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除夕与春节的习俗(每小平)
中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日拉开序幕的,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现在人们的交往多,走亲访友到初五、甚至初七都走访不完,有的走亲戚一直延伸到元宵节。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因而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又叫岁首、岁朝、年、过年,是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朝各代元旦的日期也不一致;夏代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用司马迁、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年,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至此,春节和元旦便成为两个不同的节日。
春节的传说。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十分凶猛,这个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腊月三十夜里,“年”就从水底爬出来祸害人类。因为这个怪兽十分厉害,人们一直制伏不了它,就只好在除夕夜里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腊月三十夜里,人们还准备像往年一样逃往深山避难。这时候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白发老人对大伙儿说:今年不必上山避难,他有办法制伏“年”这个怪兽。可是,大伙儿被怪兽吓怕了,不肯相信,仍旧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天黑了,怪兽“年”像往年一样闯进村落,准备祸害人类。它刚想闯进一户人家,猛一抬头,大吃一惊-------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门上,发出耀眼的红光!“年”最害怕红光,这是它的秘密!大门上不仅挂有红灯笼,而且两扇木门上还贴了大红的门神-------门神张牙舞爪,挥舞兵器,这可把“年”吓坏了!正在它胆战心惊的时候,又突然传来劈劈啪啪的爆炸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团团火光在“年”的周围炸开了!“年”浑身战栗,转身就逃。原来,“年”不但怕红色,更怕火光和爆炸声!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安然无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人类制伏怪兽的神仙!神仙留给了大家驱逐怪兽的三个宝物------灯笼、门神和爆竹。人们有了这三个宝物,就再也不怕“年”来伤害人群了。
从此,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燃放烟花爆竹、灯火彻夜通明。
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春节的起源与我国劳动人民对于丰收的庆贺和期盼有关。“年”这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面部分为“禾”,下面部分为“人”;在金文的写法也与甲骨文相同,是上“禾”下“人”。“禾”是古人对于谷物的通称,谷物能否丰收,主要取决于“禾”的生长和收成。还有,甲骨文中的“禾”字,看上去都显得沉甸甸的,足以证明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再进一步推敲、甲骨文里“年”的写法,很像是在一个人的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形象……因而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年,谷熟也。”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今,春节仍然是华夏儿女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除旧迎新、阖家团圆,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诸多美好生活的希望。
在我国农历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民间习惯把这一天叫大年三十。它与新年第一天-------春节(正月初一) 尾首相连接。“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 的意思,是“月穷岁尽” ,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而进行。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这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称“别岁”。焚香于户外称“天香”,通常要三天;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祭祖和守岁。至今,在西安周边,樊川杜曲仍有过年不到他家绞水、不借东西、不打碎物品、不胡言乱语等习俗。儿时,为了遵守习俗,我总会在大年三十和姐姐抬水或担水盛满水缸和水盆,大年时节不在他人家绞水……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八节)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是中华民族或有华人居住的地方独有的喜庆节日。除夕与春节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贴对联、窗花、到祖坟请先人、吃年夜饭,守岁、祭祀、祈福、拜年等。
“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鸡鸣盛世开宏运,犬岁宏图焕东山。” 多年来,民盟长安区工委在马号武主委,刘永安、刘建峰、每小平副主委带领下,到长安农村、社区、敬老院义写义赠春联上万副,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把爱心送到千家万户,喜迎新年。今天上午民盟长安工委和中国实力派书画院14位书画家冒着零下6度寒风、在长安王曲村为群众义写春联2000余副,从上午10点写到下午1点多,看到排着长队每个人手持3----5副春联喜悦心情,盟员书画家们累并高兴着……
吃年夜饭。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一年中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感受着一家团圆、总结一年收获的那份快乐气氛。年夜饭中有大菜、冷盘、热炒、点心,而且一般少不了鱼。“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年年有余”。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晚上举行家宴,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上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工作忙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坐位和一双筷子,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年夜饭的风俗很多,全国各地不同,有的吃饺子,有的吃元宵,还有的吃长面、馄饨,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和腊八蒜,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 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象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 之意。包饺子时,人为的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入饺子。说是谁先吃有硬币的饺子,就会更添财运福气。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团子”、“圆子”,中间包糖馅料,寓意全家团圆美满甜蜜;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除夕夜,有的人家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有人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曾记得:过年我吃饺子,吃出了硬币。父母说:“我平娃有福!”这一天,普天下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不辞辛苦的奔赴这场盛宴,怎能不教人感动。
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饭菜尽可能丰富;南方人家家都要吃鱼,取年年有余之意。预示来年丰衣足食,席间多说甜美祝愿的话、充满欢乐气氛。有些地方第一个热菜就上全鱼,直到宴会结束时,大家才象征性地吃上几口。除夕鱼寄托着人们希望家业发达,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广州人的年夜饭桌上通常会有“发财就手”、“发财好市”这样的意头菜,不过是件讨口彩的事情,但民众还是认真虔诚地做了。
如今,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年饭桌上的食材,早就不一定非得到过年时才吃。年夜饭之意不在饭,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年夜饭就是中国人最内核的向心力,年夜饭的温情正是这样一种铭刻在民族的骨头里,温暖在千家万户和一家人的相互问候中,沸腾在每一个人血脉中的温情。儿时每年除夕夜晚父亲烧火,母亲做饭炒菜、从下午直忙到夜晚,累得父母亲腰酸腿疼、直不起腰,但看到一家八口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父母亲很辛慰。这种温情是大年三十母亲唠叨在灯下忙碌时的叮嘱,也是无数的游子顶着寒风,踏着大雪往家里赶的执著与真诚。中国人最讲至亲至情,受“礼仪之邦”的影响至深。但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成员为生计,为国防、为发展、为服务而各奔西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过年时难得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一家人品酒或饮料、饭菜相对,轻言细语、述说一年工作学习成长经历、生活感悟、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光。边吃边喝边交谈,也有上网或看“春晚”、还有打麻将、下象棋、唱歌吼秦腔的欢乐时刻!
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而散,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候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现代依然如此,人们一般都要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
守岁。又叫“熬年”。按照传统习俗,年夜饭后至夜间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寝,要“守岁”至翌日凌晨,表示年老的人在辞旧岁之际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有为的祝老辈增年益寿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一家老小,欢聚一堂,茶点瓜果摆满一桌,边吃边谈。有的看电视,上网;有的推牌九,打麻将、掷骰子、赌梭哈,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守岁”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内容,如看电视春晚文艺节目,看手机、上网、猜谜语等、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的收获,制订新一年的工作学习和奋斗计划。还有部分人带上香蜡供品到寺院、庙宇撞大钟,撞出好运、撞出大运、撞出明朝幸福生活。长安乡城内外、尤其是在杜曲一带流传到庙宇、寺院烧头炷香、许好愿的风俗。当午夜的钟声响起,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在除夕之夜大放爆竹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利。旧习俗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想发大财者,爆竹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做“平平安安”。在北方还有的人家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以供过年,叫做“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话叫“二米子饭” ,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做“有金有银,金银满盆” 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用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幸福快乐!
年三十下午或除夕夜,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寓意来年日子红火。守岁时在家里点灯的风俗也叫“照虚耗”,特别是床下、角落等,意思是将不吉利的东西都照跑。守岁时我国许多地方还有在户外生篝火的习俗,又称“旺火”,火越旺越好,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昔日父母亲常对我讲:“宁穷一年,不穷一节。” 过年家里家外都亮灯,连灶房也一样,亮堂堂的。
祭拜祖先。新的一年来临,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祖。一方面是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民间认为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关心和保佑着后代的子孙们。春节祭祖的具体时间有的在子时,有的在清晨,有的则在历书上选择一个吉利时辰。祭祖时人们穿上新衣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上摆好祭品(水果、百果、花糕、年糕年饭、素饺子或馒头等蒸食、素炒菜),焚香点烛、烧元宝、放鞭炮,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叩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由于迎请祖先回家过年,每天早晨要在香桌前燃香供茶水并及时更换,一日三餐前先象征性供奉待客用的饭菜、酒或饮料、香烟和水果。达到:先人闻个气,后人吃个味。
除夕祭祖,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当先” 和“慎终追远” 的传统观念,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放爆竹。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哔哗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也叫爆仗,炮伏、鞭炮,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它起源于“庭燎”,《诗经 ,小雅》中就有“庭燎之光” 的诗句。“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作成的火炬。竹竿燃烧届,竹节里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劈啪的炸声,以此驱鬼除邪。这就是最早的“爆竹”,也叫“爆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其实用爆竹不过是讨个吉利,作为“暴发”的象征。到了唐朝,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就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发明使爆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北宋时,便有人用纸包裹硫磺粉制成爆竹,称为“爆仗”。南宋时又发明了“鞭炮”,周密的《武林旧事》谓“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这就是现在的“百子炮伏” 。至今,爆竹五花八门,品种繁多,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当午夜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爆竹声震响天宇。我国许多地区还有正月初一放“开门炮”、直到初五的习俗,也有扭秧歌、耍社火、敲锣鼓等喜庆活动,寓意迎来一个崭新美好的年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家只买3挂100头鞭炮,少数买200头或300头鞭炮的,大多数只在大年夜或初几放炮的,儿童用压岁钱买单响炮,或者在鞭炮上拆解少数炮一个一个零星燃放,后期出现了飞炮,但因不安全飞炮退出市场。放炮多用火柴、蜡烛、燃香、棉团或棉线,也有用竹棍燃烧后不断点燃炮眼子放炮的……
压岁钱。关于压岁钱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崇”,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警的孩子却变得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崇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崇”。
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崇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崇。半夜里,一阵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放出一道亮光,崇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崇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崇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崇吓退。因此,人们把这钱叫“压崇钱”。当恶鬼妖魔或“崇”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压崇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又因为“崇”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在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壮、学习进步,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年长者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列队跪拜,然后伸手接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在困难年月的三十夜晚,父母发压岁钱后,姊妹六人相互比较,看谁发的多、谁发的少?少的就哭闹,要求再发,父母给些分分币打发完事。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响,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对经商人家来说,放爆竹是为了祈福新的一年大发大利。旧习俗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据说: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拜年是中国民间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良好方式。人们再穿上漂亮的新衣裳,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初一至初五过年期间,习俗讲究妇女一般不做针线活。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向长辈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辈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身体健康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如今,有些机关部门,团体单位、企业、学校等,大家在年前相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称之为“团拜”。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需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或初二以后必须带着礼物到父母家。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喝茶聊天,吃饭、玩耍或出外看景色。在长安韦曲、杜曲一带,走亲戚从初二开始到丈人家、外甥到舅家拜年,或到姑家、姨家拜年走亲朋好友家的风俗。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妻同行,俗称“迎婿日”。然而,在长安细柳、斗门等西部地区,讲究大年初一新女婿到丈人家走亲拜年的,其它风俗大致也一样。
二是礼节性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或握手,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离座作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可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拜访。凡一年来对别人欠情的(如老师、领导、律师、医生等) 就要带上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谢。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平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节、只是到院门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新年好”或“过年好!”等吉祥祝福话。方便时也可在屋里坐一会儿,无过多礼节。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汉族拜年的风俗,从汉代开始,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以后,许多人家在家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古今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书信、名信片、电话、电报拜年、手机短信、微信和视频网络拜年等方式。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过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崇,因为“岁”与“崇”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织成龙形,置于床脚或炕头,此记载见于清代富察敏崇所著《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发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后、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下,现如今长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数额也越来越大、金额也越来越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经济困难,父母亲过年给我们的压岁钱多为分币或角币,很少有伍角或一元的,贰元少有,伍元根本上不发,壹拾元整大团结父母亲都少有。曾记得,父母或亲友发给我的压岁钱,舍不得买玩具或糖果,就这每年积攒的压岁钱还不足交学费的贰元钱。……
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前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卜本年的年成。此说法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物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晴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杀人的风俗。
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说道:度朔山上有株大树,树上栖只天鸡,当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所贴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避邪的重明鸟,众人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了一个木头状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上,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用以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的样子类似鸡,以后人们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现在仍然记得,在擦洗净小格格木窗后,母亲和姐姐给糊好白纸的窗上用麦面浆糊仔细贴窗花的情景……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鸡有五德。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吃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因此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的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条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会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外头向里边扫。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和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室内外,大年初一不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只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泼洒。
正月初二:祭财神。初二是开斋日,又是米娘娘生日、也是祭财神日。这天一早,住户和商号都要祭财神。一般住户家无常年供奉的财神像或牌位,就临时到香蜡铺请一位极糙的木刻板、水彩印刷的“增福积宝财神” 码儿,或者将除夕接进的那些财神夹在木制夹子上,设一祭坛;铺户则仍在原奉祀的“三财”神龛前设坛。是日有登门售财神像者,如不欲购,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以避不祥。
买卖人家祭财神一般用五宗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当年要发大财。住户祭财神则用猪、羊肉各一方,馒头三碗,每碗五个,汤三盅、茶水一杯。买卖人家由掌柜的主持致祭,住户则由长辈主持致祭。程序是燃灯、拈香、叩首,然后将财神码儿放在院中钱粮盆内,用松树枝、芝麻秆一并焚化,院中此时鞭炮声如爆豆般炸响。
正月初三又叫“小年朝”。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这一天,凡是住宅旁边有水井的人家,早晨要拿香火、素菜供在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叫开井;这天又叫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因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小年朝又为谷子生日,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正月初四:禁出门。这天传闻是灶君下界查点户口日,因而众人禁忌出门。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若老板不请某伙计来拜神,意思是不聘用走人。还有一说:灶王爷初四日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远出。
正月初五:迎财神、开市。民间传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因而过了年初一,迎财神是一项重要活动。在财神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财神即“五路神”,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为争市利,商人们先于初四接财神,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和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而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能发大财。
开市。旧时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在正月初五开市。人们认为:选择财神生日开市必将招财进宝。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认为破五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也有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临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要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做肉菜时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初六:“送穷”。送穷 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穷鬼,又称“穷子”。宋代送穷风俗很流行。送穷风俗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 。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 的做法。综合全国各地习俗,各地送穷方式各异,充分反映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思。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营业,大放鞭炮。如果这天有12岁男孩进店消费,因12是6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正月初七为“人日”、是人的生日,又称“人胜节”或“七元日”。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戴在头发上的习俗。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 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 。而在北方则有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球状或方状食品来食用的习俗,叫“响太平”,寓意“太平安康”。香港民众喜欢吃及第粥,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苻也不能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正月初八是谷日、放生祈福。传说初八日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意指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晴朗、预示今年五谷丰登、天阴则年歉。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户外,放归田野大自然中去。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老鼠嫁女。这天凡磨、碾、石锤子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有的地方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叫“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天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须吃馍饼,人们认为初十吃饼一年之内会有财运。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活动。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五谷丰收。
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各地祀鼠活动日期不同,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处,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天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妻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为不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老鼠嫁女传说……略
十一日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饭菜还可再利用来招待女婿和女儿,民谣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灯笼、盖灯棚。童谣:“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 ,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吃元霄、汤圆。而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从正月初五舅父送来的火轱辘灯,羊灯、宫灯和玻璃灯等,从初五晚上打灯笼直到元宵节。杜曲童谣:“灯笼也,舅家咧,他舅给娃买下咧;娃把灯笼失塌咧,他妈把娃打扎咧……”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重重的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叫做“碰灯”。习俗讲究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正月为元月,因而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和十元节。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这个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万盏彩灯,以示庆贺。并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火、喜猜灯谜、共吃元霄、阖家团聚、同庆佳节、观看元霄文艺会演。此外,西安古城墙灯谜会、大唐芙蓉园游园晚会、长安广场等地的猜谜灯会,吸引了国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姓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铲除了吕姓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也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又叫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灯的样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宫灯、镜灯、风灯、琉璃灯等。元宵节除燃灯外,还要燃放烟花焰火助兴,我国的烟花焰火甚至到世界各地进行燃放,广受观者好评和称赞!
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在封建社会,年轻的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时却可以结伴出外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好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也有很多情人借机相会。
按照中国的民间传统,元宵节这天,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元宵节燃灯的风俗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上族、庶民家家户户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节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盛大的节日。到了唐代,元宵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真正反映出国家兴盛和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五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多彩。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元宵节吃圆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代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瑭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中就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的诗句。到了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通用了。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在晴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和愿望。在儿时艰苦的年代,我还吃过黑糖做的元宵。元宵主要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初始,人们把这种食物叫“ 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圆”,吃汤圆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说起吃元宵,这里有一个笑话故事。我有一乡当,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城吃元宵,因不懂吃法,他平时吃饭狼吞虎咽,一碗热乎乎很烫的元宵,他没有咬就往肚里咽,结果既狼狈又把口腔食道烫伤了……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宋代以后出现的元宵节民俗活动。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条子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明清以后,灯谜已发展成为城乡人民在年节、特别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文娱活动形式,街头巷尾或公共场所,到处可见猜灯谜活动。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在清代,文学家还把猜谜活动写入小说中。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就形象的描绘了许多猜谜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场面。
在元宵节赏灯的活动中还有猜灯谜游戏,充满了智慧和乐趣。猜灯谜始于宋朝,那时每逢元宵节时制作灯谜,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非常有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欢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长安北街从区政府到长安饭店十字,有数十家部门和单位在公路两边的人行道或院内设立猜灯谜活动。影响较大的有:文化馆,公安局、文化局、商业局、农业局和沿街单位吊挂成千上万条灯谜供游人猜。药材公司出一谜语:既是中药又是动物?猜一中药名称?当时我想起学过的《中药汤头歌诀》,兴冲冲撕掉谜语到兑奖处,回答:冬虫夏草。当即领到了一份小奖品,乐兹兹的、高兴的又去寻找灯谜……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就是祛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欢庆活动。传统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节的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华夏儿女特有的狂欢精神。在现代社会,元宵节已成为完全娱乐性的节日。
感谢张利萍女士提供的部分过年习俗,每鑫、每媛的支持帮助,特表谢意!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名言:长安哲理经典名言(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麻将趣说(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