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读我书(王选信)
散文《枯枝上得春天》出版后,朋友纷纷捧场。先是作家王小侠7号下午发来一篇《枯枝发新芽,老树开新花》的文章,让过目后晚上在自己平台发表,8号诗人高美燕又发来一篇《心中的春天》准备发《南城文化》,作家苗小瑛亦打来电话说,说她也准备了一篇文字,看是否可以发表?
朋友们的热情,实让我感动。半斤八两,自己心里清楚,一本书说明不了什么。大家的热情,只能说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后面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事要做,书一旦出版,就成了过去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学圈也是江湖,没有信誉,没有数量和质量的作品,难以立足。既然入了此行,就要用努力勤奋为自己正名。
信誉不是物件,别人可以随便施予,信誉是日积月累挣来的,是用心血换来的。
一本书就是一个孩子,孩子出生了,不敢回头看,怕孩子长得不好看,怕孩子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怕孩子哭闹,在大众面前丢丑,让自己下不来台,怕别人看了心里不舒服,怕孩子粗野,有损自己声誉……
其实,书取回来几天了,打开一本放在桌上,一直不敢看。前几天气温居高不下,热的人团团转,算是不看书的借口,昨天一场中雨,气温下降了许多,天气凉爽,没有推迟的借口,只得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抱起自己的“孩子”端详。
是丑是美,总得揭开面纱瞧个究竟。
小心翼翼地拿起书看了半天,朴素淡雅的浅蓝色封面上,一颗枯树倔犟地挺立在风中,配上书名,倒是确切。翻开书本,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随便抽看几篇文章,感觉比预料地要好:心里一直不踏实,尽管书稿自校了三遍,还是怕出差错,出版社如果没做最后的校核,书中有过多的错别字,这本书就毁了。
读一本书,不管内容如何,如果错别字较多,就无法继续看下去。
翻了几页文字,没见什么错别字,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隔着时月看文章,有不一样的感觉。读《姑妈》、读《父亲》、读《母亲》,犹如和亲人再次交流,聆听亲人教诲,亲人给我介绍家史。读着读着,姑妈、父亲、母亲的形象就在眼前晃动,她们用长满老茧的手,颤抖的抚摸我的头,抚摸我的脸,用殷殷的目光向我叮咛着什么。
我都不敢相信这些文字出至自己之手,从小喜爱数理化的我,对文学并不感兴趣,姑妈在世的时候,常催我多读书,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说书中有江河大海,书中有三山五岳,书中有天堂地狱,书中有前途未来。可就是看不进去书,一拿上书本,就打哈欠,就昏昏欲睡,好在记住了姑妈逼我坚持写日记话,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几十年下来,光日记就积攒了几大摞。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足迹和对自己有影响的人和事,《我的郭杜中学》、《洨河岸边》、《一碗胡辣汤》、《一碗浆水菜》等,其中不少资料,均来源于日记。
合上书,恍若隔世,一个做事粗糙,性格和自己属相一样,很难坐住的理科生,竟然退休后外出打工,歪打正着,把喜欢画图,喜欢设计,喜欢和机械打交道的幸趣,转移到舞文弄墨上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就弄出了一本二十多万字的书。
我常想,如果姑妈、父亲、母亲泉下有知,一定为我高兴。我没给她们丢人,且一直牢记老人们的淳淳教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大多数人退休了,都干自己喜欢的事,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旅游,有的锻炼身体,有的打麻将喝酒玩乐,我一生没啥爱好,尽管喜欢到公园转悠,爱到合唱团去听歌,却开不了口,爱到广场看跳舞,却迈不开腿,不喜欢旅游,不喜欢打麻将,只有一个朴素的理念:生命来之不易,荒废光阴就是浪费生命。
其实,百人百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只要喜欢,只要娱乐,只要自己感到舒服就行。
或许受教育的方式不同,经历的世事不同、铸就了自己的性格,铸就了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的方法,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或许这就是个性,或许这就是偏执,或许这就是倔强,或许这就是无知。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非常特殊的时代,不管我们的父辈,还是我们自己,都经历了后世人们难以想象的社会变迁,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自己走过历程记录下来,留给后代,正像我在后记中写的那样:
“记录历史,记住历史,反思历史,才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愿望,也是千千万万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望。
从提笔写作的那天起,我就给自己制定了写作底线,不拍马不留须,不盲目歌颂,不人云亦云,不说空话大话假话,更不说昏话胡话,不给祖宗丢人,不给先人抹黑。
回过头再读这些文字,觉得这本书出的值得,尽管出版社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修改,恨不得把所有棱角都修磨打平,恨不得把所谓的敏感词语全部删除殆尽,臂伸的再长,总有触摸不到的地方。
主要内容没有变化,想表达的意思没有变化,尽管删去五篇文字,尽管删去了许多真实的语言。
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如何挖掘,确实是个技术活。做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事,做自己心里滋润的善事,是自己一以贯之的原则。利用退休时间,写写文章,总比东游西逛、遛鸟打麻将强。
平时很少能静下来的我,逐渐地钻进了书中,自己的形象模糊了,读者的形象清晰了,我忘记了自己,我在书中遨游。
人都爱自己的孩子,尽管这个孩子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稚嫩、肤浅,质量不足,毕竟是自己的孩子。经验告诉我,老大没有老二、老三聪明,相信未来的孩子会比老大聪明。
夜深了,妻催了多次让快些睡觉,我总从书中拔不出来。
妻再一次催促。我才回过神来,仔细著琢磨妻说的话:岁数大了,不似年轻人,少熬夜为好,把写文章当作一种乐趣,不要过于执着,过于执着,容易走向反面。
2020-06-11
作者简介:王选信,长安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安康瀛湖游记(苗晓瑛)
- 下一篇:散文:私家车的乐与忧(苗晓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