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杜永社火(郝德海)
社火,又称社虎,是陕西长安地区一种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它起源于秦汉时的“百戏”,盛行于唐、宋。社火常在过年和其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乐曲比较丰富,有各种传统曲牌。表演形式有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大头娃娃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芯子”,就是将小孩化装成秦腔戏中的人物形象,缚在数丈高的杆子上,在行进中做出各种生动的动作造型,吸引人们翘首观看。
而长安县郭杜镇杜永村的社火则是其中的一支奇葩,东到蓝田,西至户县,无论西安城北或城北,远近闻名,赫赫有名。
社火芯子是长安民间社火的主要种类。它的结构是人们依据力学原理,采用钢筋铁柱锻造出高低不等的框架,下端横焊约五寸长的脚踏贴片,用于幼童踩踏站立,经过服饰装饰整修,穿上戏装后使人不易看出破绽和机关。
杜永村的社火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古老艺术,一脉相传,杜永村的芯子社火突出“高、悬、奇、巧”的特点,尤其是纸扎精致,栩栩如生,看过的人们都赞不绝口,津津乐道。这项艺术据说和古老村庄浓厚的文化氛围惜惜相关,不是随便那个村子都会耍,而且耍得好的。
纸扎是民间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陪衬装饰的过眼艺术,在社火芯子中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一是随着型芯遮掩其暗中机关;二是做成各式各样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充实芯子的观赏价值。纸扎和芯子是相辅相成的,有人把芯子比作筋骨,把纸扎比作血肉。而杜永村的纸扎做工相当考究,独树一帜。
开耍前夕,老艺人们首先设计戏剧的造型,然后,工匠们用钢筋焊接好骨架,最后,糊纸扎的能人们用彩纸、鲜花、塑料花、树枝等等材料,采用描绘、组装、粘贴种种手段,纸扎的花鸟虫鱼,惟妙惟肖;纸扎的亭台楼阁,以假乱真。而且,每一次耍社火,每次都要重新设计,绝不会重复使用,套用如今的一句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杜永社火分为南北两社,北街是北社,南街是南社,两者分庭抗礼,争相辉映。两社各有各的朋友:南社朋友是滈河以南的村庄,而北社朋友是潏河以北的村庄。
开耍那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九或正月二十过年时节,杜永村的全村男女老少,几千人口一齐上阵,还有邻近友好村庄几千人友情相助,抬社火,敲家伙。大约中午时分,锣鼓队、彩旗队、秧歌队、高跷队、旱船队、社火队……一队队人马,一列列队伍,鱼贯而出,所到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彩旗飘飘,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场面壮观,叹为观止。
杜永社火历史悠久、个性鲜明,芯子奇妙而富于变化,纸扎精致,无与伦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多次在各地巡迴表演,这也是作为杜永人引以为傲的地方,可惜现在难以再现前,有可能失传,令人不免惋惜。
杜永社火,曾经是我们文化大村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风光无限。
时过境迁,如今,这项享誉三秦的传统艺术后继无人,行将消失……
我想: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听之任之;保护传统文化,的确刻不容缓。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二十岁看三十而已 我们要怎样长大…
- 下一篇:诗歌:清岚诗社七夕诗会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