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区战“疫”不误农时 抓春耕保收益

    作者:刘毅 师展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2日 点击数:

    长安区鸣犊街道黎明村,设施农业基地里的蔬菜大棚星罗棋布,种植户们战疫情、惜时令,不误农时,想方设法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忙生产供市场

    “这段时间,我们都没有休息,天天在大棚里忙碌,收菜、摘菜、运菜。”谈到这场疫情,黎明村种植大户惠胜义颇有感触。

    惠胜义种植的30余亩蔬菜大棚,紧依少陵塬,地处清水河的西岸,小青菜、油麦菜、香菜、波菜等绿叶类蔬菜长势喜人,供货不断。疫情发生以来,他带着乡党坚持奋战在时令蔬菜的采摘包装运输一线,保障了市场蔬菜供应。“外来车辆进不了村,我们就用接力转运、往返倒车的笨办法,往周边的引镇、韦曲菜市场送货,基本没断过。”惠胜义介绍道。

    截至目前,他26个大棚中10个棚的绿叶菜陆续向市场供应,预计可达两万斤。当下正在抢抓良好天气,加紧对新栽植的西兰花、西胡芦、莲花白打老叶、掐新尖,力争4月份如期供应市场。

    惜时令抢茬口

    与惠胜义种植大棚相隔不远的惠富平蔬菜地里,也十分忙碌,80多亩的龙须菜,正在加紧补苗、春灌。

    大棚里,三五个工人或站或蹲,用锄用镢挖坑刨土,小心地把龙须菜秧苗——出芽的佛手瓜放入土穴内,捋顺叶芽、盖好土肥、压实穴边,才栽下一棵苗,效率可见一斑。“受疫情影响,补苗推迟了一个月,眼下我们抢抓春耕,出苗备料,雨水后已采取人工移栽的土方法,一样不误农事。”惠富平说,“当前农业用工贵、用工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现在采取日清日结,决不会耽误工人工资。”

    惠富平80多亩的龙须菜补苗管护工作,已经基本到位,移栽完成后,将采取水肥一体化的方式淋灌施肥,预计4月15日以后将陆续上市,亩产可达8000多斤。

    管芦笋有巧招

    “现在不能浇水,得保住墒、控好苗……”崔广利一边刨开芦笋的苗根查看墒情,一边给互助帮忙的乡党讲解着应对疫情做好生产的方法。

    崔广利投资20多万元,种植的近70亩富硒保健蔬菜芦笋,具有抗癌的药用功效。他凭借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术,采取露天和设施大棚种植的方式,拉开芦笋上市时间,延伸收益链条。18个大棚的芦笋,作为抢市场抢价格的精品菜,让他格外精心,从建棚、栽苗到喷淋、施肥他都自己管护,生怕出啥纰漏。2018年试栽成功后,次年2月底3月初就上了市,每斤售价10元以上,并在西安欣桥市场精品细菜区定点销售,收益不错。

    “今年春天和往年不同,大家都在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但春耕的宝贵时节也不能错过,科学种植、科学管护、错峰生产,同样能保障经济效益。”崔广利刨着破土而出的笋芽,满怀信心。

    战疫情,抓春耕保丰收

    鸣犊街道黎明村发展设施农业,优化产业结构,从以前种植大棚西瓜、大棚辣椒的低价值果蔬着手,进行二次产业调整,发展种植龙须菜、芦笋等高端菜品,提升农产品价值,提高产业效益,增加了群众收入。截至目前,由种植大户带头示范,全村发展建成设施农业大棚近400亩,产品供销西安欣桥市场、朱雀批发市场等大型市场。

    “为了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设施农业的影响,村里及时组织种植户们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防疫生产两不误,不错茬口,不出疏漏,保证了蔬菜正常生产。”村主任惠顺成介绍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群众抗疫情、忙春耕、保丰收
    • 下一篇:长安区大兆街道耕播完成只待收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