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寒衣节往事(马新武)
农历十月一,寒衣节。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逝去的亲人。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人们在祭祀中还会给逝去的亲人送去御寒衣物,以表心意。
我是北方人,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是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是人类手工造纸的发源地,素有“纸乡”的美称。我爱我的故乡,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人才辈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故乡的面貌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可惜,美丽的故乡将被拆迁的浪潮逐渐吞噬。
又是一年寒衣节。
现在,故乡人要祭拜逝去的亲人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去神禾墓园,二是去老坟底滩。我选择的是后者,离我租住的社区近。骑电动车在回故乡的路上,多少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动万分!
有一年寒衣节早上,中雨下个不停,我想大姐可能不回来了,催促兄弟和二姐赶紧上坟。谁知,出门后不久,我们竟在沣惠渠二道桥上碰见了大姐,她刚下车,伞下的她见到我们后也很惊诧,脸上的表情就能证明。“我们还以为你不来了。”,“咋可能呢?”大姐和二姐说了几句话后,我们便一块向公坟走去。那时,通向公坟的路还没有用混凝土硬化,不平,泥泞,难走。再加迎面风雨就更难走了!尽管如此,我们都不怕,奋力前行。途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遇见熟人我们打个招呼,不敢多说话,原因是时间紧。终于,十二点前,我们进了公坟。在父亲的坟前,我们在伞下点蜡烧香,分打纸阴票子,焚化……淡淡烟雾中,唤父亲来拾钱的声音此起彼伏。突然,大姐哭了,说她对不起父亲,没给父亲送终。其实,这不怪大姐,那时大姐远在海南,因工作忙,无法回家。纸钱烧完了,我们本该下跪叩首,因为湿地改作鞠躬。大姐喊一二三,三鞠躬后,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父亲,离开了公坟。
后来母亲也走了,跟父亲相隔二十二年。母亲没跟父亲安葬在一处。母亲的坟在铁沫厂后头,我家三类田里。平时,母亲并不孤单,周围有我淑茹娘,玉芹姐,玉绳叔……梦里,我常见母亲跟他们在一起聊天,听戏,打麻将。可是,给母亲过三周年的前天晚上,听清宅子的顶神说,母亲己成仙了,在宝鸡岐山一带云游,享清福。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免得我们操心。
母亲一生勤劳,善良,乐于施舍。记得侄女马思佳有一位同学,名叫项玲玲,为了感谢母亲在她上初中时对她的好,有一年寒衣节还专门来母亲坟前,举行了隆重的祭拜。这虽是一件小事,却彰显了母亲生前的人格魅力。
父亲很精干,曾当过大队主任,村秦腔剧团团长,公社服装厂厂长。尤其是当厂长的那些年,父亲和高叔(高生效)经营的服装厂,生意兴隆,一时成了公社经济的支柱产业。也就是那些年,铸就了父亲一生的辉煌。与父亲相比,我差的太远了!
我平凡,我无能,我什么也没当过,真是……还没想出用啥词来形容,汽车的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马上就到公坟了,景象太荒凉,可一想到父亲,我心里涌出尽是敬慕和哀思。速度得快点,我提醒自己,看了父亲,还有铁沫厂后头的母亲。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诗歌:我与黄叶(马新武)
- 下一篇:散文:两次小手术(马新武)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