是重新出来工作的干部,上任以后坚持什么原则?走什么道路?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当人民群众的公仆还是当人民群众的霸王?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啊!要挽回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损失,消除误解,医治创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事实真相公诸于群众!”作者在近乎30年前思考的这些问题,至今仍然震耳发聩。寻找这些问题的正确的答案,对搞好党的领导工作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作者的思想认识是深刻的,看问题的目光是犀利独到的。窥斑知豹,据此也可见其作品主题的深刻性。 回望和反思历史是小说常常叙写的内容,《罪人之路》就是对一段家族史的回顾和演绎。小说叙述了在四清运动和文革中,母亲为了养育众多的子女去做生意补贴家用,却被打为“投机倒把分子”而判刑入狱。儿女为了不受牵连,想方设法让母亲“改邪归正”,以使她脱离“罪人之路”。但现实生活的黑暗和腐败分子林书记的丑恶嘴脸惊醒了这个纯朴的汉子,“血的生活终于洗亮了我的双眼,我看到了真正的罪人。母亲不是罪人,她走的路是一条生存之路。”作品以家族史为背景,控诉了文革非人的生存环境和残酷的阶级斗争。作品不仅为母亲正了清白之名,洗刷了她的不白之冤,扫除了自己心中的阴霾,也擦亮了世人的眼睛。所谓的“投机倒把”是靠智慧吃饭;农民养猪是正当生产;在普通老百姓中搞阶级斗争是害死人的闹剧!反腐倡廉才是社会正题啊! 董先生的小说《野菊花》叙述了一桩令人深思的悽悲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刘民生和曹灵花两个殉情男女的人物形象,揭示了阶级斗争中错划“地主”的子女的悲惨命运。大队书记儿子刘民生爱上了地主女儿曹灵花,书记极力反对,灵花也怕连累刘民生而违心拒绝。后来刘民生家在文革中也被补定为地主,灵花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刘民生,刘民生害怕灵花“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就假装跳河自尽。谁知灵花痴情,跳河殉情。两年过后,民生知道真情,撞死在了灵花墓前。《孔雀东南飞》写的是家族压迫,而《野菊花》写的是阶级压迫,时代感更强。《人生》中高加林为追求政治进步而牺牲了自己的爱情,《野菊花》中的两个青年则为了突破阶级的樊篱,为了爱情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同样是悲剧,《野菊花》曲折血腥的情节令人难以忘怀,其悲惨命运更令人同情,小说对事物本质揭露得更加深刻。为爱殉情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但赋予它阶级压迫的时代背景,无疑使作品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升华。
二、董颖夫小说的人物形象及“情感错位法”小说都是某个时代性的产物,都打着作者生活时代和生活经历的烙印。即使是科幻或志怪小说,反映的也是作者在那个时代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成功的文学作品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显得落伍或者陈旧,它会像古董一样,随着时间的久远而熠熠发光。人们从作品中可以欣赏到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窥见作者的思想智慧。人们欣赏一篇文学作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往往只看它的头尾:看开头写的什么?起笔如何?看结尾是否完整?收束是否自然?所谓起笔看思想,收尾见修养。而小说评论与欣赏则相对复杂一些,除了看起笔和收尾之外,主要是看人物形象是否树立起来了。如果掩卷之后,书中的人物形象还能映像于读者的脑际,那它就是一部好小说;否则就是一部一般的或失败的小说。读罢四大名著,鲁智深,林冲,武松;曹操,诸葛亮;贾宝玉,林黛玉等形象之所以能够长久的活在读者的心中,原因之一就是艺术形象树立起来了。所以创造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是小说的最为重要的任务。艺术形象活了,作品就会经久不衰。读罢董颖夫的小说,有许多人物形象也在我们的心中活着,比如《上任以后》中微服出访、当官为民的县委书记董浩;《钢锭子与刃片子》中的刚正不阿生产队干部耿实和自私自利的冯自本;《出墙花》中善于经营、长于管理的农民小队长陈良;《野菊花》中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灵花及疯婆子等,这些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他们将会和《创业史》中的梁生宝,《人生》中的巧珍、高加林一样活在读者的心里。那么这样才能创造出这样一些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呢?董颖夫先生运用自己的实践教给了我们一个方法——情感错位法。我以《野菊花》为例作如下分析:文学评论家孙绍振教授曾经对“情感错位法”有过深入的论述,我对此法的理解和归纳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是以人情感为核心的感觉和行为动态变换的艺术,是描叙人类情感动态错位的学问。由此推论,小说阅读必然是一个让读者从表层理解到深层领悟的一个过程。小说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就在于把握人物情感的“多元错位”。甲说的是东,乙理解的是西。甲的言行是想讨好乙方,乙方理解的却是甲方别有用心或指桑骂槐。不仅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此,作者的表述和读者理解的心理距离也是如此。在《尼罗河惨案》中,女佣实际上看到了真正的杀人凶手,但她却给侦探说的含糊其辞:“假如有人那晚正好没有睡觉,他就会看到真正的凶手……”结果侦探没有听懂,而凶手却听懂了,佣人因此丢失了自己的生命。在《创业史》中,改霞本来是想运用激将法,让梁生宝更爱自己一些,故意说她姨给她在西安找到了一份工作。没想到梁生宝没有转弯思考,而是直戳戳地回答说:“那好啊!那你就赶快去吧!”从而硬生生地把恋人从自己的身边推走了。 董颖夫先生的《野菊花》里也表现了类似的主题,也运用了“情感错位”的手法来进行对话描写,误会使得恋人间的心理距离越近而行动距离却越来越远: 灵花问民生:“民生哥,咱们成亲吧!”民生说:“你赶快跳出那个火坑吧!离开这里,到外面找一个贫农家的嫁了!你为什么还要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呢?难道这个罪你还没受够吗?”灵花说:“民生哥,我愿意和你一块儿受罪。”民生说:“不!灵花妹,正因为我爱你,我才不应该害你,这才是真正的爱的回答。”灵花说:“你不愿意,我一辈子不嫁人。除非你不在了,我……”。这句表明心迹的话,却被民生误解了:“哦,我民生一死,灵花就断了这份念头,对灵花来讲,虽然痛苦一时,但得到的幸福却是长期的。如果我的死能对灵花带来幸福的话,我民生心甘!”就是理解上的这个误会使得两个相爱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两人同样爱着对方,但对同样的事情和话语,两人理解得却不一样。可见感情错位越离谱,男女的心理距离就会越大;感情错位越大,人物的命运就会越加离奇或悲惨,小说的戏剧效果就会愈加突出。我们在为一对恋人悲惨命运扼腕痛惜的同时,也为作者的艺术构思拍案叫绝。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两篇名作:想起《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两人相爱,但是由于父母的阻挠,最终分离以至殉情。想起《麦琪的礼物》,相爱的两个人送给了对方最珍贵的东西:丈夫卖掉了自己的手表给妻子买了个发卡,妻子卖了自己的头发,送给丈夫一个表链。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得到的爱却是无价的。董先生用《野菊花》生动地诠释了裴多芬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不自由的冰冷的连家人也不理解的社会里生活,还不如到自由的天国里去结婚。灵花聪慧决绝的形象和民生忠贞不二的形象屹然树立起来了。
四、董颖夫的小说和社会影响评价一个作家不是看他说了些什么,担任了什么社会职务,核心的是要看他的作品写了什么?写的到底怎么样?董颖夫先生无疑是这个时代的骄子,他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文学作品写得瓜瓜叫,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灵动的艺术性。他的杰出还在于他是拿出自己艰苦创业得来的真金白银来弘扬祖国文学事业的企业家。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到柳青这面旗帜在文坛上的作用。为了鼓舞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走柳青现实主义的文学道路,他积极参与创办了柳青文学研究会,自筹经费出版印刷柳研会会刊《秦岭》。当某些企业家发家致富后想着利滚利、钱生钱的时候,他放弃自身利益,为陕西乃至全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奔走呼号,为打造柳青这张文学名片而不懈奋斗。“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董颖夫先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人,是个有情重义的散财聚友的慈善家,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家,是个多才多艺、兼具有浪漫情怀和务实作风的作家和诗人。好的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它会使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喜爱之情。而那些即时应景的草率之作,往往会变成垃圾而速朽。时值董颖夫先生《沣浪集》出版之际,阅读他的”三花”等小说作品,仍然能够体会到其小说主题的深刻、现实意味的浓厚和人物形象的活灵活现,可见其小说具有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来自家乡的礼赞(张永亮)
- 下一篇:评论:用赤城拥抱生活 拥抱文学(毋东汉)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