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风雨千年话王曲(郝德海)

    作者:郝德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6日 点击数:

    王曲,乃长安五曲之一,曲者,河流转弯的地方。王曲镇自古以来就是长安名镇,长安八大镇之一,位于长安区中部,秦岭支脉终南山的五台诸峰下,滈水河东岸,神禾塬西畔,距离县城韦曲10公里,距离省城西安20公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过去是长安县七大区之一,王曲地区的行政中心,如今是长安区25个街办之一,王曲街办所在地。据《长安县志》记载,王曲名称的来源与汉代修筑离宫御宿苑有关,当时,人们筑渠一条,名为王渠,以后谐音为王曲,一直沿用至今。

    秦岭,是中国的父亲山,是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是陕西境内最大的山脉,从潼关到宝鸡,横贯东西,山区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山势巍峨壮丽,山坡南缓北陡,南坡谷地狭长,北坡谷地短小,成为南北交通的孔道。一条条小溪也从各个峪口夺门而出,跳出深山,穿过平原,奔向大海。

    滈河,长安八水之一,发源于秦岭支脉终南山的石砭峪,一路与神禾塬相伴,曲折蜿蜒,由南向北,又由东向西,与潏河在香积寺汇合以后向西,在户县秦渡镇注入沣河。滈河及其支流见子河等冲出土地肥沃的御宿川,滋养两岸勤劳朴实的儿女。

    御宿川,在汉长安城以南40里,东起滈河,西止沣河,东西50里,南北15里。汉武帝刘彻曾在滈河岸边命人修筑离宫别馆,禁止闲杂人等来往,也经常微服私访,狩猎,夜宿离宫,后来命名此川为御宿川。王曲地段俗称十里蛤蟆滩,过去也是汉唐皇家禁苑,贵族子弟狩猎之地。曾经此地一马平川,水田遍布,杨柳成阴,白鹭盘飞,一派水乡泽国的风貌,人称“赛江南”。王曲民谣:大雁飞过神禾塬,错把王曲当江南。御宿川向来号称米粮川,过去以盛产桂花球大米出名,而当地出产的清水荸荠,为皇家贡品。王曲民谣:杜曲一川,不及王曲一湾。可见当地旱涝保收,物产丰富。传说,远古时期,御宿川土肥地美,民富国强,水稻、小麦、玉米颗粒大如拳头,但是,人民不知节俭,浪费惊人。后来,被天庭的巡查人员发现,报告玉皇大帝,玉帝大怒,指使龙王发水,一下子淹没了二十四个村寨。水稻、小麦、玉米的颗粒变成如今大小。人民受到惩罚,开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神禾塬是长安区三大塬之一,位于御宿川和古樊川之间,呈现东南---西北走向,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是长安八水滈河和潏河的天然分水岭,其范围包括长安区太乙街办、王曲街办、杜曲街办、韦曲街办、郭杜街办部分地区。传说,远古时期,神农氏教稼百谷,有仙鹤衔谷穗降落此地,后人传称神鹤塬,又称神禾塬。神禾塬的得名还有两种说法,一说唐代贞观元年,太宗李世民巡游此地,看见一颗双穗谷子,大为惊奇,因此得名;又一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此地有一颗禾生一穗重为六斤而谓之神禾。不管何种解释,神禾塬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不争的事实。

    神禾塬的确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时间最为久远的是王曲遗址,位于王曲街办北堡寨村和 藏驾庄之间,其遗迹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西周文化三个时期,说明王曲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

    青龙岭

    青龙岭原名绝龙岭,位于王曲街办南江兆村、藏驾庄和南堡寨村之间。传说,商朝末年,商周大战,周太公姜子牙率兵围困商朝太师闻仲于绝龙岭,最终,商朝太师闻仲战败,哀叹国将不国,自刎于此。后人哀其忠烈,依塬建阁,修太师洞,供奉闻仲,阁前铸有一口巨钟,记载太师业绩。传说,原来太师洞顶有一株古柏,虬枝均指向东北商朝都城朝歌方向,对人透射一股震慑之力,人们都说,这种气势是闻仲太师的刚烈秉性所使,形成一股参天的傲气,化为此柏。有诗为证:殷商太师在此亡,遗憾千年魂魄昂,绝龙岭内阴风惨,风吼云涌涧水寒。当年此处背依高低起伏的神禾塬,俯视川流不息的滈河水,远眺连绵不绝秦岭终南诸峰,四时风光无限,一切尽收眼底。

     

    张公馆

    “九一八”事变以后,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调入陕西关中。1935年10月,他们驻扎在长安县王曲镇绝龙岭附近,为了办公休息方便,张学良将军亲自勘察地形,出资2万银元,修建一座欧式住所,人称张公馆。此地原名绝龙岭,张将军厌其不祥,遂改名青龙岭。有诗为证:青龙岭头建公馆,学良将军非等闲。四合小院传正义,人民难忘将军情。后来,胡宗南主政陕西,借住在张公馆,他又将此地改名兴隆岭,可惜知之者甚少,青龙岭一名沿用至今,可见人心向背。

    张公馆占地大约10亩左右,座落在青龙岭的“龙尾”部分,为工字型的平房,共计12间,整体青砖绿瓦,土木结构。主房为欧式建筑,人称五间楼,各个房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呈现“H”型结构。出入五间楼的圆门在北边。西边有五个单间,提供警卫人员和工作人员居住;东边是一个套间,为主人的卧室;南边为会客厅;中间是一个矩型小院。墙体为砖土结构,过道窗户为正六边形,房间窗户为立式矩形,室内墙壁和顶棚均粉刷为白色,地面用方形青砖铺就。户外甬道采用鹅卵石铺成,五间楼的东边建有一排营房,南边修建了一个花园,紧挨花园的是一片樱桃林,四周为杏树,西边有梧桐树,再向南是一个大操场,东西两旁有皂荚树,四周修有围墙。2007年10月,西安市政府、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建委等多个部门,经过多方筹措,出资150万元,针对张公馆进行修缮,力图恢复旧貌。

    黄埔军校

    1936年6月,张学良将军在王曲创办军官训练团,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分别担任正副团长。张学良兼任校长,并亲自讲课。这里一度汇集了一批爱国学生,学习进步思想和家事知识,这里一度成为进步势力活动中心。当时蒋介石、周恩来等先后来到此地视察,各党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前来,一起探讨民族兴亡的大计。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期间重大事宜大多商议于此,王曲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中心。1937年,胡宗南率军移驻王曲,他移居张公馆,并在王曲镇城隍庙的旧址上建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人称王曲军校。当时,为了解决木料问题,拆毁许多古庙,砍伐许多古木,就连赫赫有名的城隍庙也在劫难逃。王曲民谣:黄埔军校,尽是胡闹。白天睡觉,晚上拆庙。不要砖瓦,光要木料。第七分校,不务正道。生火作饭,打牌睡觉。百姓叫苦,怨声载道。原址如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城隍庙

    王曲街办最有名的历史遗迹是城隍庙,位于王曲街办北堡寨村。过去的城隍庙,为十三省的总城隍庙。王曲城隍庙供奉的是汉代刘邦麾下的大将纪信,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纪信两次解救刘邦的故事:一次是鸿门宴,在张良的策划下,纪信与樊哙等一起保护刘邦脱险;一次是项羽围攻荥阳,纪信假扮刘邦降楚,被项羽连同车仗一同焚毁,为汉赴死。刘邦夺得天下以后,追封纪信为主持阴曹地府的地皇,并赐黄袍加身,还选择上林苑自己打猎休息之地(今王曲镇),修建大型庙堂并祭祀。“文景”时期,将地隍庙改为城隍庙,成为汉代首都长安城的保护神。明朝时期,全国各地均建有城隍庙,而王曲城隍庙是全国十三省的总城隍庙。往昔的王曲城隍庙规模宏大,东西长460多米,南北宽320多米,占地220多亩,可以容纳数千人同时祭祀。正殿居中坐东面西,踞塬面河,所有庙宇皆坐北朝南,只有它例外,回廊两侧供奉数百尊神像,依次排列。正殿雕梁画栋,彩绘泥塑,气势宏大,引人赞叹。那时,晨钟暮鼓,声闻数里,名震城南。庙前曾有一座雕刻精美的避水神壁,长19米,高18米,相传内有避水神珠一颗,能够阻挡滈河冲进庙内。王曲城隍庙几经变迁,往日的辉煌不再。但是,一年一度二月八庙会延续至今。

    王曲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庙会,盛况空前,威名远洋。全国各地的善男信女为了纪念纪信,纷纷前来,寻求庇佑,四面八方的商贾也蜂拥而至,男女老幼不绝于道,交通为之拥堵,人数动辄30余万,成为踏青赏春,拜神祈福,物资交流,访亲会友的盛会。何家营古乐、皇甫村古乐正是参加祭祀才保留下来。目前,王曲城隍庙会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常宁宫

    常宁宫位于长安区(原长安县县城韦曲镇)正南五公里处,王曲街办鱼包头村,雄踞神禾塬畔,滈水河边,俯视御宿川,远眺终南山,川塬兼具,风景如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此处原为唐朝皇家御苑。传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前往此地的三观庙降香,不幸遇匪劫驾。窦氏一行人等慌忙弃车逃命,但如何能够逃过如狼似虎的劫匪呢?正在危难之时,忽见苍松掩映高崖之下有一小洞,便慌忙入洞避难。不料劫匪一路寻来,眼看就要找到,说时迟,那时快,凭空飞来一块巨石,正好砸死靠近洞口的几名劫匪,匪徒胆战心惊,无人再敢靠前。正在僵持不下,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飞马赶到,窦氏夫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后来,为了感谢神力相助,同时乞求佛祖保佑大唐长治久安,太宗李世民谨遵母命,下旨在此修庙,称为常宁宫。

    1940年前后,国民党将领胡宗南驻陕,主持西北军政,同时兼任黄埔军校第七分校主任。胡宗南闲暇之余,慕名来到常宁宫游历,认为这里条件绝佳,于是萌发为蒋介石建造行宫之意。1940年至1943年,历时两年竣工。此后,蒋介石和宋美龄曾于1943年---1946年三次来陕在此居住。据说,当年日本飞机轰炸西安,顺便袭击常宁宫,由于此地处于悬崖,地形得天独厚,炸弹全部落进崖下河里。1940年,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从德国回国,在火车上与西北纺织大亨石凤翔之女石静宜小姐邂逅,一见钟情,四年以后喜结连理,他们就在常宁宫完婚,蒋介石、宋美龄亲自主持婚礼,后来,常宁宫成为蒋纬国夫妇的度假别墅。

    解放以后,这里是西北高干疗养院。1999年以后, 改成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度假山庄,占地300余亩。常宁宫一年四季,胜景美不胜收,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时世变迁,昔日皇家禁苑也成为今日百姓乐园。

    郭家大院

    郭家大院位于王曲街办马厂村,是西安地区唯一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宅大院占地二十亩,前后十一进间,从东到西,一字排开,分别为主人居住、活动、待客、祭祀等用房,全面反映关中地区农耕文化,历经300余年。清朝康熙年间,郭家当家人郭振重以万两银子捐朝议大夫二品官职。宣统年间,郭家在王曲当地声名显赫,建宅100多间,购田3000余亩,传说,当年郭家,灶夫十二,长工三十,四匠不出门,人口近百。王曲民谣:上了神禾塬,都是郭家田;下了王曲坡,土地都姓郭。民国时期,据说,郭家曾和国民党将领张灵甫连姻。解放以前,来到郭守约这一代,郭家开始衰落。现在残存六院四十间,青砖铺地,花圃相隔,砖刻精制,雕梁画栋,古旧家具,别具一格。2007年,有关部门为了保护这处民居文化遗产,投资137万,对郭家大院进行全面的维修,古老的宅院将焕发新的风采。

    柳青墓

    柳青,陕西吴堡人,当代著名作家,作品有《恨透铁》、《种谷记》、《铜墙铁壁》等。1953年,他任长安县委副书记,深入如今王曲街办的皇甫村、胜利村体验生活,写下巨著《创业史》,成为中外学者研究中国当代农民典范作品。作者以细腻、精湛的笔锋真实地描绘了长安王曲农民谋幸福,跟党走的事迹,映射了全国农民在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心理动态和坚定信念,也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为主题的红色著作。柳青深入农村14年,活动于皇甫地区,常宁宫、皇甫村、蛤蟆滩、、、、、、他与农民朝夕相处,日夜谈心,结下深厚的友谊。临终之际,仍然不忘皇甫情结,遗言要葬在神禾塬上,看皇甫的富裕变迁,看人民的升平幸福。如今,朴素至极的柳青墓位于王曲街办兴盛村,成为长安区的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赏读:在诗与远方中捕捉世界之美 ——赏…
    • 下一篇:诗歌:淳风洞见寄遐思(张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