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周家庄族谱(东村篇)》序(每小平)
十多年来,刘君瑞老师既要认真编写《周家庄族谱(东村篇)》,还要自己出资数万元印书、然后再免费赠送给乡亲们,实在令人感动不已。受刘君瑞老师之邀,让笔者为本书作序。
散发着油墨馨香,精心编著的《周家庄族谱(东村篇)》即将与乡亲们见面,特写文字以表心意。
作者刘君瑞是咱周家庄东村人,吃的是周家庄的粮,喝的是周家庄的水。对故乡,对乡亲们有着淳朴深厚的感情。费尽十多年的周折积累,无论春夏秋冬,常见他手提书袋笔记本,白天走东家、到西家,同左邻右舍、男女老少走访座谈各自家族人员、人老几辈的族谱记忆,笔记后夜晚再伏案整理写出来。然后,再到村民家中审核修改,完善无误后再编辑、配图和说明,出资印刷成书,免费赠送给周家庄的乡亲们和爱好者。
姓氏的来源要追溯到远古的神话传说时期。从古史传说算起,华夏先民开始使用姓氏的时间可推到原始社会后期,有万年以上的历史……
姓氏的来历,就必须先要了解中国姓氏的演变与文化脉络。中华的姓氏文化,需要从三皇五帝开始说起。当人们由原始社会进入人类社会之后,从以前的狩猎到后来的畜牧农耕,相互之间都需要有一个呼应。在这种情况下,人就诞生了与个体特征有关的外号、本名、小名,从而慢慢产生了姓氏。在姓氏发展的过程中,有好多姓是根据动物的名称演变过来的,比如姓“牛、马、猴、鸡”,当然这个“吉”指的不是禽类的鸡,而是吉祥的吉。还有很多姓氏,比如说轩辕黄帝、炎帝,好多的姓氏都是由他们臣封给臣子或部下,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姓氏。当然,姓氏的来历,还有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时,随着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所产生的姓氏。还有老百姓自己创立的,一代一代就流传下来了。例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周围居住的老百姓,有些姓氏是根据地域来创立的。
人有传,家有谱;方有志,国有史。家谱是记录一个家族祖先的世系、后代配偶、宗族规矩、地图、古迹、事迹、风貌的书籍和文献。它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远古、夏商和上古黄帝时期:早期家谱雏形诞生(口述有谱) 。家谱是记述家族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对华夏3000多年历史,大致可分为起源、诞生、兴盛、转型、完善、普及和编修七个发展阶段……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亲情,家谱也将记录和传承作为其中的大事。家谱分传统和现代两种。家谱有口述、结绳、甲骨文、青铜家谱等形式存在。
族谱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始终扮演着维系家族、传承家风家训的重要功能,能追溯族谱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探讨其对华夏文化的贡献与演变。族谱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记录家族和祖先、后代、子孙、姻亲关系、宗族规矩、历史沿革等信息的书籍和文献,通常由族中的领袖或族群社团来编写和保存。族谱是以姓氏为单位,记录同姓氏人的世系、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历史事件等信息。
能成为族谱的一员,我自豪、我骄傲!传统族谱有家族文化,家族世系图,家族族谱三个板块;少数人参与,简单记录家族史。修订时长、更新不便,十或几十年修订一次;不易保存,因年代久远、搬家等易失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式族谱有对家族文化,家族族谱进行升级,记录更多更详细;增加了对家族亲情互动、成长和个人的补充。新族谱可随时更新,人人参与;可永世流传、保存。新式族谱主要有:家族的传承、文化、世系图、族谱、家风家训、教育理念、家族成长互助、创业、警示、公约、记录等内容。
“老刘!提个袋子干啥去?”“我回周家庄采访刘姓族谱去!”“刘老师:咋才回家!” “今天忙了一整天,还不是为了了解各家各户族谱的底细!”“刘老师:啥时候《周家庄族谱(东村篇)》能编出来?到时给我留一本!”“快咧!过年期间争取出版,到时我会给你留一本!” “好的!能成!”……
十多年来,热心人士刘君瑞老师深入长安的乡村、街道、社区和家属院,手提装有笔记本的袋子,同老汉老婆和乡村乡贤交流座谈,掌握第一手资料。待到夜晚清静时再加工整理,并且反复校对审改,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复印、印刷样稿再复印、校对、拍照、审核、排版、制图等数易其稿,一丝不苟逐字逐句反复请人修改、校对、完善……
天道酬勤,奋斗耕耘。刘君瑞老师酷爱文学,从小写日记至今。爱写纪实性的人和事,搜集、记录、整理和编排、再到印刷出书。刘君瑞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多年,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克己奉公,勤奋刻苦;热心助人,与人为善;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几十项奖励,从区电教中心主任等职位上退休。
人不能忘本,也不能忘根。刘君瑞退休后,心系桑梓,一门心思想为周家庄东村编写族谱,走访了100多家,笔记本上记录了密密麻麻他十多年为老家整理出的五代族谱,照片和文字资料等,记载了父老乡亲前世今生的生产生活历程。在昼夜奋斗,勤奋刻苦过程中先后编写出《长安婚礼实用手册》《怀念任雨水》《长安红白喜事纪实》《长安区教育局通讯实录》《远程教育在长安》《长安教师、学生电脑作品汇编》《婚丧礼仪》《长安话上、中、全集》《贺寿大全》《同学联谊会(纪念册)》《长安祭文》《古稀年华》《淑惠芳馨》等反映长安区民风乡俗、礼仪类16本、百万字的书,集中体现了长安的乡村文化,村民的劳动生产生活、红白喜事、民风民俗、同学友谊、姊妹亲情、古稀年华等方面的事情。文字语言亲切朴实,说的都是实话真话。叙事写人,话丑理端;如同锅盔黏面,吃着唠口实在,耐人寻味;吃一口、还想再吃一口;看一页、还想再看下一页。人人爱看,个个喜欢。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
族谱是一个姓氏家族的历史资料,编写《周家庄族谱(东村篇)》是一个很辛苦、很严谨、很务实的一件事,不得有半点失误,尽可能出书后少留遗憾。为此,刘君瑞老师整天为此忙碌不已,一门心思用在了编著《周家庄族谱(东村篇)》上。昼夜操劳,任劳任怨;不为己利,一心为民。《周家庄族谱(东村篇)》一书的出版,是刘君瑞老师十多年辛勤写作的心血和总结,也是对乡亲们一直以来诚挚厚爱的一种回报。
《周家庄族谱(东村篇)》资料性强,内容丰富,是村民、爱好者和文化单位收藏拥有的喜事好事。毕竟:书中有本人、家庭成员、族内人老几辈的历史过程;爱好者既可以学习、也可以借鉴,为自家或他人撰写族谱提供方便,少走弯路;文化单位收藏本书可为广大读者提供学习参考,也能研究和存史资政,为繁荣祖国的传统文化做贡献。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刘君瑞老师除过自费编著16本书籍、上万册免费赠送他人,分文未取;好心人过意不去,硬塞给百元钱他仍然拒收。此举在长安文化界广受好评,社会影响很大。他的这种大公无私、为和谐社会奉献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高尚的人格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还分别受到韦曲街道府东社区、新华街等社区的邀请,免费为社区群众进行长安话、红白喜事、礼仪等民俗进行讲座,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称赞!
72岁的刘君瑞老师似头老黄牛,整天用手中的笔辛勤耕耘在长安大地,不会开车的他就奔走,深入到街办村组,街巷、社区和家属区,深入到群众中间,挖掘乡土文化的宝藏,整理完善后再出书。此外,刘君瑞老师还给城乡1200对男女青年主持婚礼,为台湾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祖母沈太夫人主持隆重祭奠仪式、为百岁老寿星举行盛大的祝寿主持典礼以及主持过“女儿出阁喜宴”“新店开业”“挂匾揭牌”“婴儿满月宴”“迁喜上梁”“升学喜宴”“乡村拆迁集体祭奠” 等数十次红白喜事活动,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
人好自带福,心善人知足。刘君瑞老师博学多识,心中有大爱。特别是自掏腰包、自费出资几十万元出书,再免费无偿赠送给乡城里外的人,这种既辛苦编写又赠送厚厚的、沉甸甸的人文资料书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广泛宣传弘扬的。笔者想起了两句话,做个对受人尊敬的刘君瑞老师的评语:能让众人愉快的人一定很善良,能让自我快乐的人一定很聪明。
每个人加入族谱是向往的也是幸运的,能留下人世间美好的经历此生也无憾!《周家庄族谱(东村篇)》的出版与读者见面,能团结教育广大群众,一心向善、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力争取锝更大的业绩,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精心编著、无私奉献的刘君瑞老师点赞!
为《周家庄族谱(东村篇)》出版送书点赞!!
向传颂人文历史的热心人刘君瑞老师致敬!!!
是为序。
2024年1月9日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文化研究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长安道情在传唱(每小平)
- 下一篇:诗歌:新诗(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