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温暖、学非遗、做面塑……看 “小候鸟”们的别样腊八节
“和这么多小朋友一起喝热腾腾的腊八粥,做非遗手工,好开心啊!”日前,来自长安区韦曲街道的困境儿童“小候鸟”们,在肯德基长百精致荟餐厅提前度过了一个温暖别样的腊八节。
长安“候鸟”情,“粥”到暖人心。当天,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肯德基小候鸟基金、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手秦缘非遗文化馆举办的困境儿童关爱活动在该餐厅举办,为“小候鸟”们送去节日的关怀与温暖。这些孩子大多为附近区域居住的低保户、单亲留守儿童以及外来打工人员子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天一早,餐厅准备了热气腾腾的爱心腊八粥迎接“小候鸟”们的到来,希望大家新年祛灾迎祥,未来事事“粥到”顺利。
“你们刚才喝的腊八粥里都有什么呢?”……待孩子们用完餐后,一直以来陪伴“小候鸟”成长的工作人员,为大家带来《出发!寻味中国小吃篇》中《从陕西到云南》的故事分享。干货满满的西安知识,让大家更加了解和融入西安。腊八节民俗讲解,腊八知识有奖竞答游戏……更是让小朋友重新认识桌上的腊八粥,还在心中撒下了“身边处处有学问”的学习种子。
随后,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小候鸟”们将学习到的腊八习俗,结合非遗面塑技艺,用双手捏出了充满童趣的腊八画,共同许下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现场,大家都兴致勃勃,跟着非遗老师捏出“腊八粥”“小候鸟”等,并骄傲地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奇奇玩偶合影。
阿欣(化名)和姐姐是跟着妈妈在西安生活的“小候鸟”,阿欣小时候,父亲就因故选择了离开,姐妹俩与妈妈张女士相依为命。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和教育,张女士从商洛搬到了西安,并找了一份时间灵活的钟点工工作,边打工边照顾两个女儿。工作忙时,同样在西安打工的妹妹可以帮忙照看阿欣姐妹,但更多时候,姐妹俩是“寄居”在邻居家或“暂存”活动中心。
6岁的年龄差,让两姐妹形成了不同的性格。阿欣更像快乐的天使,用自己的笑容感染着身边的人,每次出门,她都会抱抱妈妈说“我爱你”。姐姐则成熟得像个小大人,从小就学会了做各种家务,学会体谅妈妈和照顾妹妹。一双女儿的懂事,让张女士感到很欣慰。尽管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她也尽可能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她俩小时候,我还能教着认认字、看看书,现在长大了,我教不了她们,就想带她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们玩在一起,能让她们的童年快乐、完整一点。”
张女士说,“疲于生活对孩子多有亏欠,日子多有一些潦草,这次的腊八做面塑就很有仪式感。就连言语不多的姐姐都笑得开心,希望她们以后能像这次传承非遗文化一样,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记者了解到,肯德基小候鸟基金长期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真实生活,已累计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赠善款近3500万元,在全国27个省份设立2000多个“爱心图书角”,捐赠100余万册高质量童书,开展“小候鸟故事会”等主题关爱活动20000余场,惠及儿童约500万人次,助力孩子们的自信成长。如今,“小候鸟升级计划”将帮扶群体从“留守、流动儿童”延展到“城乡困境儿童”,重点关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困难家庭儿童,利用自身资源和力量为“小候鸟”及其家庭开展系列公益活动,让“爱”以餐厅为起点,不断传递和延续。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非遗”编织进社区 “结”出浓浓幸福感
- 下一篇:非遗文化进社区 居民齐做“虎头鞋”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