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那些日子我们是这样过年的(王小侠)
这几天城乡里外都在过大年,有的走亲访友,有的举家旅游,大街上弥漫着年的味道,到处都是喜庆祥和,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在我小时候的年是这样过的......
小时候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母亲都要扫房,扫房当然要刷墙了,但是过去农村人穷,住的都是“胡基”(土坯)房,刷墙既没大白粉也没仿瓷涂料,就连最基本的白灰也没有,可是爱干净的娘还是要把房子整个打扫一遍,盆盆罐罐搬得满院子都是,擦得甑光瓦亮,犄角旮旯都要清扫一遍,最后还要齐齐把墙壁漫(刷)一遍。我们村上“土壕”里的土是红土,而离我家五里路的杜曲川道的“国庆坡”上是白土,于是,下坡担白土的责任就落在了比我大九岁的三姐身上,一大早起来,娘给三姐打两个荷包蛋,当然母亲为了让我给三姐作伴,也给我打一个,下来就收拾好“担笼”和扁担,姐担着担子,还有一个短把“䦆头”,我则扎着两个羊角辫蹦蹦跳跳地空着手跟在后边跑,还可以摘杜曲坡上的酸枣解解馋,“国庆坡”右边一户人家有一个“拐枣树”,从低矮的土墙里穿出来,姐姐就站在墙外边给我摘几嘟噜,即使主家看见了也不会说什么,农村人本来就是这么实在,在那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小孩子平时想吃水果那是很奢侈的事情,于是我寡淡的“味蕾”顿时得到了“拐枣”的滋养,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那甜甜的味道还时时泛起。
当我和三姐到了现场,土却不是现成的,是要挖的,现在想起来都后怕,由于姐姐当时个子矮小,只能在低处挖,而上面崖上的土已经被人挖成了圆弧型,挖下的白土块不能太大,当然也不能太小,费了好大力气,两个担笼终于拾满了,一定要保证是真正的“白土”,回家用大铁盆一泡,就好像是不太白的面粉,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但是千万要记住不能把“料僵石”放到担笼里,回家既用不成,还非常沉重。直到现在我有时就想,当时大人怎么就不知道姐姐稚嫩的肩膀要挑起两框白土还要上最少45°的大坡得用多大的劲啊!我们走走停停,虽然是大冬天,三姐的衣服都湿透了,头上也不停地冒汗,我说姐,我来帮你挑一下吧,其实我当时的个头还没有扁担到担笼的距离高,根本就挑不起担子啊!姐姐疼爱地摸着我的头说:“可不敢,你还正长呢,小心把个子压得不长了着!”白土挑回来了,姐姐的肩膀红了,第二天肿得老高,而母亲则自己一个人把白土敲碎,再用自己掌握的比例用水“huo"一下,搅拌匀,接着挽起袖子把前屋后屋都刷了个遍,就连灶台都漫得白白的,整个屋子弥漫着泥土的腥味,这种腥味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是多么亲切啊,直到现在我时而还会回忆起这种味道。我有时也想,母亲那么慈祥怎么会舍得让自己疼爱的女儿去担白土啊?这在乡下可是精壮小伙子干的活啊!仔细一想,如果没有当时母亲对姐姐的磨练,她怎么会变得那么坚韧和能吃苦啊?
等到扫完房子,就基本到了腊月23日过小年的时候了,从古到今都是“民以食为天”,过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或者“祭灶”,灶王爷、灶王婆的神龛供奉在厨房,两边还要写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做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者“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这时候妈妈就开始炸麻叶,“果子”等,和面的时候里边放上鸡蛋、芝麻,把面做成各种各样的花型,这一炸就炸了半“笸篮”,还要烙“灶团”馍,不管是隔壁邻居谁来串门,只管吃。炸完“果子”,再蒸馍,首先蒸上几锅包子,最常用的是白菜粉条豆腐馅儿的,这蒸包子的活可不能马虎,过年的“礼包子”更是体现手艺的时候,在过去那个贫穷的年代,出嫁的女儿过年没啥给娘家拿,就拿十个大包子,下来再拿一封点心,这是必须的。蒸完包子后,再开始蒸“蛋蛋馍”,蒸好要给上面用食品色料打上红点,还要蒸“三角枣算”,这是给外孙子(在当地叫“磨镰水”)回礼用的。
等到腊月二十八或者二十九日的晚上,因为家乡有句话“不过正月十五不烧干锅”,平常基本不做饭的父亲就开始了真正的“煎炒烹炸”和“搭蒸锅”,一直要忙活到大半夜,什么“腊汁肉”、“粉蒸肉”、“条子肉”、“冰糖肘子”、“甜盘子”等一应俱全,到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到了三十的早上,房前屋后一大早就打扫干净了,这时候,父亲正式拉开写对联的架势,最经典的对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褔满门”。父亲一时间就写了许多对联,铺在地上的,挂在墙上的,待晾干后乡党们也会毫不客气地来拿。到了三十晚上,除了包初一早上的饺子,就是守岁,我记得那时候,娘每次都会给饺子里包硬币,谁吃到硬币,谁就是家里最有褔的人,只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三十还能得到父母的几块钱压岁钱,好开心啊。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过去的是岁月,难忘的是记忆,过去的年虽然物质贫乏,但是年味却很浓。如今的好日子,年更赋予了新的含义,人们过年有的选择探亲访友,有很大一部分人却选择出门旅游,有的甚至走出国门。真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王小侠:笔名南山一尘,现居西安,祖籍陕西长安。现为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协会员,长安作协理事,长安作协对外联络部部长。已经出版散文集《点亮心灯》、散文合集《脉散秦川》。现供职于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西安电力安装工程处。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烟火(王小侠)
- 下一篇:评论:从17岁少年跳桥事件破译情绪密码(…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