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热恋的故乡(程选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满怀了对祖国的挚爱情怀的表述,令我常读常新,感触良多,时光荏苒,我对家乡的思念情怀愈感弥深,夜深人静时,常禁不住地想起家乡的山水人情、思绪万千,辗转难眠......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远的小沟岔里,上个世纪60年代全村人烟稀少,生活维艰,民风淳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因村里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桐花树而取名“桐花沟”,记得村中间有棵全村最大的桐花树,须要七、八名成年人手臂合起来才能围抱,每年夏初,粉红色的桐花便开满枝头,全村弥漫在花香里。午饭时候,男女老少,端着饭碗,乘着凉爽,大人们边听秦腔戏,边谈论着务农的“行话”;孩子们忙着玩耍,嘻笑打闹,捡拾飘落的花朵,刹那间,双手被花朵占满,闻着浓郁的花香,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老家后边有生产队里一片约十亩大小的苹果园,站在自家后园里,看着果园里花开花落,见证了小苹果一天天长大由青变黄再变红成熟,园里有“小国光”、“黄元帅”等果品,个儿不大但味道香脆爽甜,现在的红富士都不可媲美。父亲时常买些苹果存在箱子里,精心保存几个月后,打开箱子,香气扑鼻而来,外皮可以轻轻剥下,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记得有年放暑假,我去舅老爷家,村里长辈问道:“给你舅老爷拿的啥礼品?”,我随口回答“果子”。“这孩子有孝心,小小年纪都给他舅老爷拿点心了”,原来人们把“点心”称“果子”,自己一不小心闹出了笑话,从此,再也不敢把苹果叫“果子”了。
村子里除了苹果园之外,还有核桃园、蔬菜园、甜瓜园,等等,是孩子们常玩的好去处,因为嘴甜腿勤会得到些“奖赏”,所以,大家争先恐后,不约而同地去“争宠”。
那个时候,我们生活里不只有甜和乐,更多的是苦和累。放学回家后,不是放牛羊,就是割草拾柴,甚至去很远的山里挖药补贴家用,洗衣做饭,样样精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许多同龄人为改变自身命运想方设法,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奋斗挤过了“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进入体制内工作。没有如愿的,也自主创业,勤劳致富,各有所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乡亲们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下,迅速解决了温饱,年轻人进入城市打工学艺或者做生意赚钱,生活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政府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桐花沟”已成为蓝田县城三个美丽乡村旅游景点之一,闻名遐迩,游人如织,闲置的房子也成了投资商的“香饽饽”,给村民带来了多项经济收入,美好生活已扬帆起航,我为故乡的发展加油!(程选成)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