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踏平坎坷成大道——读董颖夫回忆录《平民记忆:我走过的路》(刘省平)
癸卯岁末,年逾古稀的董颖夫先生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平民记忆:我走过的路》。我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该书的清样,受嘱帮忙校对文字,深感荣幸。在认真读过两遍后,我为作者的文笔才华所折服,亦被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伟大的人格精神所震撼。
在这部三十万字的回忆录中,董颖夫先生以坦诚的心态、深沉的情感、质朴的文笔,通过第一人称叙写了自己这七十多年来的苦难曲折、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全书共十四章,作者自己的从童年、少年、中年写到老年,其中涉及门族先人、家庭成员、亲戚朋友,还有自己求学、工作、婚恋、创业,文学创作、参政议政,以及弘扬柳青精神的文化事业等方面的事情,内容系统全面,行文活泼流畅,重点和亮点也很突出,字里行间充满真情,书中写到的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数十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该书前十章内容的故事性很强,文笔细腻,其中不少情节的讲述和细节的描写极为生动,代入感强,令人印象深刻;后四章的写作,视角客观,情绪冷静,文字平实,多为概括性记述,但其中还穿插或附录了大量的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文件资料,比如:信函、方案、提案、讲话稿、新闻稿等等,其中多数与他为弘扬柳青精神所做的事情密切相关——这样一来,书稿内容就不免显得过于冗杂,在叙述风格上与前十章有了较大的差别,但也增强了这部纪实作品本身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作者看来,这些是他此生所干得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事情,因而这部分文字在整部书稿中的比重占了近乎一半。通读此书,还可从中了解到长安县(区)的历史文化、风物人情,以及这片古老厚重的黄土地上七十多年来的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情况,这无疑使此书有了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我和董颖夫先生相识于十余年前,近两年我迁居长安后,这才与他的来往多起来,对他的个人情况的了解也逐渐多了起来,但也都是零零散散的。通过阅读这部回忆录,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逐渐立体、丰满和高大起来。他是长安名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在其七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曾涉足过多个领域,干过不少事情,身上被贴满各种各样的标签:农民、商人、政客、作家、策划人、文化人……他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绩,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好评。他这一生所走过路曲折而艰辛,但终是“踏平坎坷成大道”。他,是自己人生的大赢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令我深感敬佩!
凡是读过董颖夫先生这部回忆录的有心读者一定能在作者不同人生阶段的故事中获得了或多或少人生的经验,得到精神的鼓舞和心灵的启发。于我而言,通过这本书从作者身上看到了这样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和精神:人要活出尊严,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甘于奉献。
- 活出尊严。人活着就要有尊严,当一个人有尊严时,在世上才有立足之地。什么是
尊严?每个人对此可能都有各自的解读。但提到“尊严”一词,我脑海中最先冒出来的是孟子的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话说得多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啊!但在当今这个社会,能做到这几点的人,尤其是文化人,真可谓凤毛麟角呢!因为“黑七类子弟”的不好出身,且家境贫穷,自幼常遭人歧视的董颖夫先生未上完初中就早早地走上社会讨生活,生活的困迫如影随形,时时刻刻伴随着他,使他承受了人世间太多的艰难困苦。但他很早就清醒地意识到:活人,尊严是第一位的。人若是没有尊严地苟活于世,那和动物何异?人品赢得尊严,才华赢得尊严,良知赢得尊严,实力赢得尊严……在董颖夫先生身上,我看到,不管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还是成为一个企业家、文化人应该赢得的尊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一直在为尊严而活,也最终活出尊严,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 敢于拼搏。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舞台。”
董颖夫先生青少年时期是个十足的“倒霉蛋”,从中学辍学回到农村后,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当兵、招工的机会都与他无缘,但这个曾自认为是“社会弃儿”的乡下人身上却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倔劲,这使得他能在苦难中不断拼搏,在逆境中不断进取,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人生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和坎坷,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拼搏的人才能走到最后,最终成为人生的赢家。董颖夫先生身上的这种敢于拼搏的顽强精神,很值得年轻人去好好地学习。
三、勇于创新。不论是种庄稼、搞创作、办文化站、经营纸厂、承揽建筑工程,还是几十年来如一日地坚持继承弘扬柳青精神,董颖夫先生一直是敢于探索,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尤其是在一次次深陷于生活的泥沼中时,都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找到了出路,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在这部回忆录中,体现他创新精神的故事很多很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是长安县第一个私人购买照相机的人,后来还通过《人民日报》上的关于身份证管理的讨论文章中发现商机,迅速办起了摄影部,承揽了为几个公社群众照身份证相的业务,赚到了人生中的 “第一桶金”。他在重返沣西公社建筑队后的不少创举,如允许和鼓励各大队、生产队的建筑队挂靠公社建筑队,收取2%管理费的“土政策”的实施,使建筑队伍和工程量迅速扩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还有,他最早在家乡创办纸厂期间通过8分钱邮票打开销路的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他身上的创新精神。
四、乐于奉献。在董颖夫先生身上还有一个很亮的闪光点,那就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个不仅体现在他为家庭、家族的所做的很多事情上,更多的则是体现在为长安家乡的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方面。1992年,他在办纸厂期间,尽管还有不少外债,经营压力非常大,但出于一直以来对文学的爱好,他毅然慷慨出资,支持长安县作家协会的筹备工作;之后,他还连续十二年为县作协的文学活动提供资助,并参与协会的具体工作,为协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在这三十多年间,他还为长安县作协及会员们做了不少好事:他出资编辑出版了《长安作家及作品名录》,使一百多位作者受益;他出资为徐剑铭、李希仲、王峰、邢小利、王渊平、王茜红等多位作家开作品研讨会;长安作协有不少作家出书或家庭有了困难,他都积极热心地予以资助。这三十多年来,他还在在柳青文化品牌建设,弘扬柳青精神方面干了不少事情,也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另外,他还多次为家乡修路、建校及区上组织的扶贫助困活动中等带头捐款……如果一个人仅仅是有钱,而没有感恩回报之心,没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是绝不可能做什么多好事善事的。
董颖夫先生曾多次对身边的朋友们说,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做,有的还没有做好,为此常深感不安和焦虑。人的一生毕竟是有限的,但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我认为只要尽心尽力,于己于人无愧就行了。孔子说,君子有“三立”,即:立功、立德、立言。这三点,他都做到了,而且做得都还不错,可谓是功德圆满,夫复何求呢?
2023年2月27日于樊川
作者简介:刘省平,作家、诗人、文化策划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