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青清潏河岸 亲情文字现(每小平)
晓瑛赠书心喜欢,揭书生香昼夜观。
文友苗晓瑛《青青潏河岸》出版发行,吾从心底表示祝贺!幸得苗晓瑛赠送《青青潏河岸》,便如饥似渴拜读学习并笔记。
认识美女作家苗晓瑛有七八年,那只是感性认识,而理性认识则是从阅读《青青潏河岸》后,从优美朴实的文章佳句中再认识的。
亲情大于天,每天都思念。从《我的爷爷》《父亲》《母亲》《二叔》《我的姑姑》《三叔》《姑父》《大哥捏泥人捏出了大名堂》《怀念二弟》等文章中可窥视出怀念已故的亲人和健在的亲人无限深情,语句中无不表露出动人的生活场景和真情,倾注了作者对亲人们的感恩情思。
开篇就写《我的爷爷》,儿时上过私塾,年轻时英姿勃发,中年时沉稳干练,形象高大威武,是有很多故事的人。说来也巧,我也是个兽医师、同她爷爷是一行。她爷爷读过的《本草纲目》《千金翼方》《元亨疗马集》《疗牛集》《驼经》等医书我也读过并笔记。说句心里话:要当好一名兽医既要聪明勤奋好学、又要具有吃苦耐劳不嫌脏的精神。每次跟师傅给牲口出诊看病,要提前准备好药品器具,背上药包陪师傅出行。诊治前,首先要用绳索保定好牲口,以防嘴咬腿踢,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同时,测量体温,给师傅递上听诊器,看师傅如何望闻问切、如何诊断疾病开处方。一般情况下,打针、灌药及外伤处理皆由徒弟来做。回家后或在夜晚时拿出药书对照病症再学习、反复研究琢磨,悟出理解后才能逐步掌握牲口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爷爷有眼光,会超前应对即将出现的困难。刘镇华的镇嵩军围困西安城8个月,在粮食短缺、青黄不接饿死人的情况下,买回毛驴干起了磨面营生,用麸皮、黑面使家人渡过了饥荒。作者没见过爷爷,但爷爷的慧眼和超前的思想,精神、理念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她。
故乡人和事,文字明心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4岁的父亲因生活所迫、早早就撑起了家。看麦场,运麦捆、割麦、扬场、播种、耙地等农活样样精通,是务劳庄稼的好把式。在其父照顾下,二叔入伍参加了工作、三叔当上了医生、姑姑考上了中专,他本人因文化水平高也成为公办教师,并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
近乡情更切,形散文神明。她父亲命运多舛,啥苦都吃过,啥罪都受过。“三年灾荒”的“大锅饭”,雨中泥泞在郊区拣拾白菜帮、萝卜缨冒雨躬腰艰难用架子车往回拉的艰难困境;身体弱有病仍硬撑着、坚守工作岗位。最动人的是夜晚抬着她去20里外小寨医院救治,学校灶发给的煮鸡蛋舍不得吃,小心暖在怀里的“温热鸡蛋”递给她,令人感动不已。再就是有病还照常农耕锄苞谷,用坚强的臂膀撑起了家,耕读传家的精神不能丢!
借物叙心意,往昔难忘事。母亲缠过脚,受过苦;母亲很坚强,家务全担当;母亲是党员,带领群众干……母亲闲不住,忙完队里忙家务。做饭搓棉线,织布染床单。贤德善良热心肠,尊老爱幼扶贫忙。勤俭持家过日子,教育子女早成人。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讴歌了辛劳母亲的一生。村还是周家庄,路还是那个路、屋还是那个屋、炕还是那个炕……但却不见了母亲的身影。
母亲人走了,可她的灵魂没有走,永远留在女儿心里、生活里、岁月里、记忆里和生命里,这是作者对母亲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
亲人亲戚感情深,大事小事件件真。《二叔》《我的姑姑》《三叔》《姑父》《大哥捏泥人捏出了大名堂》《怀念二弟》等58篇散文,体现出乡音乡情亲朋事,生活多彩明心志。拜读后深感篇篇散文是为家族续命、为岁月点灯使人前行、用事例情感打动人心、为后人树立楷模更好地生活好文章。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真情是文章的生命,需要作者用心用情来感应。每篇散文皆亲身经历,篇篇佳作饱含着深情厚意。感情真挚,文笔流畅;叙人叙事,形散意多。脚踩毕原地,写出真情意。文友品研会,真情实珍贵。
青青潏河水长流,故乡人事皆风流。心中久存文学梦,努力奋斗已实现。文学高峰已竖立,勤奋写作坚定意。
热烈祝贺《青青潏河岸》出版发行!
顺祝文友苗晓瑛在创作征途上取得新成就,再攀文学新高峰!
附苗晓瑛留言:感谢每老师的精彩解读和鼓励!拜读了每老师《青青潏河岸》评论读后感,心里有许多感动和感慨,如果没有认真阅读散文集,就不会写出令人为之动容的优美文字。
我爷爷学过兽医,每老师也学过兽医,而老师对兽医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都有很深的造诣,虽然短暂的语言交流,但足以说明每老师是一个勤奋,有吃苦精神,爱学习,与时俱进的人。感谢老师阅读我的拙文,感谢对我文章的精彩解读。由衷感谢!
2023年7月21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办公室副主任 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社火文化研究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少陵原》序(每小平)
- 下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九十四(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