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长安方言一零九(每小平)
中华文化由许许多多的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共同组成的,其内涵博大精深。有人认为,语言不过就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实际上,语言是人类历史的DNA。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社论: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雅言出长安,传承大发展。陕西自古帝王都,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十三朝古都、是京畿之地,长安方言曾经是当时使用的官方语言。经过了融合发展形成各民族共同口口传播的长安方言,形成了丰富多彩一字多音多意的文化内涵。在长安人的语言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传统的俚语方言在城乡通用。这些方言既通俗又大雅,极具西安特色。
长安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对我国文化是种缺憾和损失。《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 即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在丰镐建都开始,丰镐地区的语言即成为官话(雅言) 。秦汉时期民族大融合使长安话影响到全国各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
长安方言承载着浓浓的文化乡愁和文化基因,在戏剧,民歌、民俗等都以长安方言为主要展示方式,浓缩着陕西文化的精华。因而古汉语,史记及唐诗宋词、都需要用长安话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方言词汇,读出当时的韵味来。方言字的考证,专家学者主要以宋代韵书《广韵》《韵集》等典籍为依据。《辞海·雅言》释义:“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 月是家乡明,话是家乡好! 雅言最早兴起于周朝,因周朝在长安沣建都,人们以说长安话为荣,说长安话成为一种风尚,足见长安方言的坚韧和持久。
长安方言,秦之声韵。长安有仓颉造字台,秦始皇统一文字;文字传承了历史、也记录着历史。秦人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秦腔高吼激越,言语粗犷奔放,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历史悠久的长安方言,可以说是五千年中华文脉的一个缩影,像不可触摸的“活化石”;不忘方言,客观上在传承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长安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各具特色,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广大农民一代一代将长安方言传承下来,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留住祖先的声音,让后人知道先人怎样说方言生活和交流的。
语出长安,留住方言。长安方言历史悠久,属于主流语言,是中华方言的瑰宝。长安方言是活的,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态和绵绵不绝的文化前景。在千年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沉淀出长安方言,可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近乡情更浓,方言传心声。方言本身就是文化,尤其是方言就是地域文化第一符号,无论是腔还是调,通过方言就知道家在哪里,根在哪里、可让我们记住乡愁。长安方言朴实亲切,有着豪放高昂的腔调。方言就是我们的乡音雅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人类文明通过方言将优秀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承。新生儿最先听到的就是方言,方言有感情,有温度,成为难以释怀的永远乡愁。中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都有方言。方言是贴在乡情上的标签,是百花园中一朵朵靓丽的奇葩。长安方言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的长安方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让长安方言文化流淌至今,服务当代,留传后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与文化互为培养基的语言。长安方言存留了诸多古语,是中国语言的活化石。方言作为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语言文化,语言学中地位独特,放在中华文明5000年文明谱系中考量,人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言就是最好的基因密码;中华文明内涵特质和价值取向,方言就是文化解码。保留方言,就等于保留下了打开中华文明奥密之门的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宝库。
长安方言是古老文明的体现,是地方语言的精华;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基因,通过长安方言能追寻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代代相传衍变的历程。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则是对我国文化的缺失。他从远古飘来,充满着活力、是古汉语在长安方言中的留存,也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礼记·曲礼》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了解好长安方言,掌握好长安方言,宣传好长安方言,解释好长安方言,是我们的一项光荣义务。
中国陕西的方言存古程度最高,陕西方言曾经是朝廷官方语言,被称为“大秦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昔日的长安范围东临蓝田,西邻户县;从渭河以南至秦岭……长安方言是一个地区的鲜明印记和乡音,体现在中华文明独特魅力中。说长安方言并分享是种快乐,有种自豪感。长安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汉语文化的组成部分。长安方言传承着古老历史的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体现出浓郁的地域味和地方特色。
时代在变迁,文化大发展。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宣传,长安方言正在快速消失,仅有一些老人或偏僻乡村的人们仍在使用,但词汇、发音及用字、词汇量仍存在缺憾。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其消失对我国的文化是一种缺憾。若不重视长安方言的保护抢救,其消失已不可逆转。方言文化的基因需要我们来传承和发扬广大,绝不能遗失!否则,对不起我们的先人,对不起我们的后人,也对不起我们的良心,更对不起我们的传统文化!
戏曲是方言的味道,秦腔、长安道情等戏曲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交流,如同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永远不变的是故乡的方言。诸多方言文字因地域、人们的口语发音不同,但大致意思相同;例如把非、扉、菲、啡、蜚、鲱、飞、绯、妃、腓、肥、淝、斐、悱、诽、匪、榧、篚、翡、痱、吠、废、芾、肺、镄、沸、费、睡、说、税等白话文统一成某一个字就失去方言的本意……长安方言有力的验证了:喝长安的水,说长安的话。黄土有多深,文化就有多深。听长安人讲陕西方言,就像吃锅盔、吃碗油泼面那样纯、那样香,那么亲切有滋有味!长安方言涉及面广,数量众多、有时难以全面叙述。一字多音,同音不同字,尽可能用近音近义字,选用合乎文法、通行典范的汉语来表达。
“小说是民族的秘史。” 同样,地域和方言文化也是民族的秘史。通过长安方言可解读千百年的古文诗句,了解千百年前的文化,回味寻找过去的传统及历史。长安方言保留了古音和古时的习俗,是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乡音和乡愁。
长安方言是长安人生的根,是从祖宗延续而来的标签。长安方言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在外人的情愫,也是与故乡沟通的纽带,承载着背井离乡的愁苦和拚搏奋斗的信念。长安方言是河流,源于祖宗的血脉,不断传承弘扬广大。不论在那里,长安方言根深蒂固,铭刻着人的一生,并不断孕育延续。“乡当见乡当,两眼泪汪汪。”闻声思故土,方言拨心弦!人的迁徙就是语言的迁徙,身居它乡,若听到熟悉幸运有魅力的长安方言,你会倍感亲切如同见到了乡亲,你会主动搭言:“乡当!你是咱那里人?”“饭吃了没有?”“到这里来干啥?”
方言的培养在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老辈传少辈,子子孙孙无穷尽。“我们是方言的载体,愿为它传承并发扬光大。” 每当听到乡亲们说的长安方言,吾就感到很亲切、很温馨,真正使人感到方言就是家乡,就是吾永远的乡愁。
《长安方言》1-----108分别在《长安人》《爱长安》《京兆文学》《今日头条》《复兴文化传媒》《作家新地带》《西部都市网》《三秦文学》《西安盟讯》《百花洲诗刊》、《南山窗》《三秦散文家》《西安政协》《艺空联盟》《长图荐读》《网易》等网站平台上刊载后,受到22.374万读者15973位网友的留言点赞;21.369位读者先后分别多次写出宝贵的评语进行点赞,还有的为某句某字某方言与我进行探讨、并给我发来他人文章对照,令我欣慰不已。
何演宏:长安美《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人生探不清,说不明,人人都想探,人人都想说,揭开人生神秘面纱,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懈梳理人生哲理可谓佳径。《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从人生哲理探索人生路径,从长安方言探索地域文化之源,平凡伟大!
尚林祥:长安美 长安方言是长安人生的根,是从祖宗延续而来的标签。长安方言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在外人的情愫,也是与故乡沟通的纽带,承载着背井离乡的愁苦和拚搏奋斗的信念。长安方言是河流,源于祖宗的血脉,不断传承弘扬广大。不论在那里,长安方言根深蒂固,铭刻着人的一生,并不断孕育延续。“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 闻声思故土,方言拨心弦!
韦忠民:……我们中华传统的东西逐渐流逝,尤其是汉字古音和方言;普通话的普及是件好事,可是方言才是代代相传的本土文化,弄懂方言对于学习古文帮助很大……
长安方言似松柏样千年存在,但愿方言能唤醒长安人的乡愁。
本稿对某些生僻字用同音或近似字标出!我恳请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好的建意,共同参与到长安方言中来,为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谢张利萍和子女为本稿的大力支持!
妗婆:指母亲的舅母的意思!
例句:妗婆待晚辈很好,到她家总会给你拿好吃的!
妗妈:指母亲的兄长、舅舅妻子的意思!
例句:每当到舅舅家去,妗妈会拿出好多吃食来!
妗子:指母亲的弟弟、舅舅妻子的意思!
例句:过年过节到舅舅家去,妗子会炒很多热菜!
禁端:指做错事说错话遭训斥指责、少言禁行!
例句:家长对做错事说错话的孩童当场禁端!
兄长或姐姐常对弟妹禁端!若顶撞就动手打!
紧细:指生活艰难,过日子精打细算勤俭的意思!
例句:她过日子紧细得很!粗细粮搭配不浪费!
她从不乱花一分钱,在经济上紧细的没法说!
紧亏:指某件事幸亏、多亏的意思!
例句:这台电脑紧亏你帮忙修理,谢谢你了!
到西安去办事,紧亏我多带了800元才解了围!
紧火了(紧火咧) :指事情到了紧急忙乱的时候!
例句:她急急忙忙从妇产科出来对我说:紧火了(紧火咧) !媳妇快要生咧!
对方前锋把足球踢到了门前,紧火了(紧火咧) !
紧称(音沉) :指保护得紧密更保险的意思!
例句:你以前穿的衣服扑西来台的,这次穿上这身西服挺紧称(音沉) 的!
把后院豁口墙补好,咱屋院就紧称(音沉) 咧!
紧巴巴:指物体表面紧张状态;经济不宽裕拮据!
例句:衣服又小又瘦,紧巴巴贴在身上不好看!
他起床迟,赶忙上班没洗脸,脸上紧巴巴不舒服!
他打麻将连输三场,口袋里紧巴巴没有钱咧!
紧绷绷:指捆绑得紧;心情紧张、表情不自然!
例句:你把皮带再放松一下,要不紧绷绷不好看!
领导严厉批评了她的不是,她的脸紧绷绷不好看!
紧张:指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激烈或紧迫;供应不足,难于应付的意思!
例句:她是第一次上台表演,免不了心情紧张!
连续三昼夜的紧张劳动,按时完成了工作任务!
近期这种商品供应紧张!正常供应还需要一段时间!
紧密:指十分密切,不可分隔;又指多而连续不断的意思!
例句:和文友们紧密结合,平时多保持联系!
前天下大白雨,紧密又大的雨点打得人头疼!
紧紧巴巴:指人的经济紧缺,没有多余财物之意!
例句:他给娃买了房结了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他俩口子买了车还了贷款,紧紧巴巴过日子!
紧处加楔子:指木匠在卯口加楔子,更紧张之意!
例句:这几天要出门办3件大事,你又紧处加楔子让我给你改稿件,只得开夜车了!
曾记得老父安镢头,在棍与镢之间紧处再加木楔子!
2023年9月28日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文化研究者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九十九(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长安方言一一零(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