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长安论坛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安子评书画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散文:春到樊川好风光(每小…
      • 王莽街道汤房庙小学关心下一…
      • 散文:多情的油菜花(杨峰)
      • 散文:长安方言三十九(每小…
      • 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二十…
      • 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二十…
      • 同情革命资助党 高风亮节人…
      • 诗歌:百年诞辰颂华章(每小…
      • 诗歌:英明领导得胜利(每小…
      • 散文:驴脾气(张娟玲)

      最新推荐

      •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利
      • 长安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娴
      • 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王青峰
      • 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从小受柳青鼓舞 西安81岁退休老教授写了1万余首诗

      作者:赵瑞利 来源:华商报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9日 点击数:

      从小热爱文学,儿时还曾得到柳青资助和鼓舞,81岁的西安退休老教授李君剑几十年来用诗歌记录生活,创作1万余首诗,也表达对人民和国家的热爱。

       

        儿时曾拜访柳青 柳青鼓励他多读、多背、多写

       

       

        81岁的李君剑是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甫店村人,儿时起就热爱文学,小学六年级写的诗歌曾发表在西安晚报等媒体上。语文课堂上,老师带着李君剑阅读柳青的散文,“那些文章写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真实又生动。”李君剑说,他还记得柳青的散文《皇甫村的三年》,讲的就是柳青扎根长安14年的地方。

        “当时柳青的住所离我家不远,我经常去拜访他,他非常平易近人。”李君剑说,他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那个夏天,他抱着一个大西瓜去见柳青,“他让我坐在凳子上,他自己则圪蹴着。”李君剑说,当时柳青告诉自己,如果爱好文学首先要学会写日记,学会写短文章。要多读、多背、多写,不断提高自己,不能一口气就吃个大锅盔。柳青还教导李君剑,写作要歌颂人民、歌颂党的事业。

        1961年正是我国的困难时期,李君剑一度辍学,在家附近的滈河捉了小鱼小虾去王曲街道售卖,被柳青看到了。“他把我叫到他家,让妻子把旧报纸和旧书都给我,让我拿去卖了钱读书。”李君剑记得,那些书卖了十多元钱,李君剑因此重返课堂。

        受到柳青的影响,热爱写作的李君剑在之后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注重“人民性”,所写诗歌也大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诗歌一定要有人民性”

        跟随自己的兴趣,李君剑大学进入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开始从教,先后讲授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目前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作协会员。

        “众多文学体裁中我最喜欢诗歌。”李君剑认为,诗歌语言凝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给人以鼓舞和教育。李君剑尤其喜欢古体诗和民歌,所创作的诗歌也大都以此居多。

        李君剑最喜欢的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很接地气。”李君剑说,和一般诗人不一样,白居易写完的诗会先读给民间的老太婆,如果听懂了他就认为是好诗,如果听不懂就要推倒重写,也因此受到人民赞扬。

        李君剑认为,无论是白居易还是柳青,他们在文学和诗歌创作时都不脱离人民,这种“人民性”的创作思想非常值得当今文学创作者学习。

        

      诗歌主题多样 最满意的作品《柳青颂》

       

        几十年来,李君剑笔耕不辍,几乎每天都在写诗,诗歌的主题也非常多样,大都来自于生活,秦岭七十二峪、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年轻人“出国热”等。

        如描写《大峪》:大峪踞长安,独领一方天,南可通湖北,亦可走湘南。记录抗击疫情的《奉命》:人民战士赴武汉,武汉百姓天地宽。神山火山建医院,瘟疫逃遁天更蓝。反映年轻人出国热的《女大学生与黑老板》是一篇叙事诗,讲述了一名女大学生和老外恋爱结婚去往国外,结果发现对方已有家室,随后找到大使馆回到祖国的故事,希望以此告诫年轻人不可崇洋媚外,要热爱祖国。

        最满意的作品则为《柳青颂》。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1992年开始创作,后经多次修改,最终于2016年成稿。诗歌共200节,每一节都是一首五言绝句,共4000字,诗体为古体诗和民歌相结合,格式工整富有韵律,讲述了柳青扎根长安的故事。从落户长安,到带头上山、修建医院以及后来的文革罹难,诗中写到:任职北京城,志愿来长安。日出又日落,步履滈河边。民间大小事,总是装心坎。百姓有怨言,他给作代言。都夸柳书记,帮咱把身翻。做咱引路人,和咱心相连。

        华商报记者看到,仅抗击疫情一年来,李君剑就写了3000余首诗。加上多年来的积累,李君剑的诗歌足足有1万余首。但是忙于教学,李君剑几乎没有发表过自己的作品。最近他正在整理这些作品,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从小热爱文学,儿时还曾得到柳青资助和鼓舞,81岁的西安退休老教授李君剑几十年来用诗歌记录生活,创作1万余首诗,也表达对人民和国家的热爱。

        儿时曾拜访柳青 柳青鼓励他多读、多背、多写

       

        81岁的李君剑是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甫店村人,儿时起就热爱文学,小学六年级写的诗歌曾发表在西安晚报等媒体上。语文课堂上,老师带着李君剑阅读柳青的散文,“那些文章写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真实又生动。”李君剑说,他还记得柳青的散文《皇甫村的三年》,讲的就是柳青扎根长安14年的地方。

        “当时柳青的住所离我家不远,我经常去拜访他,他非常平易近人。”李君剑说,他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那个夏天,他抱着一个大西瓜去见柳青,“他让我坐在凳子上,他自己则圪蹴着。”李君剑说,当时柳青告诉自己,如果爱好文学首先要学会写日记,学会写短文章。要多读、多背、多写,不断提高自己,不能一口气就吃个大锅盔。柳青还教导李君剑,写作要歌颂人民、歌颂党的事业。

        1961年正是我国的困难时期,李君剑一度辍学,在家附近的滈河捉了小鱼小虾去王曲街道售卖,被柳青看到了。“他把我叫到他家,让妻子把旧报纸和旧书都给我,让我拿去卖了钱读书。”李君剑记得,那些书卖了十多元钱,李君剑因此重返课堂。

        受到柳青的影响,热爱写作的李君剑在之后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注重“人民性”,所写诗歌也大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诗歌一定要有人民性”

        跟随自己的兴趣,李君剑大学进入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开始从教,先后讲授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目前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作协会员。

        “众多文学体裁中我最喜欢诗歌。”李君剑认为,诗歌语言凝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给人以鼓舞和教育。李君剑尤其喜欢古体诗和民歌,所创作的诗歌也大都以此居多。

        李君剑最喜欢的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很接地气。”李君剑说,和一般诗人不一样,白居易写完的诗会先读给民间的老太婆,如果听懂了他就认为是好诗,如果听不懂就要推倒重写,也因此受到人民赞扬。

        李君剑认为,无论是白居易还是柳青,他们在文学和诗歌创作时都不脱离人民,这种“人民性”的创作思想非常值得当今文学创作者学习。

        

      诗歌主题多样 最满意的作品《柳青颂》

       

        几十年来,李君剑笔耕不辍,几乎每天都在写诗,诗歌的主题也非常多样,大都来自于生活,秦岭七十二峪、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年轻人“出国热”等。

        如描写《大峪》:大峪踞长安,独领一方天,南可通湖北,亦可走湘南。记录抗击疫情的《奉命》:人民战士赴武汉,武汉百姓天地宽。神山火山建医院,瘟疫逃遁天更蓝。反映年轻人出国热的《女大学生与黑老板》是一篇叙事诗,讲述了一名女大学生和老外恋爱结婚去往国外,结果发现对方已有家室,随后找到大使馆回到祖国的故事,希望以此告诫年轻人不可崇洋媚外,要热爱祖国。

        最满意的作品则为《柳青颂》。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1992年开始创作,后经多次修改,最终于2016年成稿。诗歌共200节,每一节都是一首五言绝句,共4000字,诗体为古体诗和民歌相结合,格式工整富有韵律,讲述了柳青扎根长安的故事。从落户长安,到带头上山、修建医院以及后来的文革罹难,诗中写到:任职北京城,志愿来长安。日出又日落,步履滈河边。民间大小事,总是装心坎。百姓有怨言,他给作代言。都夸柳书记,帮咱把身翻。做咱引路人,和咱心相连。

        华商报记者看到,仅抗击疫情一年来,李君剑就写了3000余首诗。加上多年来的积累,李君剑的诗歌足足有1万余首。但是忙于教学,李君剑几乎没有发表过自己的作品。最近他正在整理这些作品,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美好长安 诗意生活”第十一届桃花诗会…
      • 下一篇:西安市长安区档案馆档案征集启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18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自己的网站.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