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引镇派出所探索“三方联动” 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感谢派出所民警、司法所调解员还有法官,让我们兄弟俩打开多年心结,握手言和。”12月3日,在公安长安分局引镇派出所调解室,一对老兄弟不住地向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民警、调解员和法官表示感谢。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对兄弟,27年来,因为三四公分的院墙产生矛盾,积怨成怒,甚至大打出手。
引镇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三方力量拧在一起,探索形成“民警召集,司法调解,法院响应”的三方联动模式,“单兵作战”变“合力攻坚”,从源头上化开群众之间的“坚冰”, 做百姓的“贴心人”。
走田间、入村庄 断了27年的院墙重新盖起来了
大鹏(化名)和大飞(化名)是引镇街道一对东西两邻的亲兄弟,1996年,大鹏想在两家中间盖院墙,却因院墙的界限争议只能将院墙砌了一半,留有三米多的空缺,一直搁置27年之久,两兄弟矛盾也从此扎根。
直到2023年,大鹏家盖新房,后房墙与大飞家原先盖的院墙有交叉,虽然交叉部分仅三四公分,但双方均认为是对方侵占了自家的土地,寸步不让,矛盾愈演愈烈,互不信任 ,最终双方大打出手,导致大飞轻微受伤,
由于兄弟俩谁也不肯妥协,引镇派出所民警蔺建宇走田间、入村庄,前后奔赴现场十几趟,并用绳子拉界限、对兄弟俩苦口婆心单独劝导,但好几次刚协调好,次日兄弟俩又反悔,矛盾“卷土重来”。
于是引镇派出所邀请司法所调委会和双方当事人进行座谈,剖析案情,并预估裁决后的现状,同时联系法院富有经验的法官现场以案说法,消除当事人心中的疑虑。最终通过三方的努力,历时两个月,成功化解该矛盾。
至此,兄弟俩这面断了27年的“心墙”,也终于砌好了。
动之情 晓之法 “三方联动”化矛盾“坚冰”
这只是引镇派出所探索“三方联动”化解矛盾的一个缩影。
引镇派出所地处长安东部塬区,是典型的农村派出所。辖区面积约112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
“矛盾纠纷是许多警情的起点,也是治安的‘晴雨表’,如果矛盾处理不当,容易使小纠纷变成大案件。”引镇派出所所长倪旭建说,过去,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在解决矛盾纠纷时各自为战,缺乏合力。
如何使基层调解的成功率、矛盾的化解率大幅提升?同一条街的引镇派出所、引镇司法所和引镇人民法庭牵手“加好友”,通过三方联动,运用民警的“力度”、人民调解员的“温度”和法官的“精度”形成合力,从源头上化开群众之间的“坚冰”,利用各自优势力量,实现“矛盾不出村,问题不上交”的执法效果。
如今,“三所联动”通过各用其强、以补其短,将三方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效力最大化,让群众矛盾纠纷中的怒气、怨气、戾气最终化为一团和气。
这样的模式背后,是基层治理的探索创新,也是引镇派出所坚持法治思维、群众路线,以“法理情融合”的方式将群众合法权益落到实处的体现。
对此,引镇法庭副庭长李翌平深有感触。她说,派出所、司法所与法庭三方并肩作战,最大化有助于矛盾调解,比如村组、派出所、基层服务者掌握第一手信息,法庭工作人员运用自己法律专业优势,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推进溯源治理。
解矛盾调纠纷 “前哨”编织辖区和谐网
“蔺警官,您又来了呀,今天有啥任务?”“过来转转,看你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解决的。”12月3日上午,在环山路旁的南寨东村,引镇派出所民警蔺建宇像往常一样进行下村巡逻,正在干农活的村民熟络地跟他打起了招呼。
南寨东村书记张军说,遇到村民之间难以开导的,村委会召集民警以及村里有名望的乡贤等,尽量就地化解。
“天冷,喝杯热茶,邻里邻居的以后还是要相互理解、关照。” 在引镇街道鸿翔社区的暖心警务会客厅,民警吴磊和社区居委会、物业、调解员和法官一起,顺利调解一件楼上漏水的邻里纠纷。
翻开口袋里装着的矛盾调解“随手调”手册,引镇司法所特邀调解员张建忠介绍他参与群众矛盾调解的故事和经验。“跟群众沟通,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分析,信任和耐心必不可少。”张建忠说,他把每一位有需求的群众都当成亲人去对待,用心用情化解矛盾。
据了解,引镇派出所整合多种力量,民警、网格员、村委会、调解员、乡贤等,对邻里纠纷开展摸排。他们犹如一个个“平安细胞”,发挥“前哨”潜力,及时发现不易察觉的“隐性”矛盾,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做到未雨绸缪,编织起辖区和谐网, 做好百姓的“贴心人”。
“与群众打交道、解矛盾、调纠纷,是我们民警必须具备的硬本事。”倪旭建说,引镇派出所将形成三方合力机制,探索矛盾调解新路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引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