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快马加鞭的郭杜是大西安教育科技文化产业高地,新长安的副中心(四本)
17岁进城,在西安生活了30年,我对故乡长安的人和事知之甚少。30年来,随时代进步,故乡发展变化引人注目,看在眼里,用心感受,2016年我写了“四本看长安”系列14篇。韦曲做为长安的行政中心,离西安最近,地铁二号线直通钟楼,是大西安的幸福南城。2002年区委区政府西迁,韦曲郭杜连成了一片,昔日的田野变成了高楼大厦,道路交错纵横.我从小在樊川少陵塬长大,记忆里韦曲郭杜还是20年前的老概念,日新月异交错融合让我分不清韦曲郭杜的分界线。
郭杜系明清至民国时期长安县八大镇之一,划分为郭北、郭南二村。《长安县地名志》称:“老镇区在十字东南,北部名郭家街,南部名杜家街,故合称郭杜镇,是镇人民政府驻地。”2002年9月,长安撤县设区,郭杜街道办(包括原祝村乡)成立。现郭杜街道办所在地,系1977年由郭南村搬迁至郭北村新建。
1998年8月,29岁的我第一次来到了郭杜。和妻子在她单位,位于郭杜老十字的郭杜供销社门市部承包柜台,郭杜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平坦。不同于韦兆杜曲王莽处在终南山和少陵塬之间,樊川河流纵横地势起伏。郭杜四周没有原和坡,离终南山比较远,一马平川,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1999年的郭杜镇正在不露声色超过万人集引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平坦的田野是其比引镇具有的显著优势。和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毗邻,当时国家小城镇建设政策为郭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与时俱进的条件。
而这个时候的我,是一名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我以一个小生意者的眼光审视郭杜。郭杜的集市不同于引镇和韦兆的集市,369或者147逢集,郭杜是礼拜天逢集。老十字一条南北走向长长的公路上,每逢礼拜天人潮涌动水泄不通。郭杜集市比引镇集市大,西片人购买力比东片人旺盛,出手也大方。
一个人在郭杜供销社柜台买电褥子时认出了我,他是韦兆后沟村我表姐夫,在当时的达尔曼(翠宝)当园艺师。每天晚上供销社关了门,我和妻子要么与她单位的年轻人到郭北堡子露天舞厅去跳舞,要么就去翠宝找我表姐夫,顺便在他那里洗澡。每次我们都是步行,从老十字向北,在一个人字形路口,有一个挂红灯笼的建筑,妻子不肯告诉我那是什么所在。我问她单位的老人,神秘的对我说:“红灯楼”。 “红灯楼”是郭杜一座名噪一时的酒楼,全名卢登堡。
我小学一年级同学徐伟也在郭杜,在他韦曲的家里,我和他母亲孔美琴老师,以及他姐姐拉家常。20年过去了,他已经对韦兆和我记忆模糊。
郭杜供销社有一个人是王少平的嫂子,她回韦曲一说,初中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的老同学捎话让我到韦曲和他见面。当天晚上,我就住在王少平供销社家属院的家里了。我们躺在一张床上聊到了凌晨两点,有说不完的话,我在写作的事情我只给王少平悄悄说了。此后一别18年,2016年韦曲重逢后,他成为了我亲密的文学朋友,我作品的主要朗诵者!
郭杜人习惯把郭杜简称为郭镇,把父亲的弟弟叫大,把衣服的口袋叫裹兜,盖房是两间庄子统一划拨(长26.67米,宽8.34米),区别于东片的三间庄子。端午节,出嫁的女儿给娘家送绿豆糕,娘家给女送粽子。这一点,也区别于长安东片的习俗。
1999年,妻子生孩子,我们离开了发展壮大中郭杜,我到位于太华路的西安丰泰装饰公司去工作。2000年,丰泰公司先后承接了郭杜科技产业园开业28杆不锈钢旗杆的加工树立工程,在太华路加工厂,我负责后勤材料加工运输的保障,日夜坚守岗位。期间也曾经去过施工现场,亲眼目睹那些高于10米的不锈钢旗杆是怎么样一杆杆在春风浩荡的郭杜大地上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代表一个企业。中间最高的旗杆高20余米。每杆旗杆都由三节直径不同的不锈钢钢管精工焊接而成,底下粗上面细。树立旗杆是一件非常艰苦要求精准的工作,绳子拴在旗杆的那个位置,起重机一点一点缓慢的起吊,还要克服风力的干扰,要求非常严格。现场指挥,水泥工电焊工起吊司机配合必须到位默契迅速。第一面旗杆成功树立,为后面的工作取得了数据和经验,建立了信心和勇气。我从沸腾的郭杜工地返回西安太华路,继续在加工厂负责后勤保障。郭杜科技产业园的旗帜树立起来后,各个企业才陆续进入施工。应该这样说,西安丰泰装饰公司也是郭杜的建设者之一,我也是其中一分子。当时,拍摄了图片资料,十七年过去了,那是郭杜建设珍贵的民间资料。
人在路上,追求远方和诗歌,根本停不下来,走累了,缓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前面的风景更美。《新时代的韦曲是大西安的幸福南城》在岁末年首开了一个好头,之后我把目光投向了郭杜。我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又是一头无所畏惧的牛,误闯误撞不知天高地厚就来到了郭杜。
历史文献中郭杜境内有高阳原和毕原,我多次从郭杜路过根本没有发现什么高地,一马平川是现在郭杜的地貌特点。查资料,才知高阳原位于长里村一带。高阳原,汉武帝凿昆明池,由交河所筑两条水渠在此合流。有原始人遗址,轩辕黄帝左史官创造汉文字的仓颉造字台,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穆王陵,汉武帝凿昆明池的源头和扩建上林苑的一座离宫,曾经是古代名胜佳境。
仓颉被尊为人文初祖,造字圣人,他集中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智慧,从“鸟迹”“虫文”受到启发,创造了汉文字,结束了结绳刻木记事的蒙昧时代,完成了第一次信息革命,开辟了中华民族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永为炎黄子孙所敬仰。
仓颉造字台如今被圈起来了,这其中详细故事,在作家王渊平小说《水幻终南》《乡镇干部》有文学记叙和表现。长安作协张立文化散文《高阳原上的失败者》,对葬于此处的唐王朝政治斗争的皇族失败者李建成安乐公主的命运有所介绍。
我在写作“四本看长安”系列的过程中,遇到作家王渊平都会向他请教。他在祝村乡镇府当过领导,著有小说《水幻终南》《乡村干部》《乡镇干部》。我写大郭杜,接触了一些郭杜人,自然要向他了解祝村的人和事。他给我讲,郭杜人大气,源于周朝先祖在此生活。周文王逃脱殷纣王囚禁,回归故里,臣民在祝村迎接祝贺,祝村又名祝贺里。周文王葬于毕,毕指毕原。守冢人数家,后形成村落“冢人村”,解放后分为大仁村,小仁村。郭杜还有高阳原,高阳原上有仓颉造字台,周穆王陵。这些郭杜的历史遗迹,你去看一看,对写好郭杜大有帮助。我和他在老县委十字三楼作协办公室交流,他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祝村也出了一些人物,长安建筑集团的法人付合理是祝村新庄人,长安的智慧城、智慧国际、智慧新城这些标志性的建筑都是付合理的作品,他的长建集团共上缴国家税收1.8亿元,向公益事业捐款200多万元,他本人还被评选为长安区首届私营经济劳动模范、西安市劳动模范;长安区工商联副会长、长安区房地产建筑业商会会长,这是一个影响长安生活郭杜人。
郭杜的同学在我收集郭杜资料过程中给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郭杜很多人和景我都非常陌生,比如我根本不知道比亚迪在哪?仓颉造字台和树林中的周穆王陵又在那里?如果让我一个人去找,恐怕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但在郭杜人的帮助下,得来全不费工夫。
1936年,邵力子陪同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参观仓颉造字台,曾议论修建一所仓颉大学,专门研究中国语言文字。这与新时代长安大学城的建立不谋而合。仓颉造字台是郭杜的文化起点,中华民族的文明渊源。
2月16日,同学带我去一个叫赤栏桥的村庄。唐温庭筠的《杨柳枝》一诗:“宜春苑外最长条,闲里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断肠处,一渠春水赤栏桥。”记录了唐时赤栏桥的名胜景观。在一个古色古香的院落里,我见到了赤栏桥村书记王保印。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印武堂”武馆馆长。
王保印,父亲王万西曾师从陕西省著名红拳宗师三原县鹞子高三(高占武),后又在西安郊县带过几百弟子。8岁随父学武,20岁左右便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特别是九节鞭、流星锤、刀里加鞭更是远近有名。获得国家艺术六段的段位证书,担任“印武堂”武术馆馆长,印武堂成为“红拳”培训基地,曾荣获全国优秀名馆名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项目优秀继承奖、省武协先进集体等多种荣誉,印武堂弟子多次参加国际级、国家级及省市武术大赛,均获优异成绩并取得多种奖项。著名书法家吴三大为他题写了“拳脚之道,武林精神”。
王书记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一楼红拳展示室,二楼的红拳博物馆,印武堂训练场地。他的亮点是义务教学免费授徒20年,自筹资金个人办起红拳博物馆,弘扬传承红拳文化,在长安,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红拳博物馆资料详实丰富,图文实物俱全,还有一些名人字画。特别显出的是柳亚之贾平凹王勇超康志峰(大纳)的字,其中王勇超的字有好几副。交谈中得知,原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是赤栏桥村人。
王勇超,1957年生,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02年7月28日,在风景秀丽的终南山南五台北麓,创建中国目前最大的民办博物(馆)院——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占地57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2.96亿元。
郭杜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人以群分,相互帮助扶持。王书记的红拳博物馆有苗春生大师和他徒弟胡振波赠送的几组表现红拳招式和技艺的泥塑。生动活泼的泥塑摆在庄重大方的红拳博物馆,彰显了红拳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
赤栏桥村还有一个山水画家王振,他是仓颉书画院办公室主任。而仓颉书画院院长卢涛,是大居安人。卢涛老师性格耿直,说话坦率,除了介绍郭杜的人文,还给我讲了长安的一些典故。谈到创作时他给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智者守己,愚者议人。爱就好好弄,不要着急,慢慢来,靠近门户,寻找平台。要谦虚,千万不能骄傲,多向人请教,打铁先要自身硬,用作品说话。说到东片的毋东汉刘志英曹军钢,我也认识。我说,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所以我们能说到一块。
仓颉造字台在全国仅仅郭杜独一家,影响深远,深入民心。卢院长解释仓颉书画院名称时说:“长安仓颉书画院名字的灵感,当时是来源于离我家不远处有一个仓颉的坟冢,由此启发而得来,仓颉又是文字始祖,长安文化又是中国文明的精髓。成立仓颉书画院旨继承和发扬仓颉造字的人文精神和对待文化的雍容态度。”
送四本一本水墨写真《卢涛—中国书画作品选集》,书中收录作家王渊平《执着是艺术的隧道-读卢涛画作有感》;浩野《空灵清新,神韵雅逸-观卢涛书画作品》;王小虎《涛声逐浪搞-我心目中的卢涛先生》;毋东汉《喜欢卢涛画中诗》。我对书画是门外汉,从几位前辈作家的文章中感受卢涛老师的艺术特色。
四本见过其人的王渊平、梁引乾、苗春生、陈云平、王皓、刘为、刘志英、毋颖峰、叶勉一、王振,田稳强等是仓颉书画院成员。其中田稳强,人称老田,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四本和他熟悉。
我首先接触的是郭杜文化圈的一些艺术家。经于右任书画协会会员侯亚俊,作协王选信同时联系,我见到了泥塑大师苗春生。
苗春生,郭杜周家庄北村人。西安市首届十佳民间艺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西安市群艺馆特聘民间艺术家,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长安区书画协会副会长。
2017年2月6日,这一天,长安区文化局在郭杜文化中心举行书画展开幕式,书法家云集郭杜。我早上和王向辉张立在师大新校区万科附近聊香积寺,吃过午饭,和王选信去苗老师家。郭杜比我想象的大也发达。过了外院新校区,再向南,不远就是周家庄。苗老师和侯老师在家等我们。院门开着,我们走进去的时候,苗春生老师迎客出来。
第一次见这位民间艺术大师,他高大的身材,浓眉大眼,戴一顶帽子,和我握手时感觉他的手大而有力。让进客厅,泡茶,瓜子糖水果,我和侯亚俊老师抽烟,无拘无束的就聊开了。艺术大师很随和,把郭杜有影响力的人物逐村挨个给我介绍,他说我用笔记,侯亚俊王远信补充。
先介绍别人,在说自己。郭杜可真是一个大地方,人才辈出,我听说的少不知道的多,企业云集高校林立,各行各业都有名人。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大开眼界。休息片刻,苗老师带我们参观他的工作室,二楼两个,三楼一个。我再一次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了,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生动传神的泥塑作品出现在我面前,像陕西临潼兵马俑的阵势,场面庞大恢宏,比兵马俑更具有关中民俗浓郁的生活气息。
照相合影,赠书签名之后,苗老师说,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周家庄人。小时候堡子路是土路,四周是田野,一下雨到处泥泞。他和同龄男娃耍捂扒,堵涝池,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爱用泥巴捏个啥,鸡蛋西瓜,瓜果梨桃,锅碗瓢盆,鸡狗牛羊,看见啥捏啥。桌椅板凳,大人小孩,房子树木。捏好以后,看着像模像样有鼻子有眼,摆在门道和窗台上,时间长了,件数太多,家里没有地方摆了。他母亲让他把地方腾出来,他舍不得扔泥人。他母亲就过来挑,挑来挑去,个个形象逼真,也舍不得扔。他的泥塑之路,是从童年的兴趣爱好开始的...。
我和邓店村的书法家卢振忠也有约定,他是画家卢山的长兄。苗春生老师开车送我去郭杜十字以西的邓禹之店。在路上,苗老师又给我说,艺术是技巧和生活。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生活是艺术的基础。这个艺术大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艺术在他心里实际是生活的积淀。他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受过科班教育,但是生活实践赋予他一双艺术的慧眼和一颗艺术感悟的心灵。他是出自民间的艺术大师,生活给了他艺术的灵感和发挥。他的作品生动传神,具有鲜明的关中特点和个人风格,给我的写作以启迪,这是我接触他最大的收获!
苗春生老师送四本一本《苗春生泥塑书画作品集》王任志题字,王红利摄影。作家崔皓写序《他,痴情于美的创造-民间艺术家苗春生印象》
苗小英说到他的哥哥苗春生时说,我哥从小就那样。小时候,给猪拔草篓柴火拉粪拉土这些事都干。每次帮助大人干活后,下雨天才捏泥人。大人回来之前,他把泥人藏起来,害怕家长说。母亲看他捏的猪呀狗呀挺像,也不说他。他就一直坚持,从小到大从未中断捏泥人,直到成名作《水浒108将》被发现。
坚持,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才能出成绩。1997年在《延河增刊》发中篇小说,此后20年中断,我一事无成因为不能加持到底。苗春生泥塑生涯,坚持不断进步创新,真实的故事,鲜活的事例,对家长培养孩子兴趣,个人做事创业都有借鉴意义。
书法家叶建民,长安十二女子画坊院长叶勉一是尚村人。尚村原名北祝村,村址原在祝村中学南边低洼地,现在比亚迪生活区。因为遭遇水患而迁徙高处为上,叫上村。尚村解放前有大地主谭家,土地1000亩,与马厂郭家东大张家有亲戚瓜葛。五六十年代是全国文明的甲级卫生模范村和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谭忠智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卫生模范,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
郭杜出书画家艺术家作家,也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文化深厚,风气纯正。
多次从连接蓝田长安户县的南横线路过,只知道那里有一座千年寺庙,不知道还有一座村庄。
香积寺在郭杜香积寺村的神禾原上,距西安城南17公里。建于公元681年,佛教净土宗门徒安葬和祭拜二祖师善导和尚修建。 现任方丈本昌法师,使终南山古刹重振,正法重兴,为陕西佛教在海内外博得了极高的声誉。2012年本昌法师不负众望,被僧众一致推选为香积寺新中国第二任方丈,荣耀升座.
陕西师大文化历史博士王向辉是香积寺村人, 送我一本刘兆英王向辉编著,贾平凹题“走近佛陀”陈忠实题“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刘兆英写前言,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净土祖庭香积寺》一书。
和王向辉交流,才知道他父亲是香积寺村书记。我对培养出一个博士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很感兴趣,也想了解一下他如果在香积寺村抓党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和他相约,聊过一次,感觉他说的香积寺村在长安区具有典型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决定到香积寺村去看个究竟。
2月28日,我早上八点赶到了香积寺村委会,王俊书记已经上班半个小时了。参观了村委会,党支部,党校,模拟法庭,多功能办公室,档案室,司法调解室,妇联,广播室等部门,确实和他给我说的一致,门类齐全,庄重大方,墙上挂着标语和奖牌。我重点关注的是模拟法庭,矛盾调解大厅,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表面文章谁都会做,关键是实施和落实。村委会院子里,村干部在上班,各司其职,我在观察感受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状态。是与众不同,平和而有序。
我提出到村子里看看,村监委会的一名干部陪同我。香积寺村给我的整体印象是道路宽敞干净卫生,多处文化墙,随处可见广播宣传的音柱和监控室连接的摄像头,车辆统一靠道路右边停放在停车位上,保证不会发生交通拥堵。我给陪同干部发一支烟,让他给我讲香积寺。他说,村上干部组织观念强,作风民主廉洁奉公,王书记思想解放,想得远有眼光。比如修路时铺设管道,建污水处理就很先进。上面来检查,临河几个村,就我村污水排放设施合格。矛盾调解把村民之间的矛盾调解在萌芽状态,邻里和睦,民风淳朴,遵纪守法,几乎没有刑事案件发生。
一个村支部办党校,村委会设模拟法庭,矛盾调解机构是我第一次听到看到,我想这是香积寺村和谐稳定的基础。
来到了村子西面的香积寺。迎面是“净土祖庭”的高大牌坊,寺院屹立在高处,走进院门,有村上的保洁员在打扫卫生。我是第一次走进香积寺,香积寺比兴教寺大,庄严肃穆,井然有序。我注意到院中有文明烧香的条幅。监委会干部给我讲,为了环保,寺院提倡文明烧香。所以,我在参观中没有看到香烟缭绕。
时代在进步,观念在香积寺人行动中更新。王俊书记和本昌方丈都走在了前面。香积寺是一方净土,与时俱进,在建设理念和精神文明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如果进一步发挥和推广,我想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观了香积寺,我回到村委会,看到对面的小学在扩建,一座现代化的幼儿园项目在落实中。这是王俊书记从省上争取到的资金,他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村经济为村民谋福利,所以村民信任他支持村委会的工作。
王俊书记是西安市劳动模范,长安区人大常委,西安市十大好市民,陕西省政法监督员。送我一本作家崔皓编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田措施主席作序《心香》,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长安香积寺村志》,这是香积寺的正史,香积寺村取得的各项荣誉书中有详细记录,四本讲叙的只是香积寺的文学故事。
地门子是前锋村最小的一个自然村,解放初只有12户50多人。原长安县商业局副局长杨宝仓出生在这个小村子。
杨宝仓四岁丧父,与母亲姐姐相依为命。幼聪颖好学,寄居恭张村舅父家读书。家境贫寒,为生计中断学业,走村串户卖馍谋生。十二岁被强制劳役,挖战壕修城河受尽苦难。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前线抗美援朝,1955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天水步校(后迁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前身)学习,后复原在长安供销社,商业局工作。历任经理部书记,商业局副局长,供销联社副主任。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对比,翻身做主人,杨宝仓感恩共产党热爱新中国,是党组织多年培养起来的一名长安县商业系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领导干部。他去世后,长子杨钧凯敬编《受恩难忘_缅怀先父杨宝仓大人》一书,书名题字孙文忠,封面山水赵文发,设计排版崔国卫,文字校对杨雅娟,摄影陈汉军王少平。杨建果作《松梅图》,崔浩书对联,孙文忠作长联。该书采用繁体字右起排列,图文并茂,资料详实,庄重厚实,真实再现了一位共产党员“毕生为公堪为后人楷模,立志兴邦无愧公仆本色”(撰联董晓光)的一生。
郭杜地面人物众多,我为什么写杨宝仓,是因为被他的事迹与后人的传承所感动。文化源远流长,家风淳朴厚实,是郭杜地域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前人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生受用,万代弘扬
于璞,长安籍北京大学在读考古博士生,闻听我写郭杜,向我提供帮助,介绍了一个郭杜羊元村人,原长安职教中心主任,长安区教育局督学,退休教师刘学斌老师。我从大居安出来,给他打了电话,事先约好了,他在家,我便直接去了羊元村。
2010年春天,我曾在位于羊元村村口的南洋迪克老厂区工作过三个月,所以认识路怎么走。进了羊元村,一打听,说是教学的刘老师,村里人都知道,我的电动车直接骑到了刘老师家的门口。
刘学斌老师从四个方面给我讲郭杜;一,历史遗留名胜古迹:(文明起点仓颉造字台,净土祖庭香积寺);二,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三职业教育一枝独秀;四,大学城科技园。他重点讲讲职业教育。郭杜是长安职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职业教育中心。长安职教中心设立在郭杜,他是第五任校长,党支部书记,临危受命任职12年,克服种种困难壮大长安职业教育。他说,办一所学校,兴一方百姓。长安大学城的北区在郭杜,公办民办大学职业教育相辅相成。教育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的命运和风气,郭杜地面大学密集,在西安首屈一指。
茅坡村位于韦曲郭杜之间,东有长安行政中心,智慧城,南有邮电大学,西有万科集团万科城,国色天香等企事业单位,北有悦达集团购物中心。北邻雁塔区,东西韦曲郭杜十里大道(长安西街),韦斗路,西部大道南北子午大道,地处长安区繁华地带,也是长安新城中心。2000年,邮电大学,师范大学迁入,形成了大学城。茅坡行政上归郭杜街道办。长安文化中心,长安医院新区,长安职教中心也位于郭杜地面,樱花广场附近。郭杜和韦曲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在一起,成为了新时代长安的正副中心。
年初,在引镇街办北留一草莓园,通过长安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敏认识陕西群樱荟创始人孙飞。
孙飞是郭杜街办西高庙村人。高庙村因原上有古庙得名,村中90%人姓孙,是一个典型的孙氏村落。孙飞做过十年的策划销售,接触到农副产品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转向做难度较大的陕西生鲜水果,并成为陕西生鲜水果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四本关注他,是他开辟了一条新兴的电商快递产业渠道,把陕西的生鲜水果推向全国各地,为陕西生鲜水果注入了活力,相信他的陕西领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前景广阔,“顽石”系列产品销路畅通,会创造出一个奇迹。
郭杜一带现在地貌一马平川,历史文献记录有毕原高阳原,昆明池定昆池,近代到底水资源如何?陕西老年书画学会郭杜分会会长卢小龙是河池寨人,副会长郗兴目是乳驾庄人。我和他们聊天,卢会长说,河池寨历史悠久,北魏建村,最早的名字叫鹤池,原来是滩头湿地,河边仙鹤翔集,繁衍生息。周边的几个村子李宅南湖西滩名字都含水。他的说法和邓店村的卢振忠说法一致,卢振忠说过,几十年前,每逢下雨,韦曲的雨水流向了丈八沟,积凹成湖,波光粼粼。
长安,历史上应该是水乡,长安五曲的名字和水有关,曲曲弯弯,水流潺潺,是我对曲的理解。卢老师还说到堡子是大户人家,庄是朝廷官员居住地,寨是军队驻地,村是自然形成的。这一说法,我第一次听到,细想还是学问。什么是学问?学问,四本的理解是边学边问,有学有问,而不是读死书!我写郭杜,依据于县志村史,不拘泥于村史县志。我不是学者,没有能力写县志村史,我专注于文学形象的塑造。
流传在郭杜各村的顺口溜:
大居安的簸箕李杜村的席,任家寨的硬柴捆得齐;羊村太子奶于乳庄,祝村跟着烧米汤;刘家村十家人,三家地主七家贫,学生只有一二人。太子羊村,奶乳庄,粥村跟着烧米汤;张、王、李、简、胡、邱、丁,周、杨跟着搭伙声;吃粮跑泾阳三原、花钱靠队上年底决分;四大家,八小家,二十四户油糊家
郭杜各村人物表,根据西安地情网,西安村落记忆(中卷),西安地方志办公室编
郭北:郭杜镇完全小学校长的赵成璧;岔道口:戏剧界名人宋上华老先生
郭南:抗日将领段培德;邓南村:卢云正,三届碑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东第五桥:206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振忠。
西第五桥:企业家陈会军,书画爱好者段克福、段崇政、段同康
东祝村:陕师大教育主任数学专家王昌,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建华,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青年模范代表任生辉,市委副秘书长王良民和市中医院院长冯刚。
中祝村:抗美援朝老兵曹哲儒,书画家曹崇谦。
西祝村:曹晋义老先生,
杜回村:留美理工博士生胡互让,医学博士生邱随民;甘肃省公安厅厅长简志平;3507厂厂长胡玉山;戏曲研究院主任邱月茂;大荔县副县长胡云生等。简管琦,“民间艺术家”。
杜永村:郝耀东(1981—1969),字照初,留学美国。1925年8月出任国立西北大学教授,1938年2月任西安临时大学(后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教授。1944年8月受陕西省 邀请创办省立师范专科学校,首任校长。
河池寨:郭天祥,1956年出席过全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青年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河池周家庄:任超创办陕西第一所私立协和医院,省、市劳动模范。
前锋村:老干部胡建昌,王涛;胡宗儒,工艺美术师;李小捷,西工大教授。
大仁东村:西京医院肝胆科主任李海民;西安空军医院门诊部主任李日升;省一建总工程师李清;中草药专家阎崇德;易俗社著名导演李箴民;书法家陈志德。
温国堡”崔保善,“西部边陲秦腔丑角一杰”;革命烈士崔廷汉;革命烈士崔俊永;老革命崔廷瑞;大校周九尉;副厅长来应琳;副师级刘学忠;作家崔皓,
西新村。延安抗大学员郭天海,省安监局局长的高勤社,师级干部高明学,出席全国“百名女村官论坛”、受到领导人亲切接见东新村女书记冯迎春等。
南新村:郭葆华,国家一级演员,省政协委员。
羊 村:卫廷栋,1977年9月,应邀作为农民代表赴京参加伟大领袖 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
羊塬坊村:烈士王有成,省药材公司书记王志强,先进工作者米文华,党校专家刘怡翔,记者孙拓,记者王东田,农民代表王秋选,农民剧作家刘潮英,西安交大博士后孙涛等。
张康村:老干部康兴中,康振武;中国书协会员康智峰,宋建章;区工会主席、书协主席李文艺;《红裤带》作者,农民作家李绪民;书法家康大海,行书很流畅。
周家庄:抗美援朝烈士刘纪水、刘兴汉,烈士刘义文,老干部刘鸿儒,刘金昭,四川外院教授刘德兴,西安美院教授刘永杰,当红影视新星苗圃,阎良区委书记苗宝明,作家刘英雄,一级演员苗德发、苗长幸,高级美术师李绪成,刘永义,泥塑大师苗春生。
小居安:胡敏,女,原总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路,陕西师大教授。张志福,著名秦腔老艺人。
长里村:范延玺,《陕西名胜古迹史话》作者。云龙大厦李云龙,阿姆瑞特投资人陈仓正;
南小张村:郭景生;郭志坚。
北小张:中医世家,人称“郭胆大”。郭德敏郭振庸祖孙三代;另一门郭教礼,医学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
2月16日,我和王选信老师再赴郭杜,见到了郭杜改革开放三四十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胡随民和高民权。他俩当年一个搞征地拆迁赔偿,一个搞市镇规划项目落实,是党组织多年培养起来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郭杜建设发展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述了郭杜建设发展第一线的真实故事。
郭杜在八十年代初期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乡镇,种小麦种玉米,搞养殖种植,乡镇企业多,但技术含量底,管理粗狂。1985年左右,郭杜成立了“市镇建设办公室”,产生了郭杜最初的规划,栽树修路建农贸市场,吸引一批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村人到郭杜落户。干什么事情起步都很艰难,郭杜历任领导干部承前启后前赴后继,参观学习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开拓视野,把握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郭杜的可持续发展取经访贤,先后做了五次规划。第一次规划:郭杜镇市镇规划(1985~2000);
第二次规划:郭杜镇总体规划(1995~2000);
第三次规划:郭杜镇总体规划(1998~2000);
第四次规划,郭杜镇总体规划(2001~2020);
第五次规划,长安区总体规划(2001~2020),2003年编制。郭杜纳入长安区总体规划。
原西安市郭杜工业园,即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是陕西省唯一一个以教育科研及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先后累计引进各类项目230多个,引资额达260多亿人民币。投资1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邮政、通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相当规模。
先后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立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改革试点"。
长安大学城北区的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等知名院校就在郭杜,陕西日报、华商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文化传媒机构,一些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及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相继入驻,郭杜一步一步发展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知名的教育科技文化产业高地。
"新长安战略",充分发挥郭杜地区潜力和集群辐射效应,结合多年来的流动积累和较好的基础设施优势,郭杜科学规划、聚集要素,迅速推动教育产业和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业集群水平,推动城市化与推进教育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五个方面的建议,即通过长安新城区建设、镇中心区改造建设、长安国际企业总部建设、高校产业集中区建设、西安高新区二次创业基地建设,实现打造"西部第一镇"的总体目标。使郭杜成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西部第一镇"和"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样板镇,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树立典型。
郭杜除了大学城以外,还有许多全国驰名的企业,比亚迪和法斯特是其中佼佼者,习近平、胡锦涛、李克强等先后莅临法士特集团考察调研,对法士特创新发展取得的优异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长安作协姜涛还写有《法士特建厂四十八周年赋》。郭杜还有西安地质勘查设计院,西部汽车检测中心,陕西九一实业有限公司,南洋迪克,陕西朱雀蔬菜批发市场落户郭杜。郭杜建有三个公园:樱花广场,森林公园,郭杜公园。
近日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篇文章《省委书记在大西安画了一条线,下决心把它做成世界级!》,文章讲到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2016年亲自主持大西安规划设计汇报。他说:“立足全省发展实际,把大西安与整个关中城市群规划有机衔接起来。”
郭杜五次规划逐步提升,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规划发展,融入大西安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郭杜的发展是中国城镇建设在长安的实践和缩影,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在国家大政策的号召下,省市区(县)各级 的指导下,历任领导的关怀下,郭杜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机遇,一马当先快马加鞭发展起来的,郭杜的发展凝聚着长安人民共同的创造和智慧!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我的春雨(张培忠)
- 下一篇:散文:多事之春(张培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