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走进冯家山水库(杨广虎)
没有想到,再次走进冯家山水库,是三十多年后的事情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初中,学校组织义务植树,西北的初春,寒风凛冽,我们一个班四五十人齐刷刷挤在敞篷的大解放车厢,从桥镇初中经马塚、井边头、小塬,到冯家山;女生站在在中央,男上在四周,青春满怀,有说有笑,一路颠簸,耳朵冻得生疼,脸上红通通的,任何东西也难抵挡我们的喜悦和激情,算是一次“春游” 吧?!
我们植树的地方是黄梅山,冯家山水库是一晃而过。记得,我们站在车上,俯视水库,立刻被“他”磅礴的气势、浩大的水面所倾倒!我们长期生活在天旱少雨的贾村塬,没有想到,离我们这么近,还有一处这样大的“水库”!虽然我们有时候去水库支干渠的“四级站”蹭电视,知道可以用冯家山水库的水灌溉,但由于塬高水底,抽水成本较大,很少见到“水上原”,我的记忆深处,好像只有一次,天实在太旱,地里的麦苗跟着火一样,我们从沟里担水浇地,水一碰土便冒烟,杯水车薪,不足为解决水荒,为了确保农业收入,给农民不要费用,才浇灌过我们嘴头村的旱地一次。
黄梅(宝鸡当地人发音mi)山,山不高,蜿蜒起伏,层林叠嶂,位于宝鸡县(2003年撤县设区,改为陈仓区)、凤翔县、千阳县、陇县四县的中部,千(汧河)西北岸,俗称黄米山,又称马迹山、马脊山。山下有马迹泉,相传为周穆王西巡马死所葬之处,秦穆公曾至黄梅山避过暑、练过兵。阅兵台、一杆旗、圣旨沟、跑马岭等。北有天佛寺,花因寺,东有东灵山,西有西灵山,南有西观山双龙寺。农历六月十九,我们村的老人年年步行要去黄梅山庙会“上香”,祈求平安吉祥。我植树之时,草木尚未发芽,还是比较荒芜,山光秃秃的,我们在“灵官殿”休息、喝水,放置铁锨、䦆头等。现在的黄梅山景色独特,远望满山翠柏、槐树成林、青山绿水、万古流传,已经成为“背包客”驴友的最佳线路之一。
贾村塬,也称为蟠龙塬等,从东到西,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华夏大地、黄土高坡,龙头在蟠龙山,龙尾在冯家山,有个村子叫“龙尾村”,我经常惊叹于古人的堪舆之术和聪明才智,没有卫星和无人机,身在家门,也知宇宙,照样能“仰观天相,俯察看地理”。贾村塬如果不从仰视、俯视、平视各个角度360度综合观察,很难知道它的“龙行”。小时候,没有雾霾和污染,夏天收割麦子,碧空如洗、一览无余,站在我们嘴头村东面的村头,向北是簸箕庄,再远就是千阳岭;向东远远地就能看见宝中铁路大桥和上面奔跑的列车以及冯家山水库“泄洪”的万千气象,宛如巨龙腾空,异常壮观;向南,“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唐代诗人韦庄)便是千(汧)河,“汧渭交汇”,历历在目,后面是生我养我的村庄。只是后来,宝鸡发电二厂、东岭冶炼厂等一大批企业入驻千河镇附近的“长青工业园”,最显著的地标便是整天浓烟滚滚的“高大烟囱”,附近的电视信号也受到了严重的电磁影响,听说一些孩子还铅中毒,千河流域的造纸厂、水泥厂等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但愿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还需保护,人民健康更是第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少年想逃离,老年想回归,任何村子的关系就是如此。可惜,没有了亲人,故土便没有灵魂,回到故乡,如同简短的旅程,人就是匆匆的过客。人到中年,对故乡的怀念愈来愈烈;也明白了一些事理,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什么要位,故乡是和自己血脉灵魂相通,这种情怀是无法割舍的。世界再大,都市再繁华,一个人常住的生活区域,比村里大不了多少。今年,原准备利用周末回家,一天时间开车跑完县功西阳洞——桥镇白荆山——冯家山水库——灵山一线,后来经过实践,看来错了,“眼大肚子小”,只走了从宝鸡南站——“县功一家人”——桥镇。这次,刚好表弟、书画家郑伟斌在郑家山结婚,我第一次在塬上,看见了白雪皑皑的群峰傲拥的吴山主峰。吃完饭,和“秀秀书院”一行开车回西安,终于实现了自己梦想。
县功镇上的碧峰寺“西阳洞”是道观,还停留在我高中的记忆里。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和农历七月初一是西阳洞的庙会,有几十洞窟,供奉着一些诸如玉皇大帝、八仙过海等历史典故、传说故事中的神话人物。这些神像多为清以后,最近几十年所塑,
是当地老百姓的精神信仰和支柱。附近的县功、上王、双白杨、赤沙、香泉、桥镇等村镇十里八乡乃至外省市的香客都会前来朝拜。远观此山脉像是一条卧着的巨龙,山顶的的两棵柏树传说是龙的两个角,整体山势由西北向东南为一整条,到此戛然而止。山的两边为两条河流,南边司川河靠近山脚,北边是北川河。两条河流相交于蛟龙寺而汇入金陵河,最终在宝鸡市内汇入渭河。我上高中的时候,每逢庙会,利用中午休息或下午放学后去看秦腔,顺便也爬山观庙,“西阳洞”和山西的悬空寺有点相似,依势而建,精巧险要,尤其在夕阳下,金碧辉煌,浑然天成,便有“夕阳洞”之称。
县功,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东接桥镇镇(现已合并到贾村镇),西接硖石乡,南邻金河乡,北与新街镇相邻。位于宝鸡市区正北十九公里处,宝平公路穿境而过,北与千阳县相连。历史上为金陵河流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兴起于唐,是唐宋吴山县故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8年)迁北魏旧县长蛇县县治于此,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吴山县;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改称华山县,旋复旧名·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吴山县并入汧源县后改名县(亦用“献”)头镇。我在此镇上、黑虎山下上高中三年,体会尤深。其实,知道县功镇,是从知道“吴山”,特别是“吴山土匪”开始的,我小的时候,老一辈人经常给我讲吴山土匪半夜上塬怎样抢夺东西祸害生灵,把人倒挂树上用油点着,威逼交出银元;还有“千阳岭”,宝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独特地貌,沿汧陇道一线,关隘遗址特别多,也称箭筈岭,以古箭筈关而名,古丝绸之路上的“天然屏障”,道路曲折,车祸频发,司机称为:“鬼门关”。特别是冬季下雪,只有陕西“曾山”二杆子不要命的司机才敢开车。后来隧道打通,好了许多。
初冬的有些寒冷,但天气尚可,阳光普照,我们开车,先去“白荆山”。没有想到,庙门关闭,近年来,我至少去过两次以上,都是“关门”。“烧香庙门关”,可能因缘未到吧?!记得小时候,古历三月二十庙会,“送子娘娘”庙里烟火甚旺,“白荆山”比过去面积扩大不少,水泥路直到山门。门前杂草丛生,恢复、新修了一些庙宇,诸如炎帝祠、炎母殿等等,但多是新旧建筑杂交,木雕门上镶着玻璃,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里铺着瓷砖小道,有些让人不太舒服。宝鸡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但需要精打细磨,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和游客的喜欢。
门关着,我们只好看了一下麦地里树立的石碑,想了解一下。
《重修白荆山炎母殿碑记》中写道:“白荆山坐落于贾村塬北端 前有千水滔滔 后有青山绵延 古时白荆密集 春来繁花一片 如雪似霞 是故相传炎帝母有蟜氏(又名女登任姒)曾游于此 因采白荆花不慎坠涧而亡 遂葬于此 宝鸡县志有炎帝母殁葬白荆山之记载 更有证此地虽名桥镇却亘古无水无河 既无河水焉能有桥 想必是有蟜氏殁葬于此地 蟜冢之误也 白荆山原有安登圣母庙 殿宇巍然 四时香火不断 后因兵燹动乱叠起 庙廊毁圮 今逢改革开放 百废俱兴 当地人民诚念圣母哺帝育民之大德 复修庙宇 恢复祭祀 于公元二零零四年成立白荆山文物管理所 于农历三月二十日庙会期间 市区镇政府有关部门文管所负责人与当地群众万余人祭奠圣母 盛况空前 此后文管所多次组织绿化山场 今白荆山绿树成荫 芳草欣荣 为弘扬圣母恩德 以文管所负责人白荆山会长魏培为首 诸从协力集资投工重建安登圣母大殿三间 六柱七檩 雕梁画栋 泥塑金身 焕然一新 白锦山景象远胜于昔者 既显阁会人丁事业之兴旺 又于宝鸡经济社会之繁荣 国运之宏昌 故此为文 以记”。
请允许我的“借用”,我最不喜欢大段引用资料,但作为“田野考察”,自己进不去,只能通过资料了解一下蛛丝马迹。关于历史、传说、故事,各种资料,包括近年来火起来的“口述史”,需要我们以丰富的学养、考证、才学等等去判断,火眼金睛,“鉴宝”一样,逐渐揭开历史的“谜底”,让人感到心服口服。至于新碑文所述,桥镇来源,“有桥无桥”,需要再进行“抽丝剥茧”,不可妄下结论。有人告诉我,桥镇古称“聚庆桥”,在街北有一条深沟,上面有一木桥而得名,1958年填平。现在找不到一点痕迹。
但我觉得,桥镇是远古时代,部落所在地,这一点。毋容置疑。2009年9月26日,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员李伸前等人9在陈仓区桥镇遗址中发现了“华夏第一瓦”。桥镇遗址位于桥镇村东北约10米处的台塬上,地势西高东低,呈梯阶状,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约150000平方米。文物普查队员在此发现文化层1处、灰坑1座、陶窑1 座、房址2座,并采集到板瓦一片、筒瓦三片、槽型瓦两片。由于时代久远,这些瓦片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新发现的文化层位于遗址偏南部的断崖上,其长约10 米,厚0.7米,深1.3米,土质较硬,呈紫红色,普查队员在这里发现并采集到的一片泥质红陶篮纹筒瓦残片,其长26厘米,直径12厘米,壁厚1.2厘米;在两处半地穴式的房址中,发现并采集到其余板瓦、筒瓦、槽型瓦残片。由于这些陶瓦是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泥质红陶、夹砂红褐陶篮纹斝、罐等文物一同出土的,省、市文物专家判定,这些瓦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建筑陶瓦。据介绍说,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瓦发现于3000年前的西周早期的周原地区,这次桥镇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筒瓦、板瓦、槽型瓦,把我国用瓦历史提前了一千年,堪称“华夏第一瓦”,为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听说,现在已经珍藏在“故宫博物馆。”
贾村塬,因 1963年出土“何尊”而出名,该尊底部有122字铭文,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国”的名称。铭文也记叙了周文王、武王和成王传承的序列,以及筑造“成周”(今洛阳) 的历史。故被视为镇国之宝。1969年,这个塬区的上官村出土了夨王簋等4件重要青铜器,1973年又发现了青铜器“夨王簋盖”;1983年在几步之遥的浮托村还出土了青铜器“夨膡盨”。这些夨器有的时代较晚,和其它器物所反映出这个塬区的主体时代特征不太相符,但其在贾村塬的不断被发现,引起了史学界和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一部分学者经过对这些夨器的初步研究,认为汧河流域是夨(音cè)国的封地,贾村塬一带应是西周时期夨国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贾村塬及其西北部的吴山,属于西周早期的夨国封地。关于夨国,有两种解释,一说为虞国,一说为吴国。有学者根据西周“太伯奔荆蛮”认为,泰伯就是逃到了岐山以西的吴山一带,故为吴国。周立国后,康王改封其地为江苏宜地,也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吴国。吴国姬姓,故而,后有与姬姓晋国结亲不允的记载。夨国的方位地域,当年宝鸡的考古工作者卢连成,尹盛平:《古夨国遗址墓地调查记》写道:“结果表明,位于汧水上游陇县南坡和下游宝鸡县贾村都属于古夨国地域。”它的南面是国,东南是散国,东面是井国。但对于夨国的族姓,却认为是姬姓。这是错误的。
陕西学者张筱衡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其《散盘考释》中,最早提出:夨就是吴,而吴山在今陇县西,绵亘县南,则古代吴国必在山之附近,即今陇县是矣。并考订夨国就是吴国,得名当与吴山有关。太伯并没有南奔吴越,而只是到这一带建立吴国。《金文诂林》也认为:“夨国名,疑吴字省口,犹周之省口作田也。”在古文献中,吴与虞是相通的,清人阮元在解释师酉簋铭文:“王才吴,各吴大庙”时说,此吴,虞字也。《诗.周颂.丝衣》:“不吴不敖”,《史记.孝武记》引作:“不虞不骜”《左传•僖公五年》,“虞仲”《吴越春秋》作“吴仲”。八十年代,随着夨王器物的陆续出土,有些学者对此观点,更加确信无疑。刘启益在其〈周夨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历史地理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提出夨就是虞,夨仲就是虞仲,夨国就是虞国,就是太伯奔此所建,仲雍嗣之。传至子孙虞仲时,被武王封于晋南虞国。
虽然各位学者意见不同,我个人人为,贾村塬及其附近一些地域,应该属于“夨国”。春秋战国,割据称霸,各种小国家(部落)比较多,都城也在不断迁移,就像“芮国”,韩城的梁带村、渭南的刘家洼等地都发现了它的都城遗址。
2014年10月,贾村镇冯家山水库附近的南湾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大量古代建筑遗物。随后秦始皇陵博物院与陈仓区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地进行考古调查。经调查,考古专家共发现廊道、便道、夯墙各两段,夯土台基一处,以及包括瓦当、板瓦、筒瓦、排水管、砖等在内的151件陶制文物。分析认为,“南湾遗址”系秦汉时期祭祀遗址。我虽不是考古专家,如果这是“祭祀遗址”,从“五镇之一” ——吴山的传说、故事、历史、资料,以及山前的开阔平地、地理地形等综合来看,“面山而拜” ,吴山作为“神山”,应为古代帝王祭祀之地。
汧水之阳,是为汧县,今之千阳县也。汧水汤汤而入渭水,其间山川河谷遍布,是为:“汧渭之会”,《史记 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闲,马大蕃息。”昔秦人先祖非子为周王室厩马之地,后为秦之封地也。郑玄《毛诗•秦谱》云“周孝王使其末孙非子养马于汧渭之间”,太史公《史记•封禅书》云“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汉扬雄《羽猎赋》又云“御自汧渭,经营酆镐。”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从秦的兴起史来讲,《诗经》很大程度上记录的是汧渭流域人民生活、欢乐疾苦的。
秦,从陇西崛起的边陲发家,一直帮周王室抵挡西戎人守着西大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杀死后,周平王抛下经营数百年的关中王畿之地迁都洛阳,护送平王有功的秦从此位列诸侯,在长期与戎人的斗争中磨砺了性情的秦人,不仅扫清了西岐的戎人,还沿着渭河,一路前行,“德公元年(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史记•秦本纪》)慢慢地成长为割据一方的霸主。我个人觉得,秦人剽悍好斗,应该从千阳、县功沿着金陵河向下,或者以千阳、冯家山、凤翔而进,在千(汧)、渭河流域活动,不断占领渡口,开拓疆域。可能后一路比较准确。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雍城遗址位于宝鸡凤翔县城南,地处雍水河之北、纸坊河以西的黄土台塬之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雍城城外除东、南以纸坊河、雍水等自然河流为天然屏障外,在西垣外还挖掘了人工城壕作为防御设施的一部分。雍城是中国东周时期秦国的都城址,春秋至战国中期近300年间这里是秦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我觉得,古代的贾村塬,原始森林茂密,水草茂盛肥美,适合养马;秦人从水路向东,一直厮杀向前,统一六国,建立起了大秦帝国。
通过这些杂碎的历史片断,让我们知道一些有关“冯家山水库”附近的“前世模样”。其实,每一寸土地都与我们血肉相通,为了生存,迁徙流浪,为了领地,互相厮杀,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都在延续着生命和历史。每一滴水,也养育着我们,和我们无法分割。山水文化,和人类一起,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从白荆山开车大约半小时就到了冯家山水库。贾村原西高东低,隔着千河与凤翔塬上的灵山相望,从贾村塬上看,冯家山水库就东北角崇山峻岭之中,宛如“天然明珠”,熠熠发光。
从古到今,水库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我们老百姓口中的“三峡工程”也莫不如此。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但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冯家山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从目前来看,随着农村耕地减少、农民不愿种地、水资源的缺失、城市用水的增多等原因,灌溉功能正在弱化,成了宝鸡市区的生活生源地。许多当年修建的水库,成了现在的生活水源地,“南水北调”的丹江口水库,西安的黑河金盆水库等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农业学大寨风起云涌,兴修水利高潮迭起。水库具有防洪、发电、 灌溉、 航运、供水、防凌、养殖、旅游等多种任务,水库调度应尽量做到一库多利、一水多用,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冯家山水库,因山势而建,如同“千岛湖”,蜿蜒至千阳,即现在的“千湖景区”,几年前,我的好友建科,从千阳骑着摩托车,一路沿着小道狂飙,让我领略了上游黄土高原湿地公园的风趣。冯家山水库是陕西省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从1969年建设至1982年建成,历时14年。动用了宝鸡县(今陈仓区)、凤翔、岐山、扶风4个县区7个兵团包干完成,有十几万农民工参与,有一大批干部职工组织,才创下了仅用7个月就凿通导流洞,1年10个月就把73米高的巍巍大坝竖立在大山之间,15个月就贯通地下长龙“万米隧洞”,3年8个月水库就下闸蓄水,5个月后就通水灌溉的辉煌战果。灌区西起金陵河、东至漆水河,北依乔山,南接宝鸡峡灌区。东西长约80km,南北宽约18km。灌溉宝鸡、凤翔、岐山、扶风、眉县、永寿、乾县七县的旱原,设计面积为126万亩,施工中扩大为129万亩,施工后期控制面积为136万亩。 灌区以干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灌区。西灌区,为抽水灌溉,面积15.2万亩。东灌区,灌溉120.8万亩,其中自流灌溉65万亩,其余为抽水。凭的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土法上马,人力施工,凭的是那么一股热情,那么一种干劲,才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有146名建设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建设者们住窑洞、啃干粮、不怕苦、不怕死,在当时生活艰苦、建设条件落后的环境下,靠人拉肩扛,用铁锨、镢头、架子车,双脚、双肩、双手,以及玉米面、高粱面和每天4毛钱补助,汗流浃背修成的……
刘炜评先生在《半通斋散文选·长安城里识狄马》中写道:“陕南文人大多巧舌如簧,但往往口惠而实多不至,又好讲品位不高的荤话,就难免沾些轻薄习气了。陕北文人则爱扎堆儿,好说大话,心眼儿却小,而且普遍媚官,一有机会就去权门套近乎或打秋风。相比之下,关中文人就显得朴实敦厚多了,既少有陕南文人的巧言令色,又鲜见陕北文人的拉扯习气。我客居古城多年,所交挚友,多产秦川,其因盖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关中秦人从陇西迁秦地,多年处于边塞交战之地,遭受天灾人祸、兵燹之乱,有胡人血统,明清之际,多由山西大槐树迁来。据多年观察,老家关中楞(冷)娃“生、冷、倔、蹭(ceng)”为人诚实,深受儒家周礼影响,面冷心软,大气厚重,对人热情,刚板硬正,宁折不弯,咥实活,一旦认准了一条路,八头牛也拉不回,倔犟劲上来敢把天戳个窟窿的。每个人都是“能人”,但处事木讷、寡言、恋家、孝顺,出门干事,嘴硬活好,凭本事吃饭,不爱求人,互不吹捧,也不凑哄,默默无闻,谁也不服谁,不爱拉帮结派,没有“团队作战精神”(需要一个高屋建瓴的指挥官),难成大气候。就是这直戳戳没心眼,一竿子插到底的将士风格和无畏精神,变不可能为可能,修就了万众瞩目的“冯家山水库”。
我们现在无法想象当时的艰苦,在红旗飘飘,喇叭声声,锣鼓、鞭炮震天撼地的氛围里,在“人定胜天”、“穷则思变”的精神感召下,在无比渴望“水”的期盼下,许多人像干旱的庄稼一样,急不可耐、置死地而后生的去“干”。我的一位初中老师就参与其中,他主要写负责写标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千年大计,质量第一”、“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他曾将告诉我们,现在看到的“冯家山水库”五个字,每个字都是搭着梯子,用几十天写成,一个笔划——“点”上面就能躺着几个成人,可见多大!可是我们从上面看,还不觉得。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没有评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实践就不知道结果。有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其实,我们的老祖先,“秦”的大禹一起开始“平水土”了。《史记 夏本纪》写“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雍州为“九州”之一,汧(吴)山,为“九山”之一。《书•禹贡》:也写道:“导岍及岐。”
由于时间关系,冯家山水库给我的印象除了“烟波浩渺”的水面,就是迎面黄土山坡上的13层如同蜂窝一样的窑洞,密密麻麻,据说有2000多孔,寂静中诉说着当年红火的场面、还有纯朴的情感。远远望去,很是壮观,但是近前,一些已经倒塌,我不知道悲从何起,作为纪念,可作为其他利用或许更好。
“棒一搭就是梁,茅草一盖就是房。树枝一夹就是墙,竹子一编就是床。自力更生建营房,延安精神大发扬。兴工战鼓震天响,迎接大军上战场。”这样全民兴修水利的场面,永远成为了一种记忆。
还有“硂碾”。其实就是“天府之国”关中农村碾场用的“碌碡”,过去用整块麻片石头由石匠做成,后来为了简单,混凝土灌制而成。现在,农村扔的到处是。一个叫肋角碾,直径2米,长1.7米,重约13吨,另一个叫光面碾,直径1.6米,长1.7米,重约10吨。它们都是建坝时用来压实土方的,由履带拖拉机拉动,冒着黑烟,一点一点“夯实”,类似现在的“压路机”吧?!可以想象,过去的技术是相对落手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老百姓硬是用自己聪明的智慧,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冯家山水库展览馆,门关着。一些图文资料看不到,想了解更多,只有靠自己了。可以肯定一点,冯家山水库,丝毫不亚于
河南红旗渠、郭亮挂壁公路等“愚公移山”工程。
千河发源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唐帽山南麓石庙梁,经陇县、千阳、凤翔、陈仓四县(区),于陈仓区千河镇冯家嘴村汇入渭河,是渭河北侧的重要支流。经关中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千百年来,它浑浊地在高原下的关中平原上流淌着。1958年,陕西省负责人曾想引渭水上塬,并动员群众开工挖渠。可是由于渭北塬坡的地质情况复杂,特别是有苏联专家“宝鸡附近塬坡属滑坡地段,在塬坡万万不可修水库”的断言,加之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工程很快便下马了。1968年,作为省上主要负责人的李瑞山冒着文革时期的巨大风浪,决定要让这个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立即上马。宝鸡峡工程的总干渠,于宝鸡市西部的渭河狭窄处打坝引水,沿着北部塬坡,向东直到扶风县的韦水附近,长达98公里。这98公里的总干渠,让宝鸡人民贡献出了两万多亩土地。同时宝鸡地区的人民还为这一工程上了大量劳力。李瑞山深知民心,他胸中的又一幅蓝图,就是为回报宝鸡地区的人民绘制的。他对宝鸡地区革委会负责人说:“宝鸡的人民,为宝鸡峡工程作出了很大贡献,宝鸡峡工程计划灌溉190万亩土地,而宝鸡地区仅灌30万亩,绝大部分是为下游服务了,所以我们要尽快上冯家山水库,以报答宝鸡地区的人民群众。”工程技术人员汇报说:“千河古河道下的地质情况复杂,苏联水利专家古列斯基勘探过,说这里会漏水,修起来也是个空水库。”李瑞山道:“古河道的问题不能轻视,要打防渗墙,加上其他防渗措施,保证不漏水!”他还十分具体地说:“涝池沟要封,古河道路要堵,溢洪道要深挖。在这个地形复杂的地方,不能图省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解决了渗漏等存在问题,造福一方群众。后来许多人因为“爆管”新闻而知道冯家山水库,从另一个方面讲,它优良的水质也得到了认可。水库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开个玩笑,一旦冯家山水库决堤,有人说,流到岐山、扶风一代,还能掀起二三十米的巨浪,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人去冯家山水库用镰刀打捞出一条长约一米的红色“大鲤鱼”。西北人不吃鱼,不会吃鱼,有人看可惜,洗漱完毕,开膛破肚,用大黑锅熬了一锅“鲤鱼汤”,汤里只放了少许大葱、生姜和大颗盐,整个生产队人端个碗碗都来品尝,没有人说鲜、好,跟喝面汤、包谷糁差不多。听说,还发现过野生大鲵,体重13.4斤,体长90公分。不知道,这水面下面藏着多少“宝贝”。
水库呈长条状,我们在水库岸边上找了一块地方,秀秀书院一贯倡导“雅士生活”,主人收拾了一下纸屑落叶垃圾,气定神宁,端坐水边,弹起了古琴,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悠悠琴声,令人陶醉。我为他拍了视频,网上抖音传播,自己也“装腔作势”一把,天地之间,寻觅知音。
“山因水而活,水得山而媚。”陕西水库众多,我零零碎碎去过西安黑河金盆水库、汉中褒斜石门水库、榆林红碱淖、汉中七星湖、安康瀛湖、商洛二龙山水库、铜川桃曲坡水库、长安石砭峪水库、宝鸡石头河水库等等。在建的水库也很多,集防洪减淤、供水、发电、生态改善于一身的泾河东庄水库将在渭北高原上建成,成为陕西最大水库、安康恒河水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而我自己,在秦岭终南山工作生活二十年,终日与翠华山天池(堰塞湖)相伴,自己只能领略山水美景,不会游泳、不敢下水,有“叶公好龙”之嫌。
天色将晚,我们开车准备返回长安。灵山就在沿途,山路虽窄,但路面平坦,远远就能望见雄伟的大殿,特别是在夕阳下,红色的建筑分外耀眼,不到二十多分钟就到了。灵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号称“西北第一佛山”。陲秦川西端,绵吴岳之东岭,南瞻终南之秀峰,北顾千山伏兔。野水赴壑、岩石峻峭,冯家山水库傍于右,丝绸之路依于左,处凤翔陈仓千阳三县之交。山中名景: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每逢过年,村人去的很多,听说经常堵车。我去的时候,正在修建,古庙没有看到,烧香的人也不多。灵山,雍秦文化为根基,是佛道儒结合之地,自先秦传承至今。灵山之所以有名当属位于山巅的净慧寺了。净慧寺建于公元(唐德宗二年),庙貌巍然,雕梁画栋,建筑辉煌,佛像庄严,为十方常住。历经宋、元、明、清,苍桑之变,毁而重修。分接引、睡佛、铁佛、五佛等四院。殿内佛像全身端严,菩萨罗汉、雕塑美观,金刚力士、千姿百态,各表法仪。灵山之颠建有观音殿,飞檐斗角,精巧玲拢。我进去参拜,后面正在施工。我曾经问过村人,“为什么去灵山?”“灵!”一个字,充满神秘和满足。站在灵山,感受四周,我觉得地理位置甚佳,天高地旷,一览无余,一年四季,一天四时,瞬间万变,都有不同的精致。“上一会灵山,轻松过十年。”回望故乡,贾村塬如同一条巨龙,盘卧在黄土大地,我的村子如在眼前。下山时,看到了雍州古镇,还在建,没有时间,凤翔的西凤酒厂和六营村泥塑没法看了,留给下次。
“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走在昔日的古丝绸之路上,返回长安,杂乱的思绪中,我仿佛听到了“羌笛”、“塞声”,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我曾经问过村里参加冯家山水库建设的老人,后悔不后悔?遗憾不遗憾?他摇摇头说;“不。当年的小伙子,血气方刚,就知道干活。没啥后悔的。就是有一点,水库的水,现在基本没上塬。年轻人进城打工,地也没人种了,草长得我心慌。”
备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意见,不对之处,海涵。
2019年12月13日夜匆于长安
作者杨广虎,男,74年生于陈仓,89年公开发表小说和诗歌。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诗歌集《天籁南山》等。获得西安文学奖、首届中国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首届陕西报告文学奖、全国徐霞客游记散文大赛奖、中华宝石文学奖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生活。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
现为某上市公司高管。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遇见,酒海(杨广虎)
- 下一篇:散文:文学的“盗火者”(杨广虎)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