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也要学柳青” ——电影《柳青》专家座谈会暨全国首映礼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党政干部也要学柳青,他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5月20日,党政干部也要学柳青——电影《柳青》专家座谈会暨全国首映礼在中央党校举行。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1952年初秋,柳青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放弃城市优越生活,来到秦岭脚下的皇甫村。电影《柳青》就讲述了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创作出经典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故事,再现了柳青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以及他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艺术成就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座谈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给予影片高度评价,他认为:“《柳青》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精心雕琢的艺术作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秘书长王洋说:“电影《柳青》以独特的视角聚焦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是庆祝建党百年影视作品中的亮眼之作。”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柳青》之所以能打动人心,离不开作家柳青本人的精神气质。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动情地说:“柳青不仅仅是写过《创业史》的伟大作家,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文学沉淀为一种精神力量。柳青这样的作家,也许他的文学成就、文学高度可能会被超越,但是他的精神高度永远不会被超越,他的精神永远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好好地继承和学习。今天,我们通过电影《柳青》,重温柳青精神,我相信任何人的精神世界都能受到触动。”
柳青就像文学长征路上高举火炬的人,他用自己的精神气质鼓舞着无数的后来者。柳青是陕西的,也是中国的,他标注了陕西文学的高度,更标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
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说:“文学是有力量的,更是温暖的,可以为人类指出向上向善的精神路径,电影《柳青》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柳青的魅力和精神气韵。我想,柳青先生如果还健在的话,他看到了这部电影应该会感到欣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称赞:“柳青及陕西文学,包括电影崛起以后的陕西电影、西部电影,不仅能够在底层叙事、平民关怀和忧患意识上独步文坛,而且能够以其独特的真正属于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气质,来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面向历史。”
为了拍好《柳青》,主创团队不遗余力,每个人都做足了功课。柳青的扮演者成泰燊表示:“为了准确把握柳青的精神内涵,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柳青身上有古代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和担当,这让我备受洗礼和深感震撼。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通过大银幕感受到柳青精神的力量,并将这份文化精髓传递下去。”
5月21日,电影《柳青》全国公映。导演田波真诚地说:“这部片子历时6年时间打磨,今天能搬到大银幕上与大家见面实属不易。我希望能有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这部良心之作,跨越时空感受柳青的精神世界。”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