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保护“重磅加码” 国家公园如何打造
国家公园是尺度最大、体系最全、等级最高的自然保护地。2021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秦岭国家公园创建方案》,标志着秦岭保护“重磅加码”,开启国家层面整体性保护新阶段。
目前这项工作推进如何?怎样建设好秦岭国家公园,使之成为“美丽陕西的封面”和“中国生态的名片”?5月25日,省政协召开“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专题协商会,梳理剖析秦岭国家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聚焦完善法律法规、理顺管理体制、争取政策支持、强化人才保障等方面建言献策。
秦岭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全面完成
秦岭主体在陕西境内,其陕西段涉及6市39个县,总面积5.82万平方公里,占我省省域面积的28.31%。
结合此前的调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薛占海在会上讲述了秦岭的变化:秦岭地区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76.4%增加到2022年的87.6%,平均每年增长0.51%。秦岭陕西段植被固碳释放氧气总量从2000年的1910万吨上升到2022年的2327万吨,年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8.3天。
2021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我省开展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自此,一个美丽、全新的秦岭国家公园呼之欲出。
据省林业局消息,目前创建任务全面完成并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
虽然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薛占海表示“当前秦岭保护进入‘啃硬骨头阶段’”,他建议,尽快推动制定国家层面的秦岭生态保护法,将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标黄河保护法与长江保护法,以立法的形式,规范保护范围、保护目标、执法主体与责任等,提升秦岭生态保护能级。
省民盟妇委会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董红提出,为了更好地促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建议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独立的地方性法规——《秦岭国家公园保护条例》,作为《国家公园法》的特别法。
“在秦岭国家公园立法中明确将公众参与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并将公众参与原则在秦岭国家公园保护条例的相关部分予以落实。”董红说,主要包括秦岭国家公园管理规划、秦岭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秦岭国家公园建设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秦岭国家公园执法等,并对公众参与的途径、方式和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以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秦岭国家公园建设中来。
公园建设和群众增收致富要“双赢”
“秦岭国家公园对区域内的生态将进行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的保护,客观上会冲击原住民的生计状况。为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对农民发展权的保护和可持续生计的统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邢成举说。
邢成举建议,对秦岭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内农户的数量、生计结构、生计来源和可替代的生计转型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调研,对规划范围内国家公园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农户家庭生产或生活的影响和补偿状况、农户对公园建设政策感知及替代政策参与需求等方面开展调研并摸清相关情况,为国家公园建设中农户权益的保护做好铺垫和方案筛选。
“建议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禁止生产经营和群众生产生活受限等问题,制定出台补偿政策和措施。” 省政协委员、商洛市政协主席王宁岗提出,建立和完善野生动物伤害保险制度、设立生态补偿基金、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增加公益性岗位、加大生态移民补偿扶持投入等,努力实现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
“建议将秦岭地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刚性目标的战略支撑点,科学布局秦岭生态碳汇监测网络,适当制定倾斜政策,加大对秦岭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薛占海说。
对标“双遗产”名山打造面向世界的大秦岭国家公园
省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勇在调研中发现,秦岭文化如何通过具体资源来体现,以及如何通过文化传承来构建分区、分级、分类的资源体系等问题尚未解决。他建议,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顶层设计,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对标黄山、泰山、阿索斯山等国内外“双遗产”名山,实行全域保护和分区管控,深挖“秦岭四宝”等自然资源与“中国宗教文化发源地”“秦岭山水文学”等文化内涵,打造面向世界的大秦岭国家公园。
“加强秦岭各类自然景观、工业遗址、文化遗迹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数字化三维可视化建设,打造涵盖景观展示、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传播和生态监管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秦岭数字国家公园,为人们提供多种线上优质生态、文化、旅游、教育产品,使人们在领略秦岭国家公园内祖国大好河山,感受深厚中华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激发民众生态保护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省政协委员、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宋立军建议。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小麦 丰收在望
- 下一篇:秦岭脚下小村庄“蝶变”为网红打卡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