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忆张立(周元哲)
作者:周元哲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1日 点击数:
2022年末,我的家庭突遭大劫,爸爸由于新冠肺炎在交大二附院病危抢救,由于血库不足,我们子女像无头的苍蝇在朋友圈、各个群里求血,众多朋友看到后,纷纷跑去献血。我的学生从长安区跑到雁塔,长安文联刘欢带着孩子去献血,张立寄来慰问金,嘱咐我好好照顾爸爸度过难关,等过些时日送来他的新作《能不忆长安》。
岁月过的真快,一晃,昨日竟然是爸爸走了七七,妈妈的身体康复的虽无大碍,但是情绪还是很低落。为了宽慰妈妈,我拿着张立寄来的《能不忆长安》,和妈妈一起朗读。妈妈说,“是不是早先他送你一本《要有光》。”我从书架上取下《要有光》,看着那句“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这句话就是张立在我心目中的印象,他在我们朋友之间就是一个热心暖男。
认识张立,源于向辉。向辉和我在师大筒子楼里是左邻与右舍,两个孩子同年出生、一起成长。向辉为人潇洒风流,虽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史学界的学院派,但其遵从其本性,在文字的天地间信马由缰,近年创作颇丰,出版《宣王中兴》《大西安画传》《秋水南山》《与点斋文稿》《镐京迷案》等各类图书十余种。而张立作为民间派别的文化学者,虽未有系统的文史理论根基,但其出于对长安历史、人文、山水由衷地爱,好学勤奋,记得在其家看到文、史、哲、美学、思想等各类书籍汗牛充栋。每每长安作协活动相见,张立与向辉交谈着自己近期所学所思,求证着长安典故真伪,我在一旁聆听,受益匪浅 。
姜涛是张立的初中同学,他为《能不忆长安》的书评《悲心与天老,当作惊鸿客》谈到,“自身知识的欠缺,以及导游牌上的简单描述,让我无法与终南山这座充满传说的人间胜境产生共鸣,在看山是山,只是在看水是水的低层次中游走。在阅读《能不忆长安》时,我就在想,如果在寻访终南之前或者在寻访之时,手中有这样一本书,该多好呀。在嘉午台龙脊上,在尖山顶端,在圭峰寺中,手持此卷,听风,观云,闻香,又将是何等惬意!春已至,万物始,我想,经过这本书滋养,我在看山看水,定有更深的感悟。”是啊,这何尝不是我的所思所想。2015年左右,在长安大学城居住的我热衷骑行,常常在各个峪口,寺庙、山水之间穿梭,偶尔用文字记录所见所想,在文友天地-长安人 (changanren.com)上的《(散文)骑行王曲》一文经由张立打磨,让我这个文学爱好者学习很多。张立鼓励我说,“元哲兄可以写《骑行长安》“。
向辉给张立《能不忆长安》写的序《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谈及他和张立从相识,相知的过程,让我也回忆数年前我们三人那年一起去长安区东大村的张灵甫陵园的场景,原本晴朗的天空突降雨水,我们肃立在魏有奇老先生撰写“抗日名将张灵甫将军纪念碑”,脱帽默哀三分钟,张立说道:“尊重事实,对张灵甫的功与过要客观分析……“。作为一名软件教师的我,一名工科男,常常感受的文理巨大的不同,如何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实属不易。张立多年致力于研究发掘唐诗文化和地域文化,其《要有光》获西安市长安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作品奖。《元和中兴》一书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配备核心书目。2021年其更被评为“西安市百姓学习之星”。
我想,我们中华文明为何能源远流长,不就是有无数个像张立这样的人,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人民,就像一道光,不断的为这片土地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能不忆长安》通过“那时的山河”、“那时的诗人”、“那时的家国” 将长安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人与事细细道来,使得我们在审视历史之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久久传承。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写在爸爸头七(周元哲)
- 下一篇:散文:学习去爱(周元哲)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