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鱼米之乡”稻地江村完成今夏插秧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农夫插秧忙。经过一周紧张有序的拔秧、插秧辛苦劳作之后,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莽乡稻地江村的插秧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稻地江村地处环山路以北,这里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是长安地区少有的“鱼米之乡小江南”。村里自古以来种植大米桂花球为名,在古代,村里的大米主要进贡朝廷,给朝廷的官员食用。
相传,长安樊川在远古之时是一片汪洋的江水。北边的少陵原和西边的神禾原是江岸,江村恰好处于江心。直到秦始皇北修万里长城、南开五里潏河,泄洪之后,这里才成为稻米之乡。江村南边有小峪河,北边有大峪河,村西为太乙河,古称江心村,后简称江村。因为村里一直种植大米,水稻田多,为与现在杜曲街道(原樊村乡)江村区别,改称稻地江村。
古诗云: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当太阳的光芒把大地染成一片片金黄色的时候,当布谷鸟日夜唱着赞歌----算黄算割的时候,一片片翠绿色的秧苗已经长成韭菜一样高了。妇女们欢声笑语地拿起凳子到地里拔秧苗,强壮的男人们在地里熟练的拉线插秧苗。插秧苗是个技术活,不能插的太深,也不能插的太浅,否则秧苗可能最后都会枯死。所以在稻地江村生活,插秧是人人都要学会的最基本农活。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在《插秧歌》生动地写到: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诗人描写了全家老小在一起拔秧,抛秧,插秧的生活劳动场景。村里祖祖辈辈都以种植水稻为生,几乎每个人都是抛秧、插秧小能手。小孩从小就接收这样的劳动技能训练,长大后自然就会插秧,这样的技术就一代代传承下来。
稻地江村的水稻种植面积目前有18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村的南边,稻田里的灌溉水源主要使用地下水,村里打了几口大井,专门用作水稻灌溉。
现在种植的水稻以桂花球和黄金球为主,使用纯净的地下水灌溉,纯绿色,无污染,每到成熟的季节,有很多西安市民争相来村里购买大米。
今年我们也期待风调雨顺,共同期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一天。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西安倡导市民就地过端午
- 下一篇:长安区纪委监委:聚焦“小切口” 解决群…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