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70载 柳青割舍不下的遗稿终面世
柳青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出版过《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3部长篇小说。但极少有人知晓他在70年前还写过一部批评官僚主义的长篇小说(未完稿)。
这部早于《创业史》创作的小说,由柳青女儿刘可风悉心保存整理,并经校改,直到2024年1月由《人民文学》以《在旷野里》为名发表,一经面世便引发关注。
柳青长篇遗稿来自哪里?
交给大女儿刘可风保管
这部未完稿的作品,柳青在自己身边悄悄放了25年,始终秘不示人。柳青大女儿刘可风回忆,1978年3月的一天,柳青躺在医院,让女儿回家把他留存的文字全部拿来。当时柳青手稿已经为数不多,装不满一书包,“父亲最后拿起的就是这部书稿,他一只手用力擎起,用另一只手来回抚摸,眼光中有着留恋和不舍,他缓缓地说:‘以后,以后……没用就毁了吧’。”
三个月后,柳青去世。刘可风一直妥善保存着这部小说手稿。她认为之前父亲把许多手稿都烧了,却唯独没有烧毁这部,肯定是割舍不下,觉得还是有它的价值。由于小说没有命名,为方便称呼,刘可风将其称为《县委书记》,也有将其公开的想法,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一次次打消念头。2016年1月,年过七旬的刘可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柳青传》。随着柳青研究氛围的活跃,加之刘可风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动手将父亲这部遗稿录成电子版,决心公开发表。
2018年,刘可风将悉心整理的文稿交由邢小利、李建军校改,取名《在旷野里》。2019年,刘可风与一家出版社和一家杂志社商谈出版事宜,因其他原因遗憾撤稿。直到今年1月,才终于在《人民文学》刊发。
柳青遗作写的是什么内容?
对干部官僚主义进行猛烈批判
这部作品的时间背景是1951年7月初的盛夏时节,地点是陕西渭河平原某县,写的是新任县委书记朱明山深入农村,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棉田虫害防治的故事。
小说通过县委书记朱明山和县长梁斌在治虫工作中所采取的不同工作举措、展示的不同工作态度、取得的不同工作效果,批判了基层个别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和作风飘浮现象。此外,作品中还提出了新老干部之间的矛盾问题、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柳青写这部小说,是在陕北工作时期看到一些农民出身的老同志和老朋友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他希望这些同志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战争洗礼后,仍然能鼓足勇气,以满腔热情,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新的、生疏的经济建设中去。“目的是想鼓舞大家向社会主义前进”(《柳青写作生涯》第162页,引自蒙万夫等《柳青生平述略》)。
据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长邢小利介绍,给小说命名为《在旷野里》,是因为“在旷野里”是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汇,也是一个意象,如小说写县委书记朱明山和县委副书记骑着两辆自行车,“在旷野上月牙照耀下的公路上飞奔”“在渭河平原上的旷野里是这样令人迷恋”。“在旷野里”,有象征性,蕴含丰富,意味深长,有小说所写年代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也有相当的现代性。
柳青这部作品为何半途而废?
一次有关文学的“断舍离”
这部遗稿创作于《创业史》之前,文末明确标注了“未完”。柳青为何对这部自己珍视的作品半途而废?
刘可风在《柳青传》“书稿余烬”中讲到,柳青在1953年写作了一部“反映农民出身的老干部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心理和新表现”的长篇小说。有关部门领导知道了消息之后,“劝他尽快将小说发表”。柳青“没有犹豫,坚决地摇了摇头”。“他不满意这部新作”,在某天人去屋静的时候,“划了一根火柴,点燃了它的一角。这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呀,他又不舍地掐灭了燃起的火苗”。
青年学者、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金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做过刘可风的助手。他分析,柳青没有写完这部作品,从显性因素方面分析有三个可能。
一是柳青可能认为没有达到新的艺术高度。2019年文金对刘可风访谈时,她曾这样总结父亲的艺术创作:“他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在概括和反映社会现实与矛盾上要有深度与广度,二是在艺术上比过去要高。如果与之前的文学水平相当,就不行。必须一步比一步高,这是一个作家对艺术的不懈探索与追求”。
二是可能遇到了创作瓶颈。柳青曾对作家王汶石讲:“写不下去了,苦恼得很,吃力得很。因为许多现实生活的问题,于自己都是生疏的,不够了解,而除过主人公之外,其他二等、三等角色,则更不熟悉。”最终,他选择停笔,而非仓促写完应付读者。
三是被激情澎湃的时代和更为鲜活的题材所吸引。1953年10月,“一个轰轰烈烈的宣传总路线和粮食统购统销的群众运动很快在农村展开”,柳青在写字台前越来越坐不住了。他在《灯塔,照耀着我们吧!》形容当时写作的心情:“我不说写完一章,就是一页也写不下去了;正如外面是暴风雨,我在屋里不能工作一样。”此时,站在时代潮头、发现创作富矿的柳青,做出了艰难而又重要的选择——抛弃旧稿,以无比热忱投入到农业合作化运动新的书写当中。
而从文本上看,柳青放弃这部小说,或许有着对当时写作环境的考量。这部小说矛头直指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干部的享乐主义思想,并对其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如果当时发表必将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柳青或许对这部作品的命运感到踌躇。
如何评价柳青遗作的价值?
艺术价值及社会意义不可低估
柳青遗稿70年后横空面世,掀起了新一轮柳青研究的热潮。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使它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
邢小利在发表于《光明日报》的评论文章中称:《在旷野里》充分体现了柳青创作中一贯坚持的人民情感和家国情怀,他用艺术的笔墨描绘了人民群众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饱满的爱国热情,对刚刚到来的新社会满怀信心并充满希望。小说以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历史的重大转型形象化地呈现在乡村日常中,成功地塑造了新的历史时期一批基层领导干部形象。小说以鲜明的艺术形象肯定了调查研究、深入实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对已经露头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正视并予以“警觉”。小说突出表达的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群众智慧,用生产、生活实际教育引导干部和农民跟上时代,创造未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评价:有了《在旷野里》这部长篇,柳青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创作路径更为清晰,探索过程更为完整,一个干部如何贴近现实生活奋力前行的人生追求,一个作家如何顺应时代脉搏不断调姿定位的艺术攀登,也由此显示得更为淋漓尽致,更加令人为之纫佩。
柳青手迹工整流畅
柳青遗作手稿用棉线装订在一起,纸张自然泛黄,前后几页稍有些许卷角和残损,正文完整无缺损,字迹清晰无漫漶。
手稿共计189页,除首页写有毛泽东引文无页码,其他手稿页码从“1”一直编到“188”。手稿按稿纸格子计算有9.79万字,文字录入后电脑统计7.5万字。手稿共20章,每章文字相对均衡,平均9页上下。
整部手稿用蓝色墨水书写,刘可风说,父亲是用非常珍爱的派克钢笔所写,《创业史》也是用这支笔写出来的。手稿卷面工整、书写流畅。字是繁体行书,一字一格,工整有序。虽然字小如绿豆,却苍劲舒展,气韵生动。在文句修改时,个别单字涂成方块,若一连删减多字则作条状或菱形镂空涂抹。即使长句大段补充修订,从连线远近及起笔高低就能看出作者的深思熟虑和书写上的谋篇布局。手稿修改涂抹之处众多,却并不显得潦草杂乱。
留存的手稿已有篇章内容连贯,故事也基本完整,只是有头无尾。手稿末页落款“一九五三·十月七日”。落款上一行写有“(未完)”二字。手稿未写书名。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