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将走符合实际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近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刊发了《西安长安区这六座古城门楼依然挺立传承 一方村落文化 守护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稿后,新华社客户端、新浪网等新媒体纷纷转载,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长安区将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
7月11日,在长安区委常委会上,区委主要领导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的科学理念,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用起来。
长安区文物遗存丰厚,历史文化璀璨,如何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记者采访了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部分从业者和村组干部,听听他们怎么说。
长安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左明新说:“长安古城楼是长安乡村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见证‘留住乡愁’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如今,古城楼在长安已所剩不多,这篇文章无疑会对长安古城楼起到很好的宣传和保护作用,同时为也长安留存下了一笔宝贵的地方史志资料。”
长安区文物局文物科科长陶弘历表示,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作为文物管理部门,我们将通过对传统古村落古遗迹的保护发掘,让传统建筑、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让村民和古遗迹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长安区子午街道南豆角村党支部书记李徐宁说:“我们村地处子午古道,不仅有这两个古城门楼,还有千年侧柏、石头爷等更多古老遗存。”据介绍,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迹,村上对城门楼进行了修缮加固。南豆角村的城门楼已被列入西安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第一批保护名录。
下一步,南豆角村继续将保护传承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通过发展民宿旅游业,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来村里休闲旅游,不断挖掘村落文化,带动村庄经济发展。
西安游客刘萍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她说,“我喜欢爬山,经常和朋友从南豆角村进入子午峪,每次路过都要到城门楼来歇歇脚,这两老城门楼是村庄文明的见证,也是一段历史的传承,希望村上能保护利用好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与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城乡风貌有机结合,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走出一条符合长安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据了解,长安是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朝的京畿之地,被誉为“神州首邑”,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长安区普查出文物点1049处,包含子目1348处,新发现文物点891处。其中,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秦汉时期及隋唐时期古遗址104处,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及明清古墓葬群181处,古建筑146处,石刻16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4处。长安博物馆、长安民居博物馆、杜甫纪念馆馆藏文物共计3400多件(组)。
近年来,长安区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传承力度,做好文化传承创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长安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目前,长安区已先后完成兴教寺塔、二龙塔、天池寺塔、长安圣寿寺塔、南豆角村城门楼保护维修工作。今年对温国寺大殿保护维修正在进行,兴教寺塔安防提升改造、香积寺善导塔安防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