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法院“四维共治” 推动诉源治理现代化
凝聚源头合力、诉前多向发力、诉中灵活解纷、诉后延伸服务……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探索“四维共治”,推动纠纷化解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完善“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多元共治、分层递进解纷新格局,不断提高非诉解纷力量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
凝聚源头合力
既看力量强不强也看范围广不广
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的五位一体诉源治理大格局,分别在长安区五台街道西街社区、翠华山景区和黄良中街社区及纠纷多发地创建“无讼社区”示范点、“无讼景区”示范点和“无讼创建工作站”,并派驻特邀调解员,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开展民法典“三讲三进”等各类主题宣传60余场次,培养学法懂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社会法治意识。
诉前多向发力
既看行动快不快也看质效提没提
充分发挥“全科网格”优势,创新“网格+法院”工作机制,吸收全区600余名网格员参与多元解纷,从过滤纠纷、分流纠纷、实质解纷三个层面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实现将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消于萌芽、止于未诉。强化部门行业解纷联动,着力打造“法院+工会”“法院+发展改革委员会”等8个“法院+”联合调解平台,同时建立健全与各行业的协作共融,为人民群众提供“菜单式”的纠纷解决方案。全院选聘并培训12个特邀调解组织和80余名特邀调解员充实诉前调解队伍,同时以“1+45+N”诉源治理工作体系为基础,给每个基层法庭都选派一名经验丰富的驻庭调解员,对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即时审查、依法确认,实现非诉与诉讼案件的无缝衔接,减轻当事人诉累,节约法院司法资源。今年来,已委派调解案件5885,调解成功2001件,其中全部履行618件,履行金额达2193万元。
诉中灵活解纷
既看方法多不多也看效果好不好
坚持将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实现一次性解纷,进而减少一审判决执行案件、上诉案件和信访投诉案件等“衍生案件”。近年来,长安法院案件调撤率始终保持在五成左右,位于全市基层法院前列。在不断增强判决书说法论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判后答疑,对判决内容向当事人进行详细讲解,使当事人能积极主动履行判决义务;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探索诉源治理工作新思路,定期对街办、村(社区)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增强基层调解力量,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诉后延伸服务
既看思想松不松也看功夫深不深
针对劳动争议、征地拆迁补偿等集团化、同类型案件,在作出判决后,法官深入企业、村组就此类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判罚尺度等进行说明,指导化解同类纠纷,使该类纠纷不再进入诉讼程序。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重点行业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打通诉源治理中的难点、堵点,今年已发出司法建议20余篇。在对个案发出司法建议的基础上,每季度对受理案件进行精细化分析和研判,查找矛盾纠纷的隐患点和集中地,向区委、区政府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辖区精准施政决策提供司法智慧。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区曙光村升起“幸福曙光”
- 下一篇:三个全生命周期”提升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