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藏笔尖 平淡人生写春秋——陕西书法家陈云平的笔墨人生
一座简单的农家小院,兰砖灰墙,不豪华不扎眼,却干净温馨舒适,特别是门口隽秀的“门纳千祥”四个隶书门头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这就是位于长安少陵原上大兆街办西高寨村的书法家陈云平的家,他经常在这个洒满阳光的小院里像一个认真的小学生一样抄写《心经》,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他的一笔一划都是那么认真,特别是他的蝇头小楷,笔法之老道,线条之流畅,功力之深厚让人叹为观止,没个几十年功夫绝对达不到这个水平,他的书法就如同他的做人一样虽朴实无华,但尽显厚重大气。
陈云平,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陕西分院、陕西白鹿书院白鹿书画院院士,长安仓颉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长安师范附属小学书法教师,汉唐书画院特聘成人书法教师。如今还是“慈雲”墨航的掌舵人。
说起陈云平,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乡情,用家兄来形容也不为过,因为他不但是我老家的邻村乡党,也是看着我长大的兄长,小时候因了他在父亲当时当厂长的大兆机械厂工作经常来我家,那时我还是一个扎着羊角辫儿的黄毛丫头,每次他来我家和父亲聊天的时候我叫一声“云平哥你过来了”就蹦蹦跳跳地去玩了,父亲生前也常在家里提起他的踏实、聪明、好学。直到有一天,我的二姐要出嫁了,父亲叫人给二姐打一对儿箱子作为陪嫁,那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院子里放着一对儿做工精细的红色木箱子,原来它正出自当时只有二十出头的云平哥之手,他的兄长陈云驰给箱子画的喜鹊报春图,而旁边的“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毛主席诗词书法就是他所写。我当时终于明白了饱读诗书的父亲为什么对他如此器重了,原来他不但是个小木匠,书法还写得这么棒!
一晃几十年,我也在西安工作成家,归来已不是少年,十年前我在工作之余又捡起文学这个爱好,时常有“豆腐块”在报端发表,因经常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浪得一些虚名,艺术不分家,在一些书画活动中,有朋友提起我的名字,云平哥眼前一亮,一个活泼调皮的扎着羊角辫儿的小丫头立刻浮现在他的眼前,他马上兴奋地说,这个王小侠原来就是我妹子么,于是他立即向朋友索要了我的联系方式,一个熟悉的声音穿过我的耳膜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当下他就邀请我参加一个书画活动,当我看到眼前满头白发的云平哥时顿时感觉时光飞逝恍若隔世,他望着眼前的中年女人也几乎认不出当年那个碎女子了,只叹光阴荏苒。
话题有些扯远了,还是说说云平哥的书法吧,他说:“从十几岁开始练字,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一天不写字心里就觉得空得慌”。既然要下决心把书法练好,就得从临帖开始,他以欧、颜、柳、赵的字帖为蓝本反复练习,楷、行、草、隶书都有涉猎,他发现楷书中规中矩,行书和草书有时信马由缰,看似差异很大,实际上都要遵循章法融情于书,中国的汉字讲的就是间架结构,来不得半点的投机取巧和花拳绣腿,练书法的人都知道楷书是最讲真功夫的,他则在研习行草之外更喜爱临楷书。他有时读帖、临帖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他精心研究欧阳询中宫紧收因字赋形,因势利导的结字方法,认真学习欧书在用笔上的起、承、转、合,笔法上又融入自己独有的雅致隽秀、张弛有度,气韵生动流畅,一气呵成,在传承传统的唐楷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感风格。
针对书坛有人故意把字写得猎奇,奇丑无比,以达到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目的,他觉得如果自己也走这样的路子就践踏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他始终对书法怀着一颗敬畏虔诚的心,书法艺术在他的心中已然成为一种崇高的信仰,他也将屈原的“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作自己研习书法的座右铭不断地激励自己。
就像他说的那样,是书法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他当一个文化人的梦想,如今因为书法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陋室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与他们品茗聊天,他总是不卑不亢,不为达官显贵而折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他做人的底线,他认为书法要送给懂字懂艺术的人,对于爱字的人他可以白送,对于不爱字的人,就是给钱他也不写,也有许多饭店商铺邀请他写牌匾,但他也是有选择性的,不了解的老板他不写,因为他害怕如果遇见不讲诚信的不良商人会委屈了他的字,但对于诚信的商家,他的牌匾一写就是几十年,“遇见长安”就是其中之一,该店老板因和陈老师的外甥是朋友把他也当亲舅舅一样看待,这就是他的处事之道。但他也是凡人,他说:“年老了因为带书法课还能挣一点零花钱,在修身养性之余还能做到自食其力这就很满足了,真的非常感谢书法。”是书法教会了他正直做人,不浮躁,虚怀若谷的人生境界。常见他家有各行各业的朋友走动,在农村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总能看到他挥毫泼墨的身影,就是个普通的亡人的“期数单”他都一笔一划写得工工整整,他说:“字如其人,这是对待活人和亡人最大的尊重。”他从小聪颖好学,可惜那个年代正值文革时期不重视文化课,上学就是劳动,他上完高中就回乡务农了,也曾在乡镇企业上班,后来下海经商,做生意诚信为本。最终他还是觉得练书法是他一生都无法割舍的情结,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到长安师范附属小学当书法教师,他像一个辛勤的园丁一样,培育着这些书法幼苗,他耐心地矫正每个写字不正确的学生的姿势,每一个横、竖、撇、捺、提笔、按顿都是那样认真。他问学生?为什么有笔直这个词语?那就是写书法,拿笔的姿势一定要正确,笔必须是直的。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学生们在一起,能将他半生练习书法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们是他最大的快乐,他立志要把中华民族的书法文化传承下去,他说只要活一天就要写一天,直到写不动为止。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有一种温暖,让我眼眶湿润(王小侠)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