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组群《关中记忆》亮相市群艺馆
半个世纪前的关中民俗,在现代生活中大多已经绝迹,年轻一代的城里人往往很难追寻到那些地道的农村生活的记忆。不过就在昨天,我市迄今规模最大的泥塑组群《关中记忆》在市群艺馆亮相。1030余个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的泥塑人物,立体化地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关中农村的三大经典生活场景。
走进市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映入眼帘的《关中记忆》泥塑组群以宏大的气势令人称奇。仔细观赏,泥塑的家禽、牲畜足有100多个,而农家小院、猪圈、鸡窝、劳动工具、拴马桩、戏楼、店铺也有30多件。这组作品展现了一幅千人同乐的喜庆场面,包括看戏、赶集、耍社火三大经典场景,大场景里又有无数动人的小瞬间,洋溢出关中农村特有的乡土味道,令人感受到泥塑艺术的强烈震撼力。所有的泥塑小人千人千面,无一雷同,每个小人大约三寸高,大多是对襟衣裳灯笼裤,腰间缠根粗草绳的打扮。面对这组泥塑作品,市群艺馆“非遗”保护专家王智也不禁感慨:“这真是民俗文化的活教材。”
泥塑作者、57岁的苗春生是个地道的庄稼汉,也是我市首批“十佳民间艺人”。他执著于泥塑艺术30多年,把大半生积淀的人生收获全部融入了泥巴和竹刀。老苗将《关中记忆》的画面时间定格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
瞧,《铡美案》大戏开始了,台下头顶帕帕的老太婆、梳着大辫子的姑娘、纳鞋底的村妇、抽旱烟的老汉看得津津有味,还有扯着嗓子叫好的;这边街道上的店铺和摊贩开了张,院子里的汉子忙收拾独轮车准备去赶集;集市上算命摊前围了一群人,剃头摊上一个老汉的脑袋已经被剃得精光,凉皮摊主正忙着切皮子,钉掌的伙计跟一匹马的后蹄较上了劲;一个村汉蹲在后院墙角晒着太阳,正用火镰打火……猪哼哼、羊叫唤、鸡上架、猫上房,鸟落房檐树梢,老牛卧在墙根,狗吐舌头鸭摆尾,一派红火的生活场景。
耍社火的演员们上了高跷,平台和高台芯子人物正在捆绑,一桌桌的芯子有《麻姑献寿》《七品芝麻官》《白蛇传》……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牛老爷社火”在这里被真实地再现了。前面的锣鼓队开始热身,秧歌队、大头娃娃扭了起来,社旗仪仗队乱哄哄正在站队,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苗春生向记者介绍说:“现如今,关中的民间风俗在城市几乎消失殆尽,有些风俗在农村也不多见了,年轻娃娃们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我就想用泥巴把关中道的民风民俗表现出来。这次做《关中记忆》用了一年多时间,用掉了1000多斤黄泥。”
王智认为,《关中记忆》用雕塑艺术表现了独特的关中文化,可以作为现代人了解关中民俗文化的一个立体式窗口。据悉,这组泥塑作品将在市群艺馆长期免费展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区副区长朱鸿:感受文学的力量
- 下一篇:西安人赴京看奥运最低需1000元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