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兰增干>>正文内容

    评论:沣水长流 此情常在(兰增干)

    作者:兰增干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8日 点击数:

     

    袁强的长篇小说《沣水长流》正式付梓出版了!作为他的兄长和校友,我比他还高兴,高兴他的成长、高兴他的收获、高兴他人生又多了厚厚的积淀、高兴我身边又多了一位年富力强的青年作家。

    袁强与我有过共同的求学经历。他低我数级,我们在校友活动上相识,因都居住长安,见面机会颇多。一有空他便约我小酌,喝到兴致处,他聊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想法。我渐渐对他有了新的认识,这个看起来貌不惊人的小伙子其实是很有想法的。他的本职工作是建筑装饰,手下带领了上百名的工人,虽然他是老板却没啥架子,经常和工人嬉笑怒骂,工人的方言俚语和人生经历也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他说工人说的话最攒劲!与我一旦聊起来常常就忘了时间,一不小心就是几个小时,菜也未必吃完,酒却一瓶瓶的拿……到最后不是她媳妇从楼上撵下来,就是我夫人打电话催促。在她们看来,俩爷们到底有啥聊的,乐不思蜀的?其实她们不懂我们的乐趣……

    大概2018年的时候,袁强谈到他要写这部作品的想法,以及作品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当时我只感觉如此宏大的描写,跨越文革到改革开放初期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几个标志性的时期,不仅写作时间跨度大,故事人物关系也错综复杂,甚至也会触及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一直担心他难以驾驭。可当他的初稿部分章节打印出来后,我就惊叹起他的生活阅历!他对关中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方言俚语掌握得极其丰富!他笔下的有关婚丧嫁娶细节的描写以及人物对白都非常生动有趣,接地气。这与他常年与普通工人在一起生活和工作是分不开的,这也回应了毛主席“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他从大众中来,大众也回馈了他的创作。

     

     

    袁强自小生在沣河岸边,沣水滋养了他的童年,这里的人和事,天和地,风和雨,我和他都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他过早地承担起支撑一个家庭的重任,生活在劳其心志的同时也淬炼了他,让他跨过沣河,早早融入社会摸爬滚打,也给他积累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生活经历,间接成就了他的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里人物,诸如活到最后最终被人指脊梁骨的赵德厚,坚守梦想高地的赵子晨,追求名利的王长安,自甘堕落的吴明丽,最终逃脱不了命运戏弄的郭慧玲,以及兰花、白雪、张爱爱、郭惠玲等,他们在沣水边乃至长安城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以及整个社会的变迁,可以说是上世纪6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40年来关中农村改革开放的真实映照。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风格,生命关照,都带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品读他们的对话,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关中生态方言实录。袁强在描绘这些人物时用尽笔墨,他们的服饰、发型、眼神……跃然纸上。他对于笔下这些人物形象的精当塑造,读着读着让人感觉好像进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像白雪到赵子晨家那段描写,活脱脱地有点像曹雪芹的笔法了,把赵家人的喜悦,婆婆的欢喜,白雪的羞怯描写的活灵活现。其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对整个故事叙事基点的完美把控和故事审美空间的探寻,作品中主人公在新的时代变化、新的现实关照等融合与碰撞中人性的裂变,都让人喟叹不已。

    任何作品都少不了爱情甚至性爱,袁强的作品亦然。不仅有老一辈人的恩爱情仇,也有年轻一代如饥似渴般的干柴烈火,既没有此处删去多少字的故弄玄虚,也没有框框框框的欲盖弥彰……袁强把这些处理得都恰到好处,你可以翻翻作品里的描写,我就不做赘述了。作品还触及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诸如拆迁、传销、黑灯舞厅等,尤其是拆迁后王长安的好吃懒做,追求名利,把当下拆迁户的膨胀心理描写得活灵活现。

    只有观照人民群众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群众的心愿、心情、心声,立足中国大地、立足火热实践,才能创作出在人民群众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在袁强这部作品之前,我也读过类似题材的作品。大多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写作主体,叙事多是简单的铺陈,但袁强这部作品给我的印象却不像当下大多数写农民工的雷同感,他的叙事从乡村到城市铺陈,从整体上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乡土文学和乡村文学的特征,甚至挖掘了“乡土流失”现象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社会问题。

    有打拼就有挫败,有奋争就有挤压。袁强自小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打拼,他领受了人间冷暖,也就有了乡愁萦怀。对于乡愁,每个人该有各自的疏解途径。袁强以他独有写作的纾解了他心中的所思所想,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沣水画卷,这是他的人生体验,更是他的真情告白。家乡该用浓墨写,故乡当用重音读。故乡根深蒂固的印象和故土上的人情世故,给了袁强不竭的思想源泉,他遨游其中,成了故事里的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

    沣水长流,此情常在。这些故事,将永久留存在他内心,成为他难以磨灭的思想,并且付诸于这部文学作品,随时释放,随地传播,永续不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梁建平:功夫在画外(兰增干)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