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长安方言九十九(每小平)
中华文化由许许多多的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共同组成的,其内涵博大精深。有人认为,语言不过就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实际上,语言是人类历史的DNA。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社论: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雅言出长安,传承大发展。陕西自古帝王都,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十三朝古都、是京畿之地,长安方言曾经是当时使用的官方语言。也融合了各少数民族不同语言,形成了丰富多彩一字多音多意的文化内涵。长安方言承载着浓浓的文化乡愁和文化基因,在戏剧,民歌、民俗等都以长安方言为主要展示方式,浓缩着陕西文化的精华。因而古汉语,史记及唐诗宋词、都需要用长安话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方言词汇,读出当时的韵味来。方言字的考证,专家学者主要以宋代韵书《广韵》《韵集》等典籍为依据。《辞海·雅言》释义:“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 月是家乡明,话是家乡好! 雅言最早兴起于周朝,因周朝在长安沣建都,人们以说长安话为荣,说长安话成为一种风尚,足见长安方言的坚韧和持久。
长安方言,秦之声韵。长安有仓颉造字台,秦始皇统一文字;文字传承了历史、也记录着历史。秦人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秦腔高吼激越,言语粗犷奔放,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历史悠久的长安方言,可以说是五千年中华文脉的一个缩影,像不可触摸的“活化石”;不忘方言,客观上在传承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长安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各具特色,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广大农民一代一代将长安方言传承下来,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留住祖先的声音,让后人知道先人怎样说方言生活和交流的。
语出长安,留住方言。长安方言历史悠久,属于主流语言,是中华方言的瑰宝。长安方言是活的,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态和绵绵不绝的文化前景。
方言就是我们的乡音雅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人类文明通过方言将优秀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承。新生儿最先听到的就是方言,方言有感情,有温度,成为难以释怀的永远乡愁。中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都有方言。方言是贴在乡情上的标签,是百花园中一朵朵靓丽的奇葩。长安方言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的长安方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让长安方言文化流淌至今,服务当代,留传后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与文化互为培养基的语言。长安方言存留了诸多古语,是中国语言的活化石。方言作为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语言文化,语言学中地位独特,放在中华文明5000年文明谱系中考量,人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言就是最好的基因密码;中华文明内涵特质和价值取向,方言就是文化解码。保留方言,就等于保留下了打开中华文明奥密之门的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宝库。
长安方言是古老文明的体现,是地方语言的精华;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基因,通过长安方言能追寻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代代相传衍变的历程。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则是对我国文化的缺失。他从远古飘来,充满着活力、是古汉语在长安方言中的留存,也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礼记·曲礼》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了解好长安方言,掌握好长安方言,宣传好长安方言,解释好长安方言,是我们的一项光荣义务。
中国陕西的方言存古程度最高,陕西方言曾经是朝廷官方语言,被称为“大秦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说长安方言并分享是种快乐,有种自豪感。长安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汉语文化的组成部分。长安方言传承着古老历史的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体现出浓郁的地域味和地方特色。
时代在变迁,文化大发展。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宣传,长安方言正在快速消失,仅有一些老人或偏僻乡村的人们仍在使用,但词汇、发音及用字、词汇量仍存在缺憾。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其消失对我国的文化是一种缺憾。若不重视长安方言的保护抢救,其消失已不可逆转。方言文化的基因需要我们来传承和发扬广大,绝不能遗失!否则,对不起我们的先人,对不起我们的后人,也对不起我们的良心,更对不起我们的传统文化!
戏曲是方言的味道,秦腔、长安道情等戏曲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交流,如同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永远不变的是故乡的方言。诸多方言文字因地域、人们的口语发音不同,但大致意思相同;例如把非、扉、菲、啡、蜚、鲱、飞、绯、妃、腓、肥、淝、斐、悱、诽、匪、榧、篚、翡、痱、吠、废、芾、肺、镄、沸、费、睡、说、税等白话文统一成某一个字就失去方言的本意……长安方言有力的验证了:喝长安的水,说长安的话。黄土有多深,文化就有多深。听长安人讲陕西方言,就像吃锅盔、吃碗油泼面那样纯、那样香,那么亲切有滋有味!长安方言涉及面广,数量众多、有时难以全面叙述。一字多音,同音不同字,尽可能用近音近义字,选用合乎文法、通行典范的汉语来表达。
“小说是民族的秘史。” 同样,地域和方言文化也是民族的秘史。通过长安方言可解读千百年的古文诗句,了解千百年前的文化,回味寻找过去的传统及历史。长安方言保留了古音和古时的习俗,是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乡音和乡愁。
长安方言是长安人生的根,是从祖宗延续而来的标签。长安方言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在外人的情愫,也是与故乡沟通的纽带,承载着背井离乡的愁苦和拚搏奋斗的信念。长安方言是河流,源于祖宗的血脉,不断传承弘扬广大。不论在那里,长安方言根深蒂固,铭刻着人的一生,并不断孕育延续。“乡当见乡当,两眼泪汪汪。”闻声思故土,方言拨心弦!人的迁徙就是语言的迁徙,身居它乡,若听到熟悉幸运有魅力的长安方言,你会倍感亲切如同见到了乡亲,你会主动搭言:“乡当!你是咱那里人?”“饭吃了没有?”“到这里来干啥?”
方言的培养在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老辈传少辈,子子孙孙无穷尽。“我们是方言的载体,愿为它传承并发扬光大。” 每当听到乡亲们说的长安方言,吾就感到很亲切、很温馨,真正使人感到方言就是家乡,就是吾永远的乡愁。
《长安方言》1-----98分别在《长安人》《爱长安》《京兆文学》《今日头条》《复兴文化传媒》《作家新地带》《西部都市网》《三秦文学》《西安盟讯》《百花洲诗刊》、《南山窗》《三秦散文家》《西安政协》《艺空联盟》《长图荐读》《网易》等网站平台上刊载后,受到19.827万读者和12376位网友的留言点赞;等17813位读者先后分别多次写出宝贵的评语进行点赞,还有的为某句某字某方言与我进行探讨、并给我发来他人文章对照,令我欣慰不已。
何演宏:长安美《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人生探不清,说不明,人人都想探,人人都想说,揭开人生神秘面纱,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懈梳理人生哲理可谓佳径。《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从人生哲理探索人生路径,从长安方言探索地域文化之源,平凡伟大!
尚林祥:长安美 长安方言是长安人生的根,是从祖宗延续而来的标签。长安方言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在外人的情愫,也是与故乡沟通的纽带,承载着背井离乡的愁苦和拚搏奋斗的信念。长安方言是河流,源于祖宗的血脉,不断传承弘扬广大。不论在那里,长安方言根深蒂固,铭刻着人的一生,并不断孕育延续。“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 闻声思故土,方言拨心弦!
韦忠民:……我们中华传统的东西逐渐流逝,尤其是汉字古音和方言;普通话的普及是件好事,可是方言才是代代相传的本土文化,弄懂方言对于学习古文帮助很大……
本稿对某些生僻字用同音或近似字标出!我恳请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好的建意,共同参与到长安方言中来,为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谢张利萍和子女为本稿的大力支持!
二五不挂:指对人对事想理不想理的意思!
例句:这事和我二五不挂,我懒得去问!
你整天对家里的事二五不挂,光知道玩打麻将!
他懒散庸俗成了习惯、啥事也不管,整天二五不挂不闻不问的样子!
二杆子:原指笔杆子(文官) 、枪杆子(武官) 的人厉害(含讽刺意) ;专写诉状(笔杆子)和吸食鸦片(烟杆子) 的人;还指人粗暴野蛮不讲理的意思!
例句:你真是个二杆子,这违法的事你也敢做!
他既是个烟鬼,又爱打人骂人还偷钱财搞吸食!
看你这个二杆子,把孩童打成啥样咧、头破血流!
二尺五:指纸糊的高帽子高度恰好是二尺五寸;又指昔日农家烧柴火用的风匣(风箱) 杆,其长度也正好是二尺五寸之意。
例句:二尺五的高帽子是假的,但人人都爱戴!
有人爱说恭维人的奉承话,二尺五是假的,用顺耳的语言给人戴高帽子!
曾记得母亲做饭,我在灶火来回推拉二尺五的风匣(风箱) 杆烧火做饭!
帽子古时叫冠,皇帝始制冠冕。古时男子二十而冠,行冠礼、谓之成人。皇帝的冠为9寸,太子7寸、大臣依官职大小依次低下。高帽子意指高官,因而人们为了恭维奉承他人常说二尺五之语!
民国闹革命时穷苦群众斗地主游乡时给批斗者头顶戴二尺五纸糊的高帽子进行批斗改造!
他没有自知之明,听了人家二尺五高帽子的话就兴奋和高兴!
高帽子故事:清朝咸丰年间,山西有个秀才叫刘序。儿时聪明伶俐,但读书不用功。他人指点缺点后刘序承认有理,但听着刺耳、心里也别扭;不舒服、不顺耳。刘序发现人人都爱听好话、恭维的话。如某孩童长得既黑又丑,刘序却对其父母讲:长得好看!黑是黑,是本色;黑娃皮实身体好!孩童父母听后喜笑颜开,连声道谢!
阿谀奉承的话不纳税。此后,刘序得出结论:舌头长在自己嘴,胡说分文也不赔;恭维话语要多讲,吃香喝辣不倒霉……他给人戴二尺五高帽子的话积累了丰富经验,尝到了不少甜头,就把给人戴二尺五高帽子作为他处世为人的座右铭。
刘序考中进士到山东赴任前,回家拜见父母亲和老师。老师叮嘱:做官不易,你初出茅庐,定要格外谨慎小心才是。刘序答:请老师放心,我已备有各种规格不同百余顶高帽子。谁适合戴哪一种,我就送他一顶高帽子,不会有啥麻烦。
老师听后很气愤,气恼训斥道:做官要上忠朝廷,下爱子民,刚直不阿,办事公道。岂能如此歪门邪道,凭着乱发高帽子,讨好上司同僚……
刘序抢辩道:老师不必生气,学生何尝不恨那些阿谀奉承之辈。可是,天下之人,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能有几人?他老师听了高帽子的二尺五恭维话后转怒为喜,心里甜滋滋的。
从政后,他信奉自己制定的“高帽政策”,对上司勤拍马,对下属常鼓吹;混迹官场二十多年,竟从小县丞爬到了五品知府的高位……
期间他利用职权,贪赃枉法、建房置田、蓄奴买婢……因给巡抚大人“高帽子”戴的好,讨到赈济灾民的肥差使,从中大捞不义之财……被地方官员告到巡抚衙门。
贪污过大,此罪当斩!有人通风报信,他急忙带上贪污赈济银子1200两,连夜去见巡抚大人。
巡抚问:“深夜到此,有何贵干?”
刘序没答言却先把子1200两银子放在桌上,然后下跪说:“下官若非大人栽培提拔,焉有今日。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近闻大人令堂贵体欠安,耗费甚钜,而大人一向为官清廉,宦囊空虚,故卑职斗胆,私挪赈银1000两前来孝敬。下官固知此举事关重大,但能为大人分忧解愁,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话尽于此,就请大人把我送入监牢,明日公堂之上,我只供作贪赃,绝不改口。” 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大人对我恩重如山,我为大人死,死也心甘!” 言罢,卸下头上乌纱,伏地不起……
刘序“高帽子”的话把巡抚大人听得啼笑皆非。他阴沉着脸问道:“你只侵吞了1000两?”
刘序道:“若再多贪一钱一两,愿受凌迟之刑!” “另外200两银子是我孝敬你的!”
巡抚道:“你的高帽子话令人感动,我有向你之心,但无向你之口!”
刘序忙道:“告我的地方官是个好官,人家告的对,我无怨言。”“卑职不求大人开脱,已作下死的决心,不然我为何前来投案;只求大人速速治罪。”
巡抚踱步沉思,心中暗想:“难得他有这番孝心,我总算没把他看错。” 他见刘序仍跪着,便道:“这200两银子你自己拿走!那1000两带回去,还放在赈银之中,明日我派人前往你处查赈,你要镇定以对,装作若无其事,只要银两数目不差,最多责你账目有误,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刘序听后,心中暗喜。但他仍假惺惺说道:“还请大人三思,不要为了下官,坏了大人名声。”
巡抚道:“起来吧!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返家后,刘序对老婆说:“今日全凭三寸不烂之舌,尽说了高帽子的话,保住了性命。”
二尺五高帽子的话顺耳,又能救命……
五般三样:喻指花样多,令人眼花瞭乱的意思!
例句:原本吃个便餐,嫂子却做了五般三样饭菜!
热诚欢迎读者们留言指正
如果转载需经本人同意!
2023年5月12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办公室副主任 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社火文化研究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八十九(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麻将的揭秘(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