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木水桶的制作故事(每小平)
“桑木扁担忽闪闪,村民担水出庭院。”昔时,人们从井里吃水用的木水桶全是匠人手工用木板制做的圆形水桶。家家户户都有木水桶,用于盛水和生产生活,水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晚报开办《井的故事》以来,在读者群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按照王亚田老师的精心筹划,笔者冒着严寒步行深入广大农村、走访昔时世代制做木水桶集中的少陵原上的旧寨子等村,采访制做木水桶78岁的崔新武、71岁周铜虎、56岁崔利民等人,详细询问并整理匠人们精心、精细、精确辛苦的箍木水桶的详细制作过程和故事。
有井就有水桶,井里的清水全靠木桶盛放和运输。因此,井和水桶关系密切,缺一不可……
没有辛勤和耐心,没有精益求精的技术是制做不好木水桶的。在杜西村周铜虎谈到木水桶的用料。选用楸树、灵蹦子、漆树、红椿、白椿、沙拉子、杨木、柳木、苦楝子等木料是制作木水桶的原材料。原料要求不能腐朽、虫咬或有伤疤、裂缝等残次品,以免影响质量和使用期限。木头越大越好,以脸盆大为佳。解板后在阳光下晒,晒的越干箍桶后不变形、不易漏水。
“是木匠都有规矩(尺寸或图纸),唯有我随方就圆。”“八道缝不粘(严密封紧不漏水),越贴(安装桶板)越圆。”这是制做木水桶的谚语。制作工具主要有:大小锯、手锯(搂锯子)、斧头、长推刨、圆推刨、凿子、长杈、多杈、木工尺、墨斗等。
首先在木桩或大树旁固定圆木,俩人齐心协力配合好,先解大头后小头。按照尺寸或墨斗线解板,上手用力拉送、下手稍微向外均匀用力解成椭圆形1尺或需要尺寸的薄板,再用推刨推平且光滑即可。角度外大内小呈月牙缝,一般家庭的水桶直径为9寸,浇地担梢为1尺6寸。板材可大可小,根据需要来制作。桶耳子(桶系)多采用国槐木料做成有弯度,硬梆结实。桶板以楸木为最佳(楸木、漆木不裂缝;楸木桶板坏了可替换重修,其它板材难替换)。桶板子大小不一,最好的为四页瓦。常见的水桶有八九页,最差的有12页加4个桶耳子。
安装木水桶(又称箍桶)的程序:先确定两个铁环(铁匠铺用扁铁打制成圆环,两接头处烧软打成浑性铁环。)再用两块桶耳子带板对角线竖起扎实固定,用锯好刻槽刨光的木板依次镶紧,不留缝隙以防漏水,一片接一片,先紧密粘贴成浑性一圈。再将推平刨光的圆形桶木板(严格按照桶圈的直径)从上向下用多杈在四周均匀用力剁(砸下至桶底约1寸处)即可。如果技术不佳,刻槽合缝就不严密,用多杈向下砸须四周同时用力,以免高低不平砸不下,用力不可过大或过小,大时会损伤木板,力小底板不会下降,桶就箍不成。底板安紧后用多杈将细小锯末在孔隙处再砸实平整,弥补接缝处孔隙。然后在桶耳子穿孔安装桶系,装紧刨光。最后用锯子锯平四周桶板,平整光滑即可。……
崔新武、崔利民讲:祖辈除过箍木水桶外,旧寨子村还在解放前后做过梢桶(抗旱浇地用的大水桶、大粪桶和郊区菜农马车拉粪用的大木缸等)。箍梢桶的方法同箍水桶,不同处在于不用铁环采用3圈竹皮反复缠紧也行。梢桶高1.5尺多,直径1.3寸至1.5尺不等,盛水50斤左右。大粪桶(缸)选用松木板,板厚0.7至0.8寸,长约6尺,直径1米左右,口大底小;升子口、出口呈圆柱状,采用圆木头裹布塞紧。时常给南郊吴家坟、山门口、曲江池、韦曲等蔬菜队订制,供需两旺。解放前后铁粪桶较少且易生锈,当时没有塑料桶,因而多采用大木桶……
制做木水桶的铁圈(铁环)在杜曲、引镇等铁匠铺有打制,西安东门的鬼市也有铁环出售。此外,还有羊布袋子(似帆布皮带)、卯钉等器材也应有尽有,价廉物美。每次在西安箍完桶,返回时都要购回需要的器材。
旧寨子村民既制做木水桶还分别到杜曲、引镇、鸣犊、王曲、韦曲、郭杜、西安南郊的集镇、乡村和单位食堂卖水桶,换取钱币、粮食或物品(如买方无钱则用粮食或木材等交换)。除卖水桶外,箍桶的匠人利用农闲时转担子(昔时扁担两头一边放木板、桶耳子等板材;一边放锯子、斧头、推刨、多杈等工具,顺便捎上水桶到长安、户县、周至、西安城内外,甚至到咸阳、乾县、泾阳、高陵和灞桥等地推销水桶,主要是凭手工艺维修水桶,赚些灵用钱。从古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都是肩挑担子,以后骑上自行车带上材料和工具奔走在城市乡村,为群众服务。
转担子既辛苦又有喜悦。周铜虎讲:他除过在西安周边以外,还到过外地、外省凭手艺赚些辛苦钱。初出门因带的水桶多,主要是销售。以后走到那就在村巷十字,饲养室、大队部、戏台或农家门道等地方维修漏水或损坏的桶底、桶板等。主人家没有现钱就管饭、借宿。遇见难缠刁钻的人工钱多少都行,只求平安无事。有时找不下活就忍饥挨饿,有时走到半路天下大雨淋成落汤鸡,自行车轱辘被泥巴柴草缠住就肩扛着进村。在给贫穷村生产队维修好十多副水桶后因无钱支付,就换些粮食带回家。同队长兄弟夜晚睡在饲养室的热炕上,返回时队上烙了个大锅盔馍赠送……崔新武转担子多在城内和东南郊箍桶维修,在曲江、马腾空、三兆、月登高、东关、十里铺、纺织城、热电厂、红旗机械厂、灞桥、三桥及泾阳、三原等地维修服务。能挣钱就挣钱,能换物就换物,但多是换粮食。在西安城内多在大小皮院、四府街、药王洞、碑林等城墙内外揽活赚钱。白天在东大街居民小区做完箍桶活后,夜晚就住在三易社旁的农民旅社,图的是能看秦腔戏。当时掏二角钱买张站票,近距离的观看苏育民、康正绪、周辅国、任哲中、肖玉玲等名家演唱的本戏或折子戏,以过戏瘾。崔新武还在尚友社观看过法门寺、西厢记等很多秦腔戏,听过张新华、余巧云等名家演唱风格。闲暇时还能哼唱几句带韵味的戏词,讲述秦腔名家的表演趣事来。转担子到西关,抽空看几晚新民社王正秦等把式演唱的秦腔戏……“箍---桶---咧!”“箍---桶---咧!”这是进村吆喝声,招引来需要维修或购买水桶的人家。除杜陵、大兆、引镇、韦兆等集镇外,在王莽温家山、马鞍岭、稻地江村等村庄,都留下了他转担子箍桶的身影。农民经济不活络,无钱给时就给些粮食或其它物品,再到集市上出售换成钱币。沿山一带适合制做木水桶的木材较多,遇到好木料就购回再制做木水桶。如果当地需要木水桶的家户多,他就雇人解板、晒板,刨光刻槽现场制做,廉价售给乡亲们。由于少陵陵原上不生产大米,在王莽、杜曲等樊川一带箍水桶时用工钱换大米,然后带回家熬稀饭或吃米饭,改善伙食和口味。有户人家的木桶有个圆眼,因漏水而闲置一旁,崔新武按照圆眼的大小刻制圆木棍塞紧砸平;有家用过坏水桶是杂木板,按说不能维修。经验老到的崔师用斧头等工具,逐板检查固定,缺损板重新制做拼接,费了半天时间,终于将损坏水桶变成好桶。感动的主人给做了碗黏面,表示酬谢……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辛苦的淘井人(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雪飘长安(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